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4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4288.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6/29 , G06F17/18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3/126 , G06N7/01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态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榕树研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榕树群落分布的地理信息,采用核密度估计,识别榕树群落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类型,结合InVEST模型,评估榕树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因素,生成榕树群落生态功能评估信息。本发明中,通过核密度估计和InVEST模型,分析榕树群落分布和生态功能,采用HYDRUS模型和克里金插值法,评估土壤和根系的相互作用,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典范对应分析,分析榕树和微生物共生机制,结合随机森林和最大熵模型,优化树群空间布局设计,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评估环境适应性,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制定榕树群落监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0852.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8/22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3/0464 ,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造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榕树气生根构建造景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榕树气生根生长的位置,对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检查,收集气温、湿度和土壤类型的环境数据,并评估数据与榕树生长需求的匹配度,得到环境适宜性评估信息。本发明中,通过使用透气性纤维材料确保结构与榕树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增加了引导结构的生物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在结构安装调试阶段,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布局调整,强化了结构的空间适应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实现最佳的生长效果和视觉展示,实时监控记录和引导效果评估数据的收集,进一步允许对引导结构进行准确调整,优化了气生根与结构的互动,使榕树气生根能沿预定路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93710.7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排水效果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城市区域在历史时间段的降水传感数据、输水管道传感数据和排水管道传感数据;基于所述输水管道传感数据,根据预设的数据算法,确定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在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水存量数据;根据所述降水传感数据和所述输水管道传感数据,基于场景预测算法,预测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在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水场景;基于所述水场景以及预设的场景和排水效果的对应数学关系模型,根据所述排水管道传感数据和所述水存量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对应的排水效果参数。可见,本发明能够更加精准和全面地对城市区域的存水和排水情况进行监控,提高排水效果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8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21355.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8B17/00 , G08B31/00 , H04W4/38 , H04W4/90 , G06V20/10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F18/2411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管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防灾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应用深度学习算法与遥感技术,对森林中的热源、温度、湿度数据进行实时收集与分析,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森林中的异常温度分布,生成实时森林火险指数报告。本发明中,通过整合深度学习与遥感技术,可以实时捕获森林中的各种关键参数,大大提高了火灾早期预警的准确性,利用智能传感器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土壤水分与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对火险的评估更加全面,通过应用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如K‑means聚类和决策树,确保了综合灾害风险评估的全面性与深度,整合时间序列分析与多维数据分析,使得预警与响应更加及时,减少了因延迟导致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42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0761750.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 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1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207778.9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园林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组合式立体绿化异常智能监控方法,通过获取对应在各个绿化区域和对比高光谱影像中每个像素的叶片含水率;在三维模型上的各个绿化区域中识别出叶片含水率异常的绿化异常带;根据对比高光谱影像的叶片含水率定位绿化异常带中的异常源位置;根据空间上相邻位置的叶片含水率变化的变化度能够准确的监控到叶片含水率在关键区域的细微的变化趋势,极大提升了立体绿化建筑上的绿化异常带的预警准确性,可以快速的筛选出灌溉后反而出现比灌溉前还干旱的位置,以此可以根据植物的叶绿素变化标记出立体绿化建筑的设备异常位置的大致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54901.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 ,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N15/10 , C12N15/113 , C12N1/21 , C12N15/84 , C12N15/66 , A01H5/02 , A01H6/20 , A01H6/8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矮牵牛PhSPL2、rPhSPL2转录因子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矮牵牛PhSPL2转录因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矮牵牛PhSPL2转录因子对应的miR156/157靶位点进行点突变后获得rPhSPL2转录因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得到转基因植株PhSPL2、rPhSPL2和amiRNA‑PhSPL2,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和表型观察,以评估该基因在调控植物开花和花器官大小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39073.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顶绿化建筑节能效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设房间A、房间B;在所述房间A、房间B外侧用建筑物围蔽,形成围蔽空间C;S2、在所述房间A、房间B、围蔽空间C内均安装空调,在房间A、房间B均安装电量记录仪;S3、在房间A未进行屋顶绿化前,房间A、房间B的大门打开,与屏蔽空间C联通,将所有空调均打开,所有空调均设定统一制冷模式,制冷温度,待整个环境空气温度稳定后,记录同一时间内房间A、房间B内的空调耗电量,记为WrA、WrB,得到校准参数。所述的屋顶绿化建筑节能效果检测方法简单,可降低屋顶绿化建筑节能效果测定评估工作的难度,简化其工作量,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可信度和可对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92646.3
申请日:2020-08-09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地土壤改良剂,尤指一种绿地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组分:有机废弃物堆肥、木质生物炭、稻壳灰、椰糠、凹凸棒粉与微生物菌剂,体积百分比为:有机废弃物堆肥:木质生物炭:稻壳炭:椰糠:凹凸棒粉=40~55%:2~4%:2~4%:2~4%:0.5~1%;本发明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物、有机和无机材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科学配制成绿地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剂,针对草坪、乔灌木种植穴、道路绿化带等不同类型绿地生境,联合微生物菌剂,从而有效改善绿地土壤容重、通气度、入渗率、团聚体结构、非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退化问题,对绿地植物的生长起到良好的长效促进作用,提升绿地生态功能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4744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99312.6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培育保护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大树、古树名木的生境改造方法,包括步骤:1)检测选定的树木生长指标、立地环境指标;2)采集并检测土壤理化指标;3)采集树木的树冠垂直投影范围确定生境改造范围;4)清理杂草与杂物;5)花基重设同时扩大树穴空间;6)凿除改造范围的硬化铺装结构;7)清理不良立地土壤;8)通过杀菌剂对根系进行杀菌消毒;9)回填改良土壤;10)分层浇灌促根剂;11)铺设支撑基础;12)铺设表面铺装结构;13)设置花基围栏;14)栽植伴生植物;15)清理施工场地及杂物;本发明对生境改造进行系统地监测及改善,为立地生境改造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树木生长呈衰弱趋势,并起到良好的长效促进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