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无氧铜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122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420357.5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一种高纯无氧铜生产工艺,其所基于的高纯无氧铜熔铸设备包括熔铸炉、除氧除渣装置、结晶器小车、引锭牵引机,其中除氧除渣装置上转动设置有两支除氧除渣石墨管,两支除氧除渣石墨管电性连接有直流电源,在进行脱氧精炼时,除氧除渣石墨管转动设置在熔铸炉中的铜液中,通过除氧除渣石墨管向铜液中吹入一氧化碳或惰性气体进行精炼脱氧,同时带电的除氧除渣石墨管在铜液中形成一对正负电极,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在负极获得电子后聚合成逸出,溶液中的、在正极释放电子后,留在溶剂中合成熔渣而被除去,因此达到了同时控制铜液中氢和氧含量的目的;本发明的高纯无氧铜生产工艺极大降低了高纯无氧铜的成本,同时保证了高纯无氧铜质量。

    一种高纯无氧铜熔铸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122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20367.9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一种高纯无氧铜熔铸设备,包括熔铸炉、除氧除渣装置、结晶器小车、引锭牵引机,除氧除渣装置上转动设置有两支除氧除渣石墨管,两支除氧除渣石墨管电性连接有直流电源;进行脱氧精炼时,除氧除渣石墨管转动设置在熔铸炉中的铜液中,通过除氧除渣石墨管向铜液中吹入一氧化碳或惰性气体;带电的除氧除渣石墨管在铜液中形成一对正负电极,在电场作用下,铜液中的在负极获得电子后聚合成逸出,溶液中的、在正极释放电子后,留在溶剂中合成熔渣而被除去,因此达到了同时控制铜液中氢和氧含量的目的;本发明的高纯无氧铜熔铸设备解决了现有敞开式感应炉生产高纯无氧铜的技术难点,具有较低的设备投入及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保证了高纯无氧铜质量。

    一种均张轧制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18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11536.2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一种均张轧制方法,在辊缝的入口侧使带箔在工作辊上形成包覆弧,通过工作辊对带箔的背撑,使前张力在入口侧包覆弧的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实现了对带箔的均张轧制,突破了制约带箔向更宽、更薄、更理想板形方向上发展的瓶颈,解决了行业内的技术难题。本发明还在辊缝的出口侧使带箔在工作辊的辊面上形成包覆弧,实现了后张力在出口侧包覆弧上的均匀分布,在带箔轧制的成型初期就消除了波浪、皱褶等缺陷的产生,从而获得较佳的板形。本发明的减薄机理与传统的不同,即有挤压减薄的效果,又有搓轧减薄的效果,更有益于板形的控制。此外,本发明还突破了行业内对轧制中心线的认知,工程化地实现了带箔中性面的稳定,从而保证了带箔力学性能的均匀性。

    一种锡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3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18916.1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锡黄铜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元素:Ni0.25~0.50%,Fe0.15~0.50%,P0.02~0.08%,Sn0.3~1.5%,Cu64~80%,Zn为余量。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锡黄铜合金的抗拉强度为560~720MPa,屈服强度为520~680MPa,伸长率为1~15%,导电率为22~27%IACS,150℃下1000h的抗应力松弛率为70~80%,带材横截面方向经90°折弯不出现裂纹的R/T最小值为0.5,纵截面方向经90°折弯不出现裂纹的R/T最小值为1.5;脱锌比例

    一种具有不等径工作辊的轧机

    公开(公告)号:CN21546703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782748.7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一种具有不等径工作辊的轧机,用于金属带箔的轧制,包括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其中,上工作辊的辊径大于或小于下工作辊的辊径,且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的辊面在轧制时的线速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不等径的工作辊对带箔进行轧制,既有利于带箔的减薄,又有利于获得较佳的板形,实现了对带箔的宽幅高精轧制。本实用新型突破了本行业技术人员对轧机工作辊的认知,打破技术瓶颈,为宽幅高精带箔的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刷洗辊修剪研磨设备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5612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638837.4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一种刷洗辊修剪研磨设备,包括床身、主轴箱、尾架、十字滑台、修剪刀架和砂轮架。其中,主轴箱用于夹持刷洗辊的一端,并使之旋转;尾架用于支撑刷洗辊的另一端;修剪刀架包括旋风铣刀和固定刃口;砂轮架包括砂轮和支撑柱;十字滑台用于安装修剪刀架和砂轮架,并使修剪刀架和砂轮架沿平行于刷洗辊轴线的方向移动或沿垂直于刷洗辊轴线的方向移动。修剪刀架能够通过旋风铣削的方式对刷毛进行修剪,切去出现卷曲或参差不齐的部分,使刷毛的头端齐整;砂轮架能够通过砂轮对刷毛的头端进行研磨,磨去剪切后留下的尖角,使刷毛的头端钝化。本实用新型成数倍地延长了刷洗辊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了刷洗辊的采购成本。

    一种能够双面使用的结晶器石墨板

    公开(公告)号:CN21497761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638764.9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一种能够双面使用的结晶器石墨板,用于带坯的水平连铸生产。所述石墨板设有多个用于连接水冷铜套的螺钉连接孔,石墨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水冷铜套内,形成结晶模腔;在螺钉连接孔的两端均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用于容纳螺钉的头部,并适配石墨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钉连接孔的两端设置沉头孔,使石墨板能够交替翻面使用,一方面大幅地减少了石墨板的修磨次数,降低了因等待而造成的停工时间;另一方面大幅地增加了石墨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沉头孔上设置沉台结构,即能使石墨塞从沉台中顺利取出,又能使石墨塞随石墨板一起修磨,不但解决了共面问题,而且降低了石墨塞的消耗。

    一种斜口浇铸管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867112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638808.8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一种斜口浇铸管,包括一端封闭的管体,在管体外壁的封闭端设有向封闭端收缩的锥面,在锥面上的两侧设有浇铸口,且浇铸口的中心线向封闭端倾斜。由于浇铸口的中心线向封闭端倾斜,延长了铜液流股到达铸坯窄边的路径,降低了铜液流股对铸坯窄边所造成的冲击。而设在管体外壁下端的锥面,一方面减小了浇铸口的口深,有利于降低对铜液流股的定向加速作用;另一方面,锥面结构有利于管体底部与凝固铸坯之间的铜液向上层流动,使结晶器内的铜液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气体、夹杂物的排出。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但降低了铜液流股对铸坯窄边所造成的冲击,而且减少了夹渣和气孔缺陷的形成,保证了铸锭的浇铸质量。

    一种金属带材起卷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8940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650414.4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一种金属带材起卷装置,用于将金属带材卷在套筒上。本实用新型在套筒上缠绕包夹带,包夹带的头端与套筒连接,包夹带的其余部分用于包夹金属带材的带头部,使金属带材的带头部产生弯曲变形。带头部弯曲变形后与套筒、包夹带贴合并产生摩擦力,带动金属带材起卷。本实用新型对金属带材产生的摩擦力大、不易发生打滑,且起卷厚度大,特别适用于较厚的或刚性较大的带材的起卷,解决了行业内的痛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带头压印问题。避免了因截掉金属带材两头压印而给带材生产所带来的重大损失。

    金属卷材无损伤的开卷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7170545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0368604.0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卷材无损伤的开卷机构,包括开卷机以及转向辊,在所述的开卷机内有金属卷材,金属卷材设置在开卷机的卷筒上,所述的金属卷材通过转向辊开卷,金属卷材上设有一背撑辊,背撑辊位于金属卷材开卷的实际开卷点C处,背撑辊的位置随着金属卷材的卷径变化而变化且始终压靠在金属卷材的表面;开卷之后的金属卷材脱离所述背撑辊的点为脱离点D,实际开卷点C在背撑辊上的切线与脱离点D在背撑辊上的切线形成夹角α,所述的夹角α大于0°。通过将实际开卷点C处的开卷力切于金属卷材,并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开卷力的方向实现揭开效果,从根本上完全杜绝折印、皱纹、撕裂等开卷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