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1785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258335.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28 , B82Y5/00 , A61P35/00 , A61K33/36 , A61K35/55 , A61K35/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328 , A61K9/5123 , A61K9/5192 , A61K33/36 , A61K35/36 , A61K35/55 , A61K36/32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乳香和没药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28%~32%,载纳米雄黄微囊61%~65%,牛黄微粉0.8%~1.3%,麝香微粉4%~6%。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能显著提高中药复方各味药的生物利用度,同时能达到减少药物用量、增加疗效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504458.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4 , A61K9/00 , A61K31/4748 , A61K47/02 , A61K47/12 , A61K47/34 , A61M37/00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汉防己甲素的杂化纳米粒子、载汉防己甲素的可溶性微针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6s‑PLGA进行羧基化反应,制得末端羧基PLGA;将末端羧基PLGA活化后与NH2‑PEG‑NH2反应,制得两亲性六臂星型端氨基PEG‑PLGA两嵌段共聚物;将其与汉防己甲素、钙离子盐和脂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制成的第一溶液与碳酸盐、DSPE‑PEG溶于水制成的第二溶液混合,除有机溶剂,过滤膜,即得。该杂化纳米粒子使用6s‑PLGA嵌段共聚物作为纳米粒子的骨架材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PEG的引入能减少机体清除机制,将药物更有效地递送至病灶。另外利用碳酸钙进行杂合,使纳米粒子具备酸响应性,同时促进细胞的摄取效率,更能够进一步提高粒子的载药量,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32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1648787.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352 , A61K47/40 , A61K9/50 , A61K47/46 , A61K47/36 , A61P17/02 , B82Y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载槲皮素的纳米药物颗粒及其应用,所述纳米药物颗粒包括交联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以及负载于所述交联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中的槲皮素。利用交联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具有的超高比表面积,其载药量显著高于其他纳米载体,生物相容性好,可有效解决槲皮素溶解性差的问题,提高槲皮素递送效率,充分发挥其对瘢痕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地,利用骨架外包覆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膜与同源细胞膜蛋白特异性的黏附作用,可增强纳米药物颗粒靶向真皮层的作用,提高真皮层药物滞留量。进一步地,将该纳米药物颗粒制成微针制剂,可以提高槲皮素的经皮渗透性,进一步提高其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795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0858.X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28 , A61P9/10 , C11B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香-没药复方挥发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复方挥发油是由乳香生药与没药生药按1∶50~50∶1重量比混合后,提取其中的挥发油而得。本发明的复方挥发油可采用水蒸汽蒸馏工艺、有机溶剂浸泡提取工艺或超临界萃取工艺提取而得。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复方挥发油对于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大鼠心肌缺血具有较好的对抗作用,对于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并能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或减轻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程度,且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乳香-没药生药粉及乳香-没药水煎液,可望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缺血和/或心绞痛的药物制剂,尤其可用于制备治疗心脉瘀阻型心绞痛的药物制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