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0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32670.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源网荷储特征的低能耗建筑配电系统规划方法,其依据配电系统涉及的“源‑网‑荷‑储”各部分特征,建立了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模型和建筑使用期限内配电部分的总成本模型。由此形成了求解限定能耗下的成本最优的“光伏+储能”规划问题,可利用Benders分解法求解。考虑实际设计参数存在多种备选方案,本文利用原规划问题的灵敏度模型实现了参数优选,并制定了规划和参数调整两步迭代进行的总体流程。最后,单层展厅的案例研究说明本文规划方法切实有效,可以在限制建筑运行能耗的同时降低成本,促进低能耗建筑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626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51661.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塔主材弯矩调整系数的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基于获取的输电塔主材参数得到输电塔圆钢管主材的计算长度系数、圆钢管主材端部弯矩比和耦合弯矩比;基于所述输电塔圆钢管主材的计算长度系数、圆钢管主材端部弯矩比和耦合弯矩比结合压弯构件力矩平衡方程确定弯矩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基于所述计算长度系数、所述圆钢管主材端部弯矩比和所述弯矩最大值出现的位置结合弯矩等效原理得到输电塔圆钢管主材的弯矩调整系数。本发明考虑计算长度系数、圆钢管主材端部弯矩比和耦合弯矩比更加准确的计算了输电塔圆管主材压弯稳定承载力,有效解决了现行规范无法准确计算输电塔圆钢管主材双向压弯稳定承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88260.8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荷综合影响的风电接入系统频率稳定评估方法,在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中,常规机组所占比例下降,电力系统的对频率惯性响应能力减弱,当系统发电侧和负荷侧之间有功不平衡时,相比于等含等容量常规电源的电力系统,系统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动态偏差都将会变大,当系统频率达到低频减载频率启动点即被认为系统调频出现了瓶颈。该方法通过评估不同负荷阶跃量、系统负荷水平、风电渗透率和风速突变对频率影响,识别出大规模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的调频瓶颈,进而评估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90358.6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4F7/003 , F24F7/007 , F24F8/108 , F24F11/32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9 , A62C4/02 , G08B17/06 , F24F110/10 , F24F110/40 , F24F11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边盐雾地区换流站直流场的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用于对户内直流场进行温度调节及有害气体浓度控制的通风空调系统本体,所述通风空调系统本体包括进风风机、排风风机及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本体,所述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本体包括两组并联设置的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两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端分别通过送风支管与延伸至户内直流场内的送风母管连接,两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的回风端分别通过回风支管与延伸至户内直流场内的回风母管连接,且所述送风支管及回风支管上均设置有防火阀,送风支管上设置有止回阀及电动调节阀,回风支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进风风机及排风风机相对设置在户内直流场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53292.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直流系统环网故障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若干直流系统、第一绝缘监测装置、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若干第三绝缘监测装置,所述第一绝缘监测装置、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第三绝缘监测装置环网连接,用于对各个所述直流系统进行监测;所述第一绝缘监测装置控制所述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第三绝缘监测装置并接收二者的监测结果;所述第二绝缘监测装置接收到启动命令后将测量时间广播给每个所述第三绝缘监测装置,所述第二绝缘监测装置和第三绝缘监测装置按照测量时间开始测量。本发明解决了庞大的多直流系统绝缘故障、环网故障监测困难的问题,提升其系统稳定性,保障了电力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18871.4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沉井结构联合地基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在准备新建大型循环水取水区域的滩涂上填筑中粗砂垫层;2)利用中粗砂垫层作为桩架持力层,进行嵌岩钻孔灌注桩施工;3)对钻孔灌注桩下部进行嵌岩施工,填筑钢筋混凝土,作为超大型沉井结构的永久支撑结构;4)将钻孔灌注桩的桩顶部位进行压密注浆,对桩头部位土体进行加固,使桩与土体成为一个整体;5)沉井分级制作分级下沉或分级制作整体下沉,待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素混凝土封底,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将嵌岩灌注桩与底板连接,形成整体;该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沉井在制作、下沉过程中的突沉、超沉问题,也解决了沉井就位后的工后沉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76008.4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专网构建的新能源远程集控中心通信通道系统,包括集控中心接入系统架构模块、集控中心至电网调度通道模块、末端子站至集控中心通道模块及业务数据流转系统模块,集控中心接入系统架构模块用于将各个非电网能源用户的集控中心或数据中心与各个运维站和厂站通过现有的光缆和传输网通道组建一个专用通道;集控中心至电网调度通道模块主要用于实现集控中心与电网的调度连接;末端子站至集控中心通道模块主要利用末端子站原有的通道资源实现末端子站至集控中的通道组织,包括光路通道组建和业务通道组建;所述业务数据流转系统模块主要利用组建的传输网络架构,实现末端业务数据由末端子站汇聚至集控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75573.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S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鞍形索网柔性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及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马鞍形索网柔性支架,所述马鞍形索网柔性支架主要包括外围钢框架结构及纵横交错设置在外围钢框架结构内以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稳定索和承重索;所述外围钢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抛物线形钢梁及设置在抛物线形钢梁底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斜拉索,斜拉索的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另一端锚固在地面上;所述稳定索为单根纵向布置的拉索,所述承重索为两根一组横向平行布置的拉索,光伏组件通过组件边框设置在所述承重索上,所述稳定索和承重索交叉连接并在外围钢框架结构的支撑作用下形成稳定的马鞍形曲面;稳定索和承重索的连接处通过节点底板和U形螺栓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79723.9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电压等级电网防灾抗灾规划方法,具体步骤包括:获取现状和远景电网资料以及地区资料,作为输入条件;确定重要负荷和重要电源,作为防灾抗灾规划中的保供电需求;根据现状电网资料,从低电压等级到高电压等级构建现状电网骨干网架;根据现状电网骨干网架,确定差异化运行维护方案;根据远景电网资料,对现状电网骨干网架从高电压等级到低电压等级进行优化,从而确定远景电网骨干网架;根据远景电网骨干网架方案,确定优化改造方案和差异化设计方案。构建和优化电网骨干网架时兼顾高低电压等级形成正反馈循环,从而实现各个电压等级之间的协调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25528.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直流馈入片区受端电网1000/500kV分层分区规划方法,首先分析多直流馈入片区受端电网规划年份是否有必要进行分层分区;其次确定片区电网联络相对薄弱断面,初步确认分区数量和规模;再次考虑特高压交直流相互备用的原则,进行片区电网的典型分层分区组团模式选择,确认分区数量和规模;然后进行分层分区方案的设计,并通过短路电流、多馈入直流短路、潮流、稳定校核以及与目标网架衔接校核,确定最终的分层分区方案;本发明方便对多直流馈入片区受端电网1000/500kV分层分区规划进行指导,既适用于现存片区电网的分层分区研究,也适用于规划片区电网的分层分区规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