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286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422356.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1/38 , D06M13/513 , D06M11/80 , D06M11/45 , D06M15/61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带有氨基和羧基的芳纶纤维用硅氧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得到硅甲氧基化芳纶纤维;其与聚多巴胺改性乱层氮化硼包覆氧化铈反应,得到了一种表面改性的芳纶纤维。经聚多巴胺改性的乱层氮化硼包覆的氧化铈,它具有高的紫外吸收性,同时具备极低催化活性,避免了辐射过程光催化对纤维结构的破坏,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高效紫外吸收剂。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具有抗紫外功能、高表面活性、高热性能和更高的力学性能,综合性能优异,具备更高的利用价值。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75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639595.3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纤维电化学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将银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以化学键合方式依次包覆在芳纶纤维的表面,制备芳纶纤维电极。将两束芳纶纤维电极与电解质缠绕,得到芳纶纤维电化学电容器。与现有技术制备的聚合物纤维电化学电容器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芳纶纤维电化学电容器兼具高比电容、高能量密度、高机械性能、高稳定性、良好的柔性和可穿戴性等特点;制备方法工艺可控,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78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654743.9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及其制备与自修复方法。将2,2'‑二硫二乙醇和二异氰酸酯加入氯代烷中,扩链反应得到含二硫醚的异氰酸酯;将双(3‑氨基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加入氯代烷中,扩链反应得到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将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末端含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溶于氯代烷中,加入含二硫醚的异氰酸酯,混匀后倒入模具,烘干,得到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本发明通过室温下氢键的动态物理交联与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永久化学交联使所制备的聚硅氧烷膜兼具了刚性与韧性,而在加热条件下氢键解离与二硫醚交换使所制备的聚硅氧烷膜具有良好的可逆自修复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306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96965.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应用。具体制备为,将2-烯丙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与对苯二甲酸共混在乙腈中,在季铵盐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含有可逆动态基团的双(3-(2-烯丙基苯氧基)-2-羟丙基)对苯二甲酸酯;然后将双(3-(2-烯丙基苯氧基)-2-羟丙基)对苯二甲酸酯与双马来酰亚胺混合均匀,固化,制得可重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本发明制备的可重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不仅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而且能在热压条件下实现重塑。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的特点,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新能源、绝缘电气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02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86063.8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4 , B32B17/12 , B32B27/04 , B32B27/28 , C08L79/08 , C08L71/12 , C08L63/00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三维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主要以热固性树脂体系、聚苯醚、固化剂及纤维布为原料,经热压固化处理得到一种具有原位三维编织结构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弯曲强度及层间剪切性能,且明显优于未添加聚苯醚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技术有效解决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强度差的问题,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03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63492.6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自组装纳米相结构的热固性聚合物及其应用。主要以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金属有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组分,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加入酸酐及金属有机化合物,再加入氰酸酯树脂,采用中低温工艺处理得到的一种原位组装纳米相结构的热固性聚合物;所制备的热固性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1065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022153.X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将4,4’‑二氟二苯酮、含脂肪链的二酚单体、芳香族二酚单体、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同时注入溶剂与带水剂,在氮气保护、搅拌条件下,加热至100~140℃,反应2~4h后,除去带水剂和生成的水,升温至180~240℃,聚合反应1.5~4h,再将产物倒入水中,捣碎,用去离子水洗去无机盐和溶剂,在温度200~260℃真空度为1~20mbar的条件下干燥处理24~48h,即得到一种聚醚醚酮。本发明提供的聚醚醚酮,它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实现增强,而是在聚合过程中就地实现拉伸强度的自增强,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制备方法为一锅法,具有简单可控、适用性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7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39888.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纤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芳纶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是将银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以化学键合方式依次包覆在芳纶纤维的表面,制备芳纶纤维电极,可以将两束芳纶纤维电极与电解质缠绕,得到芳纶纤维电化学电容器。与现有技术制备的聚合物纤维电化学电容器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芳纶纤维电化学电容器兼具高比电容、高能量密度、高机械性能、高稳定性、良好的柔性和可穿戴性等特点;制备方法工艺可控,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8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22356.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1/38 , D06M13/513 , D06M11/80 , D06M11/45 , D06M15/61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带有氨基和羧基的芳纶纤维用硅氧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得到硅甲氧基化芳纶纤维;其与聚多巴胺改性乱层氮化硼包覆氧化铈反应,得到了一种表面改性的芳纶纤维。经聚多巴胺改性的乱层氮化硼包覆的氧化铈,它具有高的紫外吸收性,同时具备极低催化活性,避免了辐射过程光催化对纤维结构的破坏,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高效紫外吸收剂。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具有抗紫外功能、高表面活性、高热性能和更高的力学性能,综合性能优异,具备更高的利用价值。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64133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76010.0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自由基引发剂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作用下,聚苯醚苯环上的甲基发生溴代反应,得到溴化聚苯醚。该溴化聚苯醚与烯丙基溴化镁反应,得到烯丙基化的聚苯醚。向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烯丙基聚苯醚-乙烯基聚硅氧烷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光引发剂和多元硫醇,在紫外灯照射下交联固化,经干燥后,即可得到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聚苯醚-聚硅氧烷阻尼材料具有耐高温、宽温域的特点,其展示阻尼性能的温度范围是143~223℃,有效阻尼温域最高达到75℃。此外,采用光交联的制备方法,满足了工业上快速化生产和节能的基本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