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802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8716.7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沉浓缩回用池,池体内设置带配水孔的中心配水桶,所述中心配水桶与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池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相配合的堰板,出水槽通过出水管与后续沉淀池连接,池体内设置浓缩刮泥机,池体底部设置排泥斗,池体底部设置出砂管与排泥斗连接,抽泥泵房设置水泵,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砂管与出砂管上游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通过排砂管与出砂管下游连接,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泥管与进水管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还与排泥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原水预沉处理和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29030.1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出水室与出水总渠之间设有出水堰,进水堰的高度高于出水堰的高度,膜滤池设有液位仪,产水管设有受液位信号控制的调节阀门。本发明利用进、出水堰高差,实现虹吸自流,利用进水堰均衡各滤格分配的水量,利用液位仪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恒液位等滤速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设抽吸水泵,可充分利用系统的水头差虹吸自流,并且控制方式十分简单成熟,不光设备大大简化,管理方便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本发明可用于新建水厂,也可用于老水厂的改扩建中与原系统高程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220868244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539977.8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该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钢板桩,钢板桩围设形成钢板桩围护,钢板桩围护的转角处设有转角桩结构,转角桩结构包括钢管桩和固定于钢管桩的多个管桩锁口,钢板桩上设有板桩锁口,管桩锁口与板桩锁口连接,管桩锁口之间形成的夹角与相邻的钢板桩形成的转角一致。本实用新型可解决钢板桩围护在转角处搭接困难,挡土、止水效果不好,转角处存在围护薄弱点的缺陷,增加基坑围护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28348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68558.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中央渠的炭砂双拼滤池,炭池中央设置有三层中央渠,分别为上层产水排水渠,中层砂池排水通道和下层炭池进水渠,下层炭池进水渠兼做反冲洗配气渠道用;砂池中央设置有两层中央渠,上层排水渠,下层反冲洗配水配气渠道;炭池和砂池之间隔墙隔开,仅通过中央渠上层过水孔连通。待处理水进入后经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处理后,再从隔墙上过水孔进入砂池,在砂池过滤后出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中央渠的炭砂双拼滤池,池型组合合理可行,布置紧凑,结构简单,造价低,管路少,占地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214512919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73990.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总渠、单格滤池进水阀、进水堰和竖井,其特征在于单格滤池进水阀布置在进水堰之前;竖井上下贯通,井底板落深,竖井与底部配水配气渠连接处设水封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传统上向流滤池不同的进水方式,避免了传统进水立管上设置阀门导致的阀门安装维护困难,池体高程布置受限,无溢流措施的问题。此外,竖井底部的集水坑可以方便检修时积水的排空。竖井与配水配气渠的连接通道可以方便检修人员的进入,取消传统进水方式下必须额外设置的人孔。
-
公开(公告)号:CN202744426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408122.0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28 , C02F1/78 , C02F1/44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来水厂的净水处理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效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和浸没式超滤膜池。所述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包括后臭氧接触池和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所述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由于过滤时水流方向向上,活性炭一直处于流化状态,故反冲洗时不需采用专门的水反冲洗,仅采用气反冲洗即可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高效沉淀工艺、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工艺三者相结合,有效保证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满足或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公开(公告)号:CN21451292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68626.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设在快滤池配水渠内的配气系统,快滤池内设有中央渠,中央渠两侧设滤格,中央渠底部设配水渠,配水渠两侧为滤格的布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水渠内两侧设置配气方管,配气方管与进气管连通,配气方管下部侧向开设配气孔,配水渠侧墙上设置对应的侧墙配气孔。本实用新型为快滤池增加气水反冲改造提供了一种方法,在原配水渠内将配气方管贴两侧墙安装并覆盖配气孔直接配气成为小“配气渠”,形成“一大二小”互相独立的配水配气渠。在滤池气水反冲时,气和水分别走在各自通道内,互不干扰,做到配水渠内同时通气通水,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2741009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408137.7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没式超滤膜池,包括进水渠,该进水渠通过进水闸门与该膜池的配水渠相连,配水渠通过进水堰与膜池主体连接,膜池主体内设有多组膜堆,每组膜堆顶部设有集水管和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通过滤后水母管与清水渠连接,滤后水母管和清水渠之间设置有清水阀门和抽吸泵,曝气管通过曝气主管和气反冲洗控制阀与气反冲洗系统连接,滤后水母管还通过水反冲洗切换阀门和化学洗循环切换阀门分别与水反冲洗系统和化学洗循环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尽可能简化管路和阀门系统,将化学洗循环及废水排放系统与膜池出水系统、水反冲洗系统、气反冲洗系统等管路布置进行综合考虑,部分管路和阀门实现共用,具有高度的集成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28567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68559.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字排列的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和砂滤池的组合滤池,包括多格炭滤池和多格砂滤池,所述炭滤池为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其特征在于多格炭滤池和多格砂滤池排成一排,上向流活性炭滤池产水总渠与砂滤池进水总渠在组合滤池的同一侧,通过转折井联通。具体地,待处理水自炭滤池进水总渠,经单格进水渠分配,进入竖向进水管,由竖向进水管进入炭滤池的配水配气渠,进行单格炭滤池过滤,单格炭滤池产水经单格产水堰,汇入炭滤池的产水总渠,经转折井联通砂滤池进水总渠,经砂滤池进水分渠,进入砂滤池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占地较小,炭滤池产水总渠直接与砂滤池进水总渠连接,减少构筑物间的水头损失,水厂总体布局灵活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04058089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24579.X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原水输入端依次连接的预沉浓缩回用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清水池出水端经二级泵房连接至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端连接至平衡池,平衡池的出泥端连接至脱水机房,脱水机房的滤液端连接至浓缩质能转化池。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