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止漏电功能的电池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430050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591993.4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型提出了一种带防止漏电功能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电池保护电路(1)、移动终端(2)和电池组(3),其特征在于:电池保护电路(1)中的电池保护电路芯片中增加了SR0,AWAKE两个引脚;电池保护电路(1)增加了SR,Charge_in,Awake1三个端口;电池保护电路(1)内的电池保护芯片中的SR0和SR端口连接,电池保护电路(1)的SR端口连接到移动终端(2)的ST端,监视移动终端(2)开关键K3的动作,实现移动终端(2)供电、断电、重启功能。本发明能减少漏电,省去一些电子元件,并减小电路体积。

    一种低成本的浪涌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02606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8168.2

    申请日:2016-05-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的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一个保护模块,其输入端与电源电压以及设备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一个缓冲模块输入端相连,缓冲模块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缓冲模块用低成本的元件接收从保护模块排出的浪涌能量并储存,在浪涌结束后缓冲模块会把浪涌能量慢慢释放出去。本发明采用廉价的电容和电阻组成缓冲模块,降低了保护模块中对MOSFET性能的要求,电路中可以选用低价的MOSFET,从而降低了整个浪涌保护电路的成本。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驱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360539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303686.8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驱动电路,该电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共同集成在硅芯片上,形成硅基微显示器。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包括,像素单元阵列驱动电路、行驱动电路、奇数列驱动电路、偶数列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的特点是,像素单元阵列驱动电路中的场效应晶体管作为开关管使用,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像素单元采用数字电路的工作方式,通过调制驱动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关脉宽时间来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灰度与亮度。像素驱动电路采用静态存储器方式存储像素数据。内置独特的随机行扫描存储器,使整个驱动电路可以接受分形扫描信号,从而完成高清分辨率下的高灰度彩色显示效果。最后,为了更好地采用芯片实现,将列驱动电路分为奇数列驱动电路和偶数列驱动电路,分布在像素驱动电路的两边。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544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48336.4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方法。本方法为提高显示灰度等级,灰度数据扫描驱动调制采用时间域调制和空间平面域调制相结合的规则来实现,所述时间域调制和空间平面域调制相结合的规则采用时空混合规则:所述空间平面域的数据调制采用低灰度等级的TFT-LCD列驱动芯片的DAC灰度驱动来完成灰度数据的低位数据的调制驱动;所述时间域调制采用帧比率控制位权灰度扫描法来完成灰度数据高位数据的调制驱动,两者结合起来实现灰度调制驱动。本发明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灰度等级的提高,而且便于实现。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驱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360539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03686.8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驱动电路,该电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共同集成在硅芯片上,形成硅基微显示器。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包括,像素单元阵列驱动电路、行驱动电路、奇数列驱动电路、偶数列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的特点是,像素单元阵列驱动电路中的场效应晶体管作为开关管使用,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像素单元采用数字电路的工作方式,通过调制驱动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关脉宽时间来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灰度与亮度。像素驱动电路采用静态存储器方式存储像素数据。内置独特的随机行扫描存储器,使整个驱动电路可以接受分形扫描信号,从而完成高清分辨率下的高灰度彩色显示效果。最后,为了更好地采用芯片实现,将列驱动电路分为奇数列驱动电路和偶数列驱动电路,分布在像素驱动电路的两边。

    基于四相双线绕组无刷直流电机的汽车引擎冷却风扇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4549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050357.X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相双线绕组无刷直流电机的汽车引擎冷却风扇控制系统。它包括一个四相双线绕组无刷直流电机,一个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驱动模块、通讯模块、模拟信号检测、故障保护电路、PC机和电源模块,微控制器的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模块连接至电机,从而对电机进行控制;模拟信号检测连接电机对电机反电动势信号进行检测,然后模拟检测电路将检测结果传送至微控制器,构成检测回路;故障保护电路连接模拟信号检测电路和微控制器,根据检测电路的相关输出信号,操作微控制器,从而对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电源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提供工作电压;微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PC机。本发明的控制方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优势,在诸如汽车应用领域等需要高可靠性的场合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完全缓存OLED显示屏列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0535974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118169.2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完全缓存OLED显示屏列控制电路。它包括输入数据为串行输入信号和输出数据为串行输出信号的串行器,以及从串行器输入串行数据的缓存器,还包含有从缓存器输入所有数据和输出列数据的选择器,串行器有使能端输入串行使能信号,缓存器输入的锁入信号和清零信号为同步信号,选择器有选择端输入选择权值输入信号,串行器、缓存器和选择器采用统一的全局时钟。本发明电路中,适当增大图像缓存,以提高显示的扫描效率并降低扫描中的亮度损失。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5445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48336.4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方法。本方法为提高显示灰度等级,灰度数据扫描驱动调制采用时间域调制和空间平面域调制相结合的规则来实现,所述时间域调制和空间平面域调制相结合的规则采用时空混合规则:所述空间平面域的数据调制采用低灰度等级的TFT-LCD列驱动芯片的DAC灰度驱动来完成灰度数据的低位数据的调制驱动;所述时间域调制采用帧比率控制位权灰度扫描法来完成灰度数据高位数据的调制驱动,两者结合起来实现灰度调制驱动。本发明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灰度等级的提高,而且便于实现。

    完全缓存OLED显示屏列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064091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610118169.2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完全缓存OLED显示屏列控制电路。它包括输入数据为串行输入信号和输出数据为串行输出信号的串行器,以及从串行器输入串行数据的缓存器,还包含有从缓存器输入所有数据和输出列数据的选择器,串行器有使能端输入串行使能信号,缓存器输入的锁入信号和清零信号为同步信号,选择器有选择端输入选择权值输入信号,串行器、缓存器和选择器采用统一的全局时钟。本发明电路中,适当增大图像缓存,以提高显示的扫描效率并降低扫描中的亮度损失。

    车辆驾驶全景环视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39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42344.8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车辆驾驶全景环视辅助系统,它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它包含图像处理开发套件、舵机控制系统,所述图像处理开发套件与舵机控制系统通过串口通讯协议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根据车辆速度的不同,系统自动在柱面全景与全景环视两种情景模式中进行切换,为车辆驾驶者提供一个更方便观察与识别的车身周围物体的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