松针红斑病PCR检测方法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21050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032443.0

    申请日:2010-01-08

    Abstract: 松针红斑病PCR检测方法。松针红斑病一直采用传统的形态与危害症状的鉴定,但该病害的发生由于地域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该病原菌的形态变化比较大,危害症状出现比较慢,造成早期鉴定困难。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取1μL松针红斑病DNA溶液,加入反应液Taq聚合酶1μL、10×PCR Buffer5μL、dNTP 4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μL、无菌去离子水36.25μL进行PCR扩增反应;然后取8μLPCR扩增产物,在1.0%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电压50-100V,30分钟后在紫外光下检测结果:如果存在分子量约为180bp的DNA条带,则证明所检病原为松针红斑病病原菌。本发明用于松针红斑病的早期诊断。

    松针红斑病PCR检测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1050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032443.0

    申请日:2010-01-08

    Abstract: 松针红斑病PCR检测方法。松针红斑病一直采用传统的形态与危害症状的鉴定,但该病害的发生由于地域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该病原菌的形态变化比较大,危害症状出现比较慢,造成早期鉴定困难。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取1μL松针红斑病DNA溶液,加入反应液Taq聚合酶1μL、10×PCR Buffer5μL、dNTP 4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μL、无菌去离子水36.25μL进行PCR扩增反应;然后取8μLPCR扩增产物,在1.0%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电压50-100V,30分钟后在紫外光下检测结果:如果存在分子量约为180bp的DNA条带,则证明所检病原为松针红斑病病原菌。本发明用于松针红斑病的早期诊断。

    杀虫植物走马芹的超声波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6158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10010581.2

    申请日:2006-09-20

    Abstract: 本发明以黑龙江省分布广泛、储藏量丰富、杀虫作用效果好的天然杀虫植物走马芹为研究对象,对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从杀虫植物走马芹的采集、加工、提取溶剂的选择、到提取方法的筛选、提取液的浓缩,到最后对杀虫植物提取物的杀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生物测定。本发明为筛选优良的杀虫植物种类和完善的提取工艺提供了依据,将较好的提取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研发林木用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了依据。

    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591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34632.4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悬浮剂杀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棘孢木霉孢子不耐贮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由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分散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紫外保护剂、防腐剂和植物油组成;具体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一、将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分散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紫外保护剂、防腐剂加入植物油中,用磁力搅拌器预混,然后用均质机或者高速剪切机内处理10~30min,得到混合料;二、室温下将混合料和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混合后研磨10~60min。本发明产品用量少,不仅适合山高树大、干旱缺水的林木病害防治,产品绿色环保、不产生抗性、对人畜无害等特性。

    舞毒蛾CYP6B53基因dsRNA及其在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6100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54279.6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舞毒蛾CYP6B53基因dsRNA及其在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所述dsRNA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其可应用在抑制舞毒蛾生长发育或提高舞毒蛾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敏感性中。实验结果表明:当舞毒蛾幼虫注射CYP6B53基因dsRNA后,与对照(注射ddH2O和GFP基因dsRNA)相比均有较强的沉默效果,致使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进而死亡。因此,本发明提出可利用CYP6B53的沉默技术来防治林木重要害虫舞毒蛾及具有相似结构域的鳞翅目害虫,为绿色防治林业害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公开(公告)号:CN102687731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205009.7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涉及一种混合生物农药。针对白僵菌和Bt防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微生物农药速效性差的弊病,本发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成份制成:10~14wt.%苏云金杆菌、4~14wt.%白僵菌、3~5wt.%润湿剂、10~20wt.%分散剂、0.1~0.5wt.%紫外保护剂、50~60wt.%载体。本发明的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公开(公告)号:CN1026877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5009.7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涉及一种混合生物农药。针对白僵菌和Bt防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微生物农药速效性差的弊病,本发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成份制成:10~14wt.%苏云金杆菌、4~14wt.%白僵菌、3~5wt.%润湿剂、10~20wt.%分散剂、0.1~0.5wt.%紫外保护剂、50~60wt.%载体。本发明的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的优点。

    一种克隆多拷贝T-DNA旁侧植物DNA序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508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64648.X

    申请日:2008-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克隆含多拷贝T-DNA遗传修饰植物中T-DNA旁侧植物DNA序列的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步骤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去除与植物DNA相连的部分T-DNA序列以外的其它T-DNA序列,然后进行2轮TAIL-PCR。酶切位点位于T-DNA上的NOS poly A区或/和35S poly A区,TAIL-PCR所用嵌套引物也是根据T-DNA上的NOS poly A区和35Spoly A区的序列设计,因此本方法具有通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