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量低速喷射润滑的仿生多尺度微织构刀具切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0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6806.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少量低速喷射润滑的仿生多尺度微织构刀具切削方法,包括一种新型的仿生多尺度微织构刀具,以解决刀具上的加工微结构导致刀具结构强度减弱的问题,包括一种新的润滑方法少量低速喷射润滑,其使用量为传统浸入式润滑所需润滑油量的3.14%。提出了一种高效、绿色、经济的润滑新方法。揭示了微织构刀具在该润滑条件下的切削机理,解决了微织构切削对刀具强度的削弱问题,而且在干、湿润滑条件下都能大大提高切削性能,特别是当工具与少量低速喷射润滑结合使用时,其效果是最好的,刀具的抗粘着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一种基于G1000系统的通用航空飞行数据无线传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939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239001.4

    申请日:2019-03-27

    Inventor: 丁亚男 张旭 夏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航空飞行数据无线传输设备,包括终端和地面服务器,所述终端安装于飞行器中,所述终端包括G1000系统、处理器、程序存储模块、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和第二外存储模块,以及存储于所述程序存储模块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G1000系统内设有第一外存储模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数据接口将第一外存储模块中的飞行数据同步至第二外存储模块中;对第二外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飞行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并通过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发送至地面服务器由地面服务站解压并解密得到飞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设置第二外存储模块,实现了利用G1000系统实现飞行数据的无线传输。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动分层式垃圾桶

    公开(公告)号:CN1117765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61387.8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动分层式垃圾桶,包括若干个分类桶、安装柱和底座,安装柱上设有控制盒以及与控制盒连接的蓄电池和步进电机,若干个分类桶由上至下依次活动安装在安装柱上,控制盒内设有驱动芯片,控制盒外侧设有控制按钮,安装柱上设有旋转插槽和电机安装槽,分类桶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插槽,电机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卡槽,步进电机设于电机安装槽内,步进电机的输出杆依次穿过第一卡槽和第一插槽,输出杆的横截面的最大横向间距介于第一插槽的宽度和第一卡槽的宽度之间,输出杆带动安装板绕着输出杆旋转,实现分类桶绕着安装柱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拆卸和节约空间等优点。

    一种路面状态识别方法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82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73412.9

    申请日:2019-12-27

    Inventor: 徐洋 张旭 程庐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状态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路面图像视频;S2、从路面图像视频中提取路面图像帧,得到多个路面图像;S3、对路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路面图像;S4、对处理后的路面图像进行标签化,得到路面图像样本集;S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利用线性与非线性结合的激活函数,构建路面状态识别模型;S6、利用路面图像样本集对路面状态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路面状态识别模型;S7、采集实际路面图像,将实际路面图像输入训练好的路面状态识别模型,得到对应的路面状态识别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线性与非线性结合的激活函数,能够有效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以提高路面状态识别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胎噪声谱图的汽车辅助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97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54015.X

    申请日:2019-08-15

    Inventor: 徐洋 张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胎噪声谱图的汽车辅助系统及方法,系统与汽车上的行车电脑连接,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计算机模块、反馈模块、本地网络模块和云端服务器,计算机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反馈模块、行车电脑和本地网络模块连接,本地网络模块分别与反馈模块和云端服务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对路面图像和胎噪声进行自动识别和特征提取,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高,能很好的适应多变天气和路况,利用近红外摄像和彩色摄像头结合,能较好地提高不良光照和气象条件下的成像质量,利用声谱图对胎噪声信息进行分析,鲁棒性和通用性强,行车安全性和区域路况预报能力高等优点。

    一种运用雷达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54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45049.9

    申请日:2018-04-17

    Inventor: 夏艳 张旭 陈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雷达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雷达(1)、控制中心(2)和位于控制中心(2)内的检测终端(3),所述的检测终端(3)与雷达(1)一一对应,检测终端(3)根据雷达(1)采集的图像进行异物识别,并将结果发送至控制中心(2),所述的检测终端(3)首先对图像进行标记,然后采用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为极小值点,保护图像的边缘信息不流失,从而提高了异物检测准确度。

    一种用于三维模型重建的截面曲线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70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341939.9

    申请日:2015-06-18

    Inventor: 张旭 刘栋 章海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模型重建的截面曲线重构方法,根据离散数据的曲率信息,对数据点进行分段,确定相应的特征,并确定理想分段点所在的区域;参考数据采样的密度,确定合理的网格划分间距,将目标区域网格化;对于当前网格每个节点,先拟合直线,再基于边界约束条件拟合B样条曲线,统计所有数据点到曲线的总误差和B样条曲线的控制顶点数。综合分析统计的两组数据,确定当前最优分段点。如果当前网格节点的密度满足精度,则输出此最优分段点;否则,以当前最优分段点为中心,缩小目标区域,减小间距,划分网格,依据当前最优分段点为,重构截面曲线。

    一种切削CFRP复合层的微织构刀具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0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8429.7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真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切削CFRP复合层的微织构刀具仿真设计方法,能够从诸多相互形影的参数中筛选出针对刀具切削性能影响显著的多个优化刀具参数,从而使得基于优化刀具参数的微织构刀具对CFRP复合层具有极佳的切削性能,首先,基于初始微织构刀具、预定纤维相、预定基体相以及对应的面下损伤距离建立三相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然后,选取多个刀具形状参数;接着,对每个刀具形状参数取预定数量的特征数据点,得到对应的面下损伤距离,进行方差分析从多个刀具形状参数中筛选出多个筛选后刀具参数;接着,建立响应拟合器模型,通过响应拟合器模型从筛选后刀具参数中筛选出多个优化刀具参数;最后,根据多个优化刀具参数设计微织构刀具。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摄像头行人多目标跟踪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70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333900.X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摄像头行人多目标跟踪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多数据源的视频数据;将其输入到训练好的编码器‑解码器深度网络同时进行行人检测和行人表观特征提取,获得以行人为中心点检测的行人检测框,并依此中心点输出行人表观特征;基于所有行人表观特征对所有的行人检测框进行关联匹配,以获得所有行人的跟踪轨迹;对于多个视频中的每个行人的跟踪轨迹,挑选高质量的帧;然后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分别提取行人人脸特征和步态特征;之后对多种特征进行特征融合或者匹配;最后进行跨摄像头轨迹关联聚类。上述方法和装置能够直接应用于旧的监控系统中,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实现准确高效的跨摄像头的行人跟踪。

    一种民航客机座舱主动降噪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28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15868.7

    申请日:2019-12-31

    Inventor: 徐振国 张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航客机座舱主动降噪方法及系统,所述民航客机座舱主动降噪方法包括:通过设置于机舱内的多对红外定位传感器来检测机舱内人员所在的位置,通过机舱内多组拾音器检测机舱内的声源,并通过降噪控制器控制降噪发声器对机舱内人员所在位置进行主动降噪。本发明提供的降噪方法可以实现飞机在不同状态阶段下,使舱内噪声水平明显降低并保持稳定,可以消除某些隔声层、消声器等被动降噪方式无法消除的噪声。与本发明方法所配套的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本发明的民航客机座舱主动降噪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有效降低机舱内部的噪声,改善机组人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