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装置和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0872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710001795.8

    申请日:2007-01-16

    Inventor: 全珍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传送栅极信号的多个栅极线;传送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传送存储信号的多个存储电极线;以及被布置为矩阵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切换元件、连接到切换元件和公共电压的液晶电容器、以及连接到切换元件和存储电极线的存储电容器。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生成存储信号的多个信号生成电路,其中信号生成电路被连接到第k存储电极线,其中k是自然数。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

    公开(公告)号:CN100376993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02829088.7

    申请日:2002-09-17

    Inventor: 全珍 李源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13 G02F1/136227 G02F2001/136268

    Abstract: 在衬底上形成包括多条栅极线、连结栅极线一端的多个栅极衬垫125及连结栅极线的多个栅电极123的栅极布线和接收公共电压的存储布线。在覆盖栅极布线和存储布线的栅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和欧姆接触层。在其上形成数据布线,包括多个与栅极线一起限定多个像素区的数据线、多个延伸到半导体层上的源电极、和多个与源电极分开并关于栅极线与源电极相对的漏电极。在栅绝缘层上形成重叠存储布线的多个存储电容导体以形成存储电容。形成与导体图案重叠并从栅极线延伸的修护图案,该修护图案通过连接到所述导体图案而将白色像素缺陷转变为黑色像素缺陷。在数据布线和未被数据布线覆盖的半导体层部分上形成钝化层,并且在钝化层上形成多个经设置在钝化层中的多个接触孔连结漏电极和存储电容导体的像素电极。

    显示基板和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109856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02549.1

    申请日:2007-05-14

    Inventor: 申爱 全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452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栅极线、驱动电路部分、信号线、连接线和接触部分。栅极线形成于显示区域上并与数据线相交。驱动电路部分形成于环绕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并向栅极线提供栅极信号。信号线与驱动电路部分相邻形成,并向驱动电路部分提供驱动信号。连接线包括与信号线重叠的第一端部分、以及与驱动电路部分电连接的第二端部分。接触部分形成于信号线上,并将第一端部分与信号线连接。

    显示器装置和驱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08724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01795.8

    申请日:2007-01-16

    Inventor: 全珍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传送栅极信号的多个栅极线;传送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传送存储信号的多个存储电极线;以及被布置为矩阵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切换元件、连接到切换元件和公共电压的液晶电容器、以及连接到切换元件和存储电极线的存储电容器。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生成存储信号的多个信号生成电路,其中信号生成电路被连接到第k存储电极线,其中k是自然数。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测试与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0802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105662.0

    申请日:2006-07-17

    Inventor: 全珍 郑旼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006 G09G3/3677 G09G3/3688

    Abstract: 一种简化其测试和制造的液晶显示面板(LCD)。所述LCD面板包括(形成于基板上)栅极线、数据线以及包含像素晶体管的像素。所述LCD面板还包括形成在驱动IC(集成电路)的封装区中的多个测试晶体管(如,用于驱动奇数和偶数数据线的数据测试晶体管),用于驱动数据线。在将驱动集成电路(驱动器IC封装)附着于(如,固定到)驱动IC封装区之前的测试期间,可选择性地激活(导通)所述多个测试晶体管。所述LCD面板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奇数和偶数栅极线的多个栅极测试晶体管。

    TFT阵列面板、包含它的液晶显示器及TFT阵列面板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8911A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610079452.9

    申请日:2006-04-29

    Inventor: 朴镕汉 全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09 H01L27/12 H01L29/7863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有效地使光泄漏电流最小化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面板以及包括它的液晶显示器。该面板包括晶体管结构,晶体管结构具有:栅电极,形成在绝缘基板之上;半导体层,形成在栅电极之上并与之绝缘;光阻挡层,形成在栅电极的周围并且与一部分栅电极重叠;数据线,与栅极线相交,以形成源电极,源电极与一部分半导体层重叠;漏电极,与源电极相对,并且与一部分半导体层重叠,该面板还包括象素电极,象素电极形成在晶体管结构之上并与之绝缘,且与漏电极电连接。

    具有视觉检查装置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2735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22790.X

    申请日:200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面板,其中多条栅极线和与栅极线相交以限定显示区域的多条数据线形成在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区域的绝缘衬底上。在围绕区域上,形成了连接到栅极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夹置在栅极驱动电路和栅极线之间并具有多个第一到第三或非门的用于VI的逻辑电路。用于VI的逻辑电路的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子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子上,且其第二输入端子连接到CON1端子上,其输出端子连接到第二或第三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子上。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子连接到CON2端子上。而其输出端子连接到奇数栅极线上,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子连接到CON3端子上,而其输出端子连接到偶数栅极线上。

    显示面板、检查该显示面板的方法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1439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810009588.1

    申请日:2008-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09 G02F1/13338 G09G3/006 G09G3/3648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衬底、面对阵列衬底的对向衬底和插入在阵列衬底和对向衬底之间的液晶层。该阵列衬底包括栅极布线、数据布线、像素部分、传感器布线部分、传感器电极部分和传感器焊盘部分。该栅极布线在第一方向形成。该数据布线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该像素部分电连接到栅极布线和数据布线。该传感器布线部分与栅极布线和数据布线分离。该传感器电极部分电连接到传感器布线部分。该传感器焊盘部分向传感器布线部分施加测试电压以便检查显示面板的缺陷。因此,可以容易地检查阵列衬底和对向衬底之间产生的短路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