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67355A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3117086.2
申请日:2003-05-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E04H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贮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靠近池内壁上部为一坡面状,本发明把贮水构筑物的内壁设成坡面,其坡面与水平面成45°~60°夹角,且表面覆有一层闭孔型发泡软垫,发泡软垫层防止了冰对混凝土的剥蚀,而坡面结构有分力作用,进一步减少冰盖引起的膨胀力,该构造技术在池壁造价中可节约工程投资约30%,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冰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86862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510024748.6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改良型交替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a、A池厌氧格/缺氧格搅拌;Ib、缺氧格侧进行搅拌,原厌氧格进行曝气,污水仍进入A池的同一进水点;在Ia、Ib阶段进行浓缩污泥回流,是Ia、Ib阶段生物除磷的补充;Ic、浓缩污泥停止回流,污水切换进入B池,进行曝气混合,A池厌氧/缺氧格全池高气量曝气充氧;Id、污水仍切换进入B池曝气池,进行曝气混合,A池厌氧/缺氧格停曝静止沉淀,出水仍然通过絮凝沉淀池沉淀排出,A池厌氧/缺氧格在不进水,准备作为下一个主体运行阶段的沉淀池;上述过程完成后,转换进出水方向,重复进行上述步骤。本发明强化了充氧效果;改善了出水条件;促进相邻池间污泥沟通,提高有效活性污泥比例;强化生物除磷。
-
-
公开(公告)号:CN1793774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510110935.6
申请日:2005-11-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差异弯沉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测试差异弯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弯沉仪头部对应副点弯沉测试位置设立副点百分表安放装置;b、在副点百分表安放装置上安放副点百分表;c、以安放的副点百分表的伸缩杆替代副点着地装置,并保证在测试过程中百分表的伸缩杆在有效量程范围内触地;d、按规定选择点位进行弯沉测定;e、弯沉测定的差异弯沉=副点百分表的读数变化+主副测点间距/弯沉仪后臂长×主点百分表的读数变化。本发明通过以一套弯沉仪上安置两台百分表的技术实现现有技术中需两套弯沉仪才能完成的水泥板块路面差异弯沉的测试,测定的差异弯沉值95%取决于副点百分表的读数精度,有利于提高差异弯沉成果精度,经实验使用本发明减少了人员及设备的投入、提高测试工作的时间效率,并显著提高了差异弯沉测试成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99565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610023128.5
申请日:2006-01-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E04H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埋场渗沥水调节池防臭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盖体处设有土工格栅网状承托,土工格栅网状承托表面覆有防臭膜,土工格栅网状承托处设有网眼,网眼内处垂直设有穿孔管,该发明对调节池防臭加盖工程可节省工程投资约25%,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池深较大的条件下较大的水位变化对防臭膜盖可靠性和沼气收集系统正常使用的影响,这亦为深调节池(池深一般大于10m)提供了有效解决防臭加盖问题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0427683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03116867.1
申请日:2003-05-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体盖梁桥墩,其特征为:盖梁顶面作为墩顶桥面,盖梁顶面沿顺桥向加宽为宽体盖梁,宽体盖梁的顺桥向长度为2-12米。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为,1.墩柱顺桥向立面造型有改观,跨间梁体更轻盈,增强了桥下通透感,使桥型更气派、美观,体现出一种超时代的气息;2.在一定的跨径下,能有效缩短预制梁安装长度,相应的梁高也降低了、重量也减轻了,从而便利了施工运输和起吊安装,盖梁预应力钢束可一次张拉到位,加快了施工进程,工期缩短,为提倡文明工地创建了有利的条件;3.造价经济,经济指标比常规同跨径的桥型节省3%~8%;4.构件组成灵活多变,适应性强,本发明的简支体系因活载产生的桥面比传统简支体系更易控制,改善了行车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43181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510024179.5
申请日:2005-03-0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置式沉淀池,其特征为:提升搅拌机及该提升搅拌机附属的不锈钢筒体、刮泥机、塑料斜管区和不锈钢出水矩形槽均位于主池体内,混合搅拌机位于主池体外的混合池内,污泥管道连通污泥螺杆泵和进水管及主池体下部浓缩排泥区。本发明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比其它常用沉淀池和澄清池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提升搅拌机和污泥螺杆泵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底部刮泥机不仅可实现污泥集中,还可实现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和污水厂一级处理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920183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510029012.8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上海同盛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IPC: E02D5/62
Abstract: 本发明是应用于砼钻孔桩的施工中,砼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的方法及其压浆管构造。在钢筋笼上至少均布固定两个直管,直管下端部或下部连通一弯管形成压浆管,弯管的弯度方向朝向桩中心,弯管朝下的方向带有压浆孔,压浆孔外用橡皮套包裹;弯管的另一端用环形钢板封闭;直管上端安装进水闸阀连通进水管;钻孔桩水下砼浇筑完毕后5~10小时内,将压力水从直管中压入,弯管底部的橡胶套裂开;压浆前保持压浆管内注满水;桩身通过超声波检测完成后,开始桩底压浆;每次仅通过一根压浆管压入定量的水泥浆,再进行另一根压浆管定量压浆,依次进行;直至压入总量水泥浆。本发明钻孔灌注桩端后压浆工艺,大幅度提高基桩承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721032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26099.3
申请日:2005-05-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B01D2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池,其特征在于砂滤池与出水管渠连接,碳滤池和砂滤池之间连接有连通渠。本发明对给水厂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过滤工艺进行组合,起到节约用地,优化流程,简化辅助装置,简化生产管理的作用,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并采用碳滤池上向流,砂滤池下向流的组合,在工艺流程上避免了二次提升。在连通渠内设助滤剂投加和混和设施,砂滤池采用序批反冲洗滤池池型,可考虑双层滤料,碳滤池和砂滤池均设初滤水排放管,并通过出水浊度控制排放,在滤池中设水冲和气冲装置,有助于确保砂滤池出水水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