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施肥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0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20373.4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手柄、钻头、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器、移动式电源、储肥箱和输肥管;所述钻头的根部设置在所述施肥手柄的中间横板上,所述直流电机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均设置在所述施肥手柄上,所述钻头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所述直流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移动式电源连接;所述输肥管的一端与所述储肥箱连接;所述钻头为中空结构;所述输肥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钻头的内部,所述输肥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联通。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电动机驱动钻头进行电动打孔,还能在打孔的同时通过输肥管进行输肥,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高施肥效率。

    一种药用植物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9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223907.3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草本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组培苗瓶内生根周期长、诱导产生气生根多,移栽成活率低等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瓶苗选择;(2)壮苗培养;(3)炼苗;(4)组培苗移栽;(5)栽后管理,本发明建立了有效的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优化了其组培快繁体系。该技术无需经过瓶内生根,通过激素处理后直接移栽,两周后可见幼苗基部长出新根,30d后生根条数达5~10条,根长0.5~1.5cm,2个月左右可得到苗高6~10cm左右的健壮鹿茸草生根苗。与传统的瓶内生根相比,育苗周期缩短一个月,移栽成活率高于85%,采用本发明技术,生根苗质量显著提高,可进行产业化生产。

    一种提高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实生芽苗幼苗成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6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4893.9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实生芽苗幼苗成活率的方法,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待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后,于5月至8月除草1~2次。本发明所述方法除除草外不进行任何的人为干预,适当清除草本层植被有利于芽苗幼苗成活,清除草本层能显著提高芽苗幼苗的成活率(对照组平均发芽率为4.55%),实验组的成活率为78.07%,即利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73.52%,是对照组的17.16倍,大大提高了南方红豆杉幼苗成活率,有助于天然种群的近自然更新,有利于近自然的人工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模式研究。

    一种人工提高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更新的仿野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6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0118.6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提高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更新的仿野生方法,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仿野生方法,在人工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中,在无草本层且清除枯枝落叶的地面上播撒沙藏一年的南方红豆杉种子,覆土2~6cm。本发明实施例中证实,在无草本层且清除枯枝落叶的地面上播撒并覆土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对照组发芽率为0%),覆盖土壤厚度2cm、4cm和6cm的种子发芽率分别可以达到1.57%、3.57%和2.28%。本发明所述仿野生方法,对于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近自然发芽更新以及对濒危天然种群的恢复壮大显得极其重要。

    一种促进南方红豆杉雌株开花结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9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9498.0

    申请日:2020-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南方红豆杉雌株开花结实的方法,该方法包含:连续若干次在南方红豆杉雌株叶面喷施1500mg·L-1多效唑和0.5%的吐温-20的混合液。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雌株连续喷施1500mg·L-1多效唑和0.5%的吐温-20的混合液,使得南方红豆杉标准枝上生殖枝开花枝比例比对照增加了18.00%,一年生新枝上大孢子叶球数量比对照增长了14.88%,标准枝上结实枝比例和种子总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64倍和3.25倍,一年生新枝上种子数量比对照增加1.76倍,种子横径、纵径和质量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17%、30.19%和1.88倍。

    一种药用植物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9130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23907.3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草本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组培苗瓶内生根周期长、诱导产生气生根多,移栽成活率低等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瓶苗选择;(2)壮苗培养;(3)炼苗;(4)组培苗移栽;(5)栽后管理,本发明建立了有效的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优化了其组培快繁体系。该技术无需经过瓶内生根,通过激素处理后直接移栽,两周后可见幼苗基部长出新根,30d后生根条数达5~10条,根长0.5~1.5cm,2个月左右可得到苗高6~10cm左右的健壮鹿茸草生根苗。与传统的瓶内生根相比,育苗周期缩短一个月,移栽成活率高于85%,采用本发明技术,生根苗质量显著提高,可进行产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