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高水位液化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405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467271.8

    申请日:2014-09-15

    Inventor: 杨剑 王恒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高水位液化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开挖基坑两侧打设围护体;开挖所述基坑,在基坑底部分层铺设水平砂石排水通道;在水平砂石排水通道之上依次浇筑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及其两侧的壁板;分层回填壁板与围护体之间的覆土,同时沿壁板回填竖向砂石排水通道;待回填覆土和竖向排水通道至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位置,浇筑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在地下综合管廊顶部回填覆土,并回填竖向砂石排水通道至设计地面。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工序简单,采用基坑围护体、砂石排水通道、抗剪连接键组成的复合结构起到了抑制地基液化、加速液化地基排水、防止地下综合管廊上浮变形的目的。

    一种预制装配式单舱市政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770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78577.6

    申请日:2015-04-15

    Inventor: 杨剑 王恒栋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单舱市政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预制装配式市政空间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综合管廊的现浇结构施工周期长且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它由若干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且具有纵向接头的预制管节依次对接拼装而成,每节预制管节内壁边缘的转角处均预埋若干具有通孔的支托,内置有预应力钢筋的管节连接件沿轴线方向依次贯穿若干预制管节的支托,且管节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锚固在位于外侧的支托上。施工方法:一、根据综合管廊所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进行结构计算;二、预制预制管节;三、开挖综合管廊的基坑;四、在基坑内现浇混凝土垫层;五、在混凝土垫层上方通过纵向接头依次对接拼装预制管节;六、基坑土体回填。

    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14746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07304.3

    申请日:2013-03-29

    Inventor: 王建 王恒栋 曾磊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的两端与综合管廊主线相连通,其一侧壁与控制中心相连通,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由若干道竖向隔墙分隔为双舱或多舱,并在其内设置有一水平中板,以将连接节点结构内的各舱分隔为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各舱的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楼梯;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内的舱与舱之间布设有防火门;在所述水平中板上开设有孔洞,以供管线穿行。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水平中板将人员通行路线与管线走向分开;通过在竖向隔墙上设置防火门以达到各舱间的防火分区完全独立,提高安全性;通过在下层结构的底板上设置集水井以有效避免雨水渗漏给管线带来的损坏。

    一种隐蔽型阶梯式地下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737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240101.0

    申请日:2022-03-10

    Inventor: 黄剑 王恒栋 王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蔽型阶梯式地下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结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上表面两个安装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同一个盖板,两个连接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液压缸的液压杆一端均与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双跑楼梯,双跑楼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休息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远离休息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第一隔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维修门,盖板的两侧均设有警示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出地面附属口一般只是采用单纯技术手段的建构筑物,没有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影响其美观性的问题。

    多层预制装配的构筑物及其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2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25410.3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预制装配的构筑物,多层预制装配的构筑物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综合管廊、夹层隧道空间和桥梁;综合管廊包括沿着纵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预制件,夹层隧道空间包括沿着横向依次连接的第二预制件,且第二预制件叠设于第一预制件上方;桥梁包括桥梁柱和桥梁板,桥梁柱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预制件的上侧,桥梁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桥梁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造该构筑物的建造方法。采用本发明。能够将大断面多层综合管廊及桥隧一体化构筑物分解为数量可控的标准构件或部件,减轻单个标准构件或部件的自重,便于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安装,在建设现场装配建造,实现大型地下构筑物的工业化生产、装配化的绿色建造。

    一种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196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40553.7

    申请日:2020-04-26

    Inventor: 黄剑 王恒栋 王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由预制构件、预制板和现浇混凝土构成。根据预制构件的不同组合方式可形成各类综合管廊标准断面,满足多种断面要求。以预制构件为综合管廊外壁板和内壁板,定位预制构件位置,划分好各舱室的大小,各舱室预制构件顶部搁置预制板。分别施工底板现浇段和顶板现浇段,形成综合管廊整体结构。本发明的综合管廊在施工过程中无需模板,以预制构件或预制板作为模板,实现工厂模块化加工构件,施工现场分块吊装就位,可显著降低吊装起重荷载。在局部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可实现快速施工。

    一种预制沟槽式缆线型综合管廊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22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69903.4

    申请日:2018-10-29

    Inventor: 黄剑 王恒栋 王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0 E02D2300/0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沟槽式缆线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由若干段预制沟槽拼接而成,每段预制沟槽包括U型沟槽以及位于U型沟槽上方的盖板,U型沟槽开口处设置凹口,盖板直接搁置在U型沟槽的凹口上,在U型沟槽内部敷设管廊内部套管,管廊内部套管每隔一段距离通过套箍与U型沟槽连接。本发明的管廊结构可现场开槽施工,分段拼接,快速便捷,本发明的优点是集约化敷设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美化城市环境,节约地下空间,施工快速,成本低,实现城市中心区架空线入地的快速施工,减小交通影响。

    用于防止在高水位液化地区发生变形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23408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67270.3

    申请日:2014-09-15

    Inventor: 杨剑 王恒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在高水位液化地区发生变形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地下综合管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两侧具有基坑围护体,所述地下综合管廊的底板下以及两侧壁板外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砂石排水通道和竖向砂石排水通道。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地下综合管廊两侧打设的基坑围护体可以有效的减小地震荷载作用下土体侧向扩展引起的管廊水平变形;抗剪连接键将地下综合管廊与基坑围护体连成整体抵抗地下水浮力,避免土体液化后管廊的竖向变形;在管廊四周包围的砂石垫层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加速地基液化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排出;管廊顶部和底部铺设的柔性土工合成材料层可以快速的排出地下水,减轻土体液化后管廊上浮产生的竖向变形。

    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2635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035218.6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抗承压水体系及其突涌稳定性判定方法,该抗承压水体系包括所述基坑的围护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坑底部的不透水层,所述不透水层与所述围护体下部接合以构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的不透水层具体由一定厚度的低渗透性水泥土构成;并通过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来判定不透水层厚度是否达到工程要求。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人工不透水层的强度以及围护体与土体之间的接合形成有效的抗承压水体系,并引入简单可靠的公式进行突涌稳定性计算,可以免除或大大减少降水工作,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防水型地下构筑物通风口

    公开(公告)号:CN10406166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74665.1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构筑物的地面通风口,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水型地下构筑物通风口,包括一通风井,通风井顶部设有通风口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内设置有浮球式通风窗口,所述通风井底设置带有排水阀的排水管。浮球在积水浮力作用下上升,通过连轴旋转驱动通风窗扇向通风窗框移动直至将通风窗口封闭,防止地面水进入地下建筑;所述通风井井底设置带有排水阀的排水管通向地下建筑的排水系统,通过开启排水阀排除所述井内积水,浮球下降时通风窗扇在重力作用下脱离通风窗框,开启通风窗口,恢复通风。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积水浮力自动关闭通风窗口,解决了地下构筑物地面通风口容易因浸水而引起内涝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