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08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59030.1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回收雾气的雾化加工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一织物传送组件、一充气系统、一雾化系统和一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一回收罩组件、一回收槽、一冷凝装置、一抽气泵、一回收液存储装置和一支撑座;所述回收罩组件罩设于所述织物传送组件的部分输送路径并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回收罩组件的底部形成所述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底部通过一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抽气泵,所述冷凝装置的下方连接所述回收液存储装置;所述充气系统和所述雾化系统分别与所述回收罩组件内部导通。本发明的一种能够回收雾气的雾化加工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对雾气及时回收,具有不污染环境、节约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58471.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回收雾气的喷雾机构,包括:一输气系统、一雾化系统和一回收系统;回收系统包括一回收罩组件、一冷凝装置、一抽气泵和一回收存贮装置;回收罩组件的底部通过一回收管依次连接冷凝装置和抽气泵,冷凝装置的下方连接回收存贮装置;输气系统和雾化系统分别与回收罩组件内部导通;回收罩组件包括一回收罩上壳和一回收罩下壳,回收罩上壳和回收罩下壳的截面呈梯形,回收罩上壳和回收罩下壳对置设置并分别与一输布装置固定连接,且回收罩上壳和回收罩下壳配合罩设于部分输布装置外。本发明的一种能够回收雾气的喷雾机构,可以实现对雾气及时回收,具有不污染环境、节约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6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56243.4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D06M10/10 , D06M13/144 , D06M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复合羊毛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羊毛织物经过预处理后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刻蚀,再放入吡咯溶液中浸泡处理后取出,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冰水浴反应1-6h,冲洗干净后烘干。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刻蚀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处理,通过引入含氧基团增加其比表面积,还采用原位聚合得到聚吡咯复合羊毛导电织物,提高复合织物的导电性,满足其在电磁屏蔽材料或医用导电材料的功能需求,且工艺简单易行,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6275.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水滑石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纤维包括聚丙烯腈和均匀分散在聚丙烯腈中的水滑石颗粒,聚丙烯腈的含量为70-99.9wt%,水滑石颗粒的含量为0.1-30wt%,其余为杂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腈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内,得到聚丙烯腈溶液;将聚丙烯腈溶液搅拌后并加入水滑石颗粒,超声,得到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即可得到复合纤维;本发明采用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可以充分溶解聚丙烯腈和水滑石颗粒,从而使得聚丙烯腈和水滑石颗粒能够均匀分散;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工艺独特,易于推广;本发明的复合纤维比纯聚丙烯腈有更强的散热能力、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断裂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5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14765.3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单向导湿功能的风冷降温背心,由内外两层面料构成,外层面料采用亲水性的经纱纺织而成,内层面料采用疏水性的经纱纺织而成,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设置有双层交合区和双层分离区,双层交合区的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由外层面料的亲水性经纱连接在一起,双层分离区的外层面料和内层面料相互分离并且在内外层面料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双层分离区内设置有风冷降温装置,风冷降温装置由若干风扇、电源和若干橡胶软管构成。本发明通过将双层单向导湿面料和风冷系统结合,制备了具有不粘身且可以风冷降温功能的背心,从而大大提高服装的散热能力;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织造工序新颖独特。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4098.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控溅射的Ag/TiO2隔热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Ag/TiO2隔热织物包括依次制备在棉/粘胶水刺无纺布基材上的TiO2过渡层、金属银反射层以及水性聚氨酯共混ATO保护层。该Ag/TiO2隔热织物可有效反射红外线,以实现隔热的效果。Ag/TiO2隔热织物采用的多层复合结构赋予了棉/粘胶水刺无纺布基材更多的优异性能,增强了织物的隔热性,拓展了织物的应用领域。该织物设置有气孔,使得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2513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54283.6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D06M15/333 , D06M11/70 , D01F8/10 , D01F8/16 , D01F1/10 , D06M101/24 , D06M101/18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同轴结构的可电致变色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可用于湿法纺丝的电致变色化合物纺丝原液;S2、利用湿法纺丝将电致变色化合物和弹性纤维制备成同轴结构的电致变色化合物所包覆的弹性纤维;S3、对弹性纤维进行拉伸,使弹性纤维表面的电致变色化合物层产生裂缝;S4、在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纤维表面涂覆一层聚乙烯醇-磷酸凝胶状电解质,随后撤去拉力后弹性纤维回复原长,得到同轴结构的可电致变色的复合纤维。该方法制备出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编织性,随纤维两端电压的不同而变色,其应用潜力广泛,且制备方法简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