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66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772907.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4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若干个浸入式水口沿中间包横向方向间隔安装在中间包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在每个浸入式水口两侧沿中间包横向方向对称设有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通过固定组件与中间包车横梁连接,在中间包车两侧梁外侧对称设有使中间包车横梁纵向水平移动的传动装置。本发明在不影响现有连铸工艺的前提下,能有效避免水口堵塞、结瘤等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在使用前后频繁安装、拆卸该电磁旋流装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35751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524767.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模式板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控流装置,包括内弧电磁搅拌器和外弧电磁搅拌器,分别简写为L—EMS和F—EMS,分别设置在结晶器铜板内弧和外弧;L—EMS和F—EMS均设置有上下两个感应器,每个感应器均设置有四个磁感应区;每个磁感应区都由PLC单独控制,PLC通过与该磁感应区内的线圈相连接,实现对线圈电流的大小、方向和相序的控制,以改变磁场运动方向和磁场极性,从而改变钢水运动方向;通过改变每个磁感应区的磁场运动方向和磁场极性,组合出多个钢水流动模式。本发明通过内外弧侧双感应器的设计和不同搅拌模式的调控,实现铸坯内磁场及流场形态的三维调节,既能解决铸坯表面质量问题,又能解决铸坯内部质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4664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79680.5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绕组板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及板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包括工作面上不设齿槽的柱状铁芯;柱状铁芯的非工作面设在内水冷套内;多个线圈绕在柱状铁芯的工作面和内水冷套上;内水冷套上的线圈设在外水冷套内;内水冷套、外水冷套内均设有循环管路,且循环管路两端各与一个水管接头连通。本发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线圈绕组的空间利用率,增加柱状铁芯的导磁面积,增大了磁场强度,使得电磁搅拌装置的电磁推力增大了10~20%,生产周期缩短了1/3,且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41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61538.1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4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搅拌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平行安装在浸入式水口两侧的一对磁场相反运动的行波电磁感应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导轨来实现行波电磁感应装置的纵向、横向推拉,在不改变连铸装置的条件下,在线操作方便、快捷,新型的磁路设计方案可在水口轴线中心形成穿透钢水厚度的磁场,其大大改善了小直径下水口内钢水的磁场利用率。并且采用两对条形行波磁场感应装置结构,避免了开口型U型或C型电磁旋流装置由于力矩不对称而对钢水造成的偏流。采用本发明,不会对水口的在线更换、液面检测等现有生产工艺操作产生影响,可最大限度的保证电磁旋流连铸的顺畅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700564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26351.3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器。它由铁芯和线圈结构的多模式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器,其特点是:铁芯和线圈设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夹层空间内;所述的线圈由至少二个组成一个旋转磁场,且由至少二个旋转磁场上下叠加形成至少两个磁场区;所述的内壳体的中央为一空腔,由钢液和钢液坯壳组成的连铸坯的凝固未端穿过空腔。按以上发明试制了一套多模式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器,应用在方坯连铸凝固末端上。本发明多模式搅拌的引入并使用,使得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既保留了原有单一的旋转搅拌功能同时又实现了无间隔交替搅拌功能及螺旋搅拌等其他功能。大大增加了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成为方圆坯连铸电磁搅拌的发展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04473.9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对接装置及其对接方法。所述管道对接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的对接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的固定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对接部件位移以将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对接的移动设备,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支座、能轴向伸缩的缓冲件及用于安装第二管道的下板,所述下板通过缓冲件连接于所述支座的上方;所述下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件的上端安装有位于所述安装孔中的调节杆,所述安装孔靠近缓冲件的一侧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孔;所述对接部件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管道的上板,对接时,所述上板与下板贴合。本发明能够使下板适应偏斜工况下的管道对接,并结合缓冲件的轴向伸缩,实现自适应缓冲对接,保证管道的有效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847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4715.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薄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薄板带的智能温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若干感应加热器;扫描单元,用以采集板带预设位置上的温度;建模单元,用以生成板带表面温度损失模型,以及计算出板带表面温度损失模型的模拟温度;对比单元,用以确定加热位置的升温需求;分析单元,用以在开启感应加热器的状态下,输出调整信息;调整单元,用以驱动感应加热器至加热位置并根据升温需求调整感应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以及接收调整信息调整加热位置和加热功率;本发明的系统利用设置上述各装置的方式,精确地进行温度控制,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因温度不均引起的板带缺陷,进一步提升了用于超薄板带的智能温控系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68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89611.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搅拌装置及连铸机。所述电磁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导磁体、第四导磁体、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四导磁体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之间分别安装有中间磁路断开的第二电磁搅拌辊;第二电磁搅拌辊位于第一间隙的边沿;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之间、第三导磁体和第四导磁体之间分别安装有中间磁路连通的第一电磁搅拌辊。本发明优化具有四个导磁体及两个电磁搅拌辊,能在铸坯内部形成双翼旋转磁场,能够有效地降低疏松、中心缩孔、元素偏析、裂纹等质量缺陷,提升H型坯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57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4106.1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41/005 , B22D41/02 , B22D4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感应加热中间包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所述多感应加热中间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内设有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将所述包体分隔成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耐火材料层上设有第一感应加热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器成外八字布设有两个,耐火材料层中嵌装有至少两个第二感应加热器,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器包括铁芯和连接于所述铁芯一端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在包体厚度方向上贯通耐火材料层,所述铁芯贯通所述包体;每个所述铁芯内垂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感应加热器,所述第二感应加热器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内设有连通第一区和第二区的流钢通道。本发明解决中间包钢水温度分布左右不对称、各流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7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47506.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7D3/00 , C01B32/205 , F27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石墨化用吸卸料天车包括沿X方向位移的第一桥架、设于所述第一桥架并沿Y方向位移的第二桥架、置于第一桥架旁侧的第一料仓、置于第二桥架上的第二料仓和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位于第二料仓的旁侧,所述第二料仓的X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吸料管,所述除尘器的底部连接有卸料管,所述第二料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卸料管连通,所述卸料管与除尘器之间连接有收尘管,所述第一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卸料管的底部与所述进料口适配。本发明集成X、Y方向的移动桥架,并在桥架上集成两个吸料管,使设备空间更加紧凑,减少作业所占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