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映射有限元网格的分层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671660.8

    申请日:2020-07-14

    Inventor: 朱平 张磊 刘钊

    Abstract: 一种基于损伤映射有限元网格的分层量化方法,对钻孔分层区域进行超声扫描后得到的图像进行亮度值分块统计,建立与分块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的初始有限元网格并进行材质属性替换,再通过对有限元网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优化的有限元模型并导出为.INP的文本文件。本发明从超声C扫描图像获取损伤信息,可以将损伤程度反映在各个单元上,量化不同区域的分层程度,提高仿真精度;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从超声扫描图像到有限元计算模型的直接生成,避免构建几何模型的过程。最终,达到量化钻孔分层损伤的效果。

    基于电阻变化的CFRP损伤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9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103821.7

    申请日:2019-11-13

    Inventor: 朱平 张磊 刘钊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阻变化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伤检测方法,通过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上布置若干个检测电极,并通过电极对组合检测方式得到板材在钻孔前后的电阻值,计算出电阻变化率;然后将复合材料板在坐标系内离散成若干个点,计算各点到各电极对连线的距离,根据该距离与电阻变化率计算出各点的损伤函数值,从而用各点的损伤函数值通过绘制出高度图反映出各点的损伤程度。本发明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钻孔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随机力学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4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187698.1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随机力学性能预测方法,通过确定多尺度模型并生成输入不确定性数据集;对每个尺度下的输入不确定性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各输入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根据相关性强弱采取对应转换途径得到符合标准高斯分布的随机响应;最后采取稀疏混沌多项式方法进行不确定性传递得到随机响应的表达式,并采用λ‑PDF以前表达式的四阶矩为约束拟合得到随机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完成所有尺度的不确定性传递并输出最终结果。本发明充分考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各尺度的不确定性以及随机变量之间的高维相关性,通过层级式的不确定性传递技术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宏观随机力学性能的进行高效准确的预测。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参数层级敏感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93182.8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参数层级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确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各层级的子模型,经细观‑介观尺度模型材料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细观‑介观尺度指标,然后通过介观‑宏观尺度模型材料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介观‑宏观尺度指标和独立转换变量;再基于敏感性分析得到细观材料参数与独立转换变量的敏感性指标;最后通过线性回归获得线性回归系数并集成组合上述指标获得整个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敏感性指标,并基于该敏感性指标对材料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本发明对提高新材料的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快速有效地进行材料设计方案有着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的复合材料CT图像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82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87023.5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和形态学评估的复合材料CT图像分割处理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强化其局部特征,通过形态学处理、距离变换得到初始标记点,进而对全局采用自适应h值选取算法和分水岭算法进行预分割;再通过区域有效性指标对已分割标记中每个连通区域进行有效性评估,针对有效性在设定标准以下的区域进行局部h值的自适应选取和分水岭算法分割,进行迭代直至几乎所有连通区域达到有效性指标要求,即得到算法最终分割结果。本发明针对局部对比度低的特点,通过h值的局部自适应迭代分割策略,提高了边缘检测和实例分割的准确度;针对研究对象固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有效性指标,从而准确识别欠分割区域并判定是否继续实施局部分割算法。

    基于多模态数据输入的皮肤病图像分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44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22477.X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输入的皮肤病图像分类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文本参数特征提取模块、特征融合模块和分类输出模块,本发明充分利用与图像数据相匹配的文本补充数据,提升皮肤病图像分类的准确率。通过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图像类数据与文本类数据,在进行图像数据标准化与文本数据编码后,分别构建基于深度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特征提取器与基于多层感知机单元的文本特征提取器。利用特征融合方法,将图像特征与文本特征共同输入到综合全连接层,输出数据的类别标签,实现皮肤病图像的分类任务。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尺度几何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34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62676.7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尺度几何重构方法,通过对填充空间内的初始分布下的纤维依次进行全局蒙特卡洛扰动迭代和包含顽固纤维的长度折减的局部蒙特卡洛扰动,最终得到几何重构体中纤维的数量、填充率、平均取向和长度分布,生成纤维空间随机分布形式并得到纤维分布的最终结果数据。本发明能够在纤维平均长径比大于20时实现纤维填充率不小于20%的几何重构结果。在算法设计过程中跳出传统几何重构方法“填充”的固定套路,采用先均布填充,再随机扰动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大长径比纤维的填充率,又能够得到既定的纤维平均取向,同时还能保证纤维具有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

    轻质小球拾取收集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4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50914.8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一种轻质小球拾取收集装置,包括:拾取机构、收集机构、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收集机构设置于运动机构上,拾取机构与运动机构活动连接,控制系统设置于运动机构上并传输控制指令给运动机构;拾取机构包括:弹性绳、拾取框、漏球板、导向侧板和导向中板,收集机构包括:由镂空板和实心板依次90°间隔相连组成的收集框。运动机构包括:底盘和设置于底盘上的主动轮、驱动电机、机械臂和支架。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运动机构上的电源模块、通信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电机模块。本发明通过拾取框上三面弹性绳的弹性拾取地面轻质小球,再通过倾斜导向板自动收集至收集框,实现拾取地面不同地方角落的轻质小球,提高了轻质小球拾取、收集的效率。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车辆保险杠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828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017781.4

    申请日:2016-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56

    Abstract: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车辆保险杠结构优化方法,包括:对保险杠建模,并进行强度工况和低速碰撞工况仿真分析,得到仿真模型,在优化设计域内进行采样,建立近似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技术对建立的目标函数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获得主要变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优化设计域识别得到增补区域;在优化设计域及增补区域中进行采样,运行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优化结果后,圆整到工程值得到保险杠优化结构;本发明克服了碰撞工况强非线性以及考核工况多带来的优化困难,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杆结构优化的效率。

    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的几何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79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94374.6

    申请日:2017-09-28

    Inventor: 刘钊 王庆 朱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F17/5095 G06F2217/12

    Abstract: 一种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的几何补偿方法及系统,通过经过有限元方法模拟焊接变形过程,并确认其中网格模型中各个位置上的变形方向与变形量作为变形预测,然后先手动设置几何补偿变量及其范围,再通过选取测试样本点与验证样本点对有限元方法中的网格模型进行样本点的有限元建模,并得到测试样本点与验证样本点模型;再基于对样本点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取计算结果,将测试样本点与其计算结果进行Kriging近似建模并利用验证样本点检验模型精度;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作为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的最终几何补偿,实现车身板件的优化焊接。本发明能够不受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程度的限制,显著的提升了车身板件焊后的装配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