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镁合金薄腹支叉等温模锻成形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9701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45591.4

    申请日:2015-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B21K1/74 B21K29/00

    Abstract: 一种稀土镁合金薄腹支叉等温模锻成形模具及方法,它涉及一种镁合金薄腹支叉锻件成形模具及方法,以解决常规锻造制备稀土镁合金薄腹支叉类锻件,存在制坯和成形困难,容易出现成形缺陷,镁合金锻件的组织性能很难控制以及性能偏低的问题,成形方法主要步骤是:一、制坯;二、锻造成形;三、冷却;四、一次酸洗;五、修伤;六、终锻;七、二次酸洗:将经步骤六得到的镁合金锻件进行酸洗,清洗掉表面的石墨,得到表面处理的成形锻件;八,将步骤七得到的表面处理的成形锻件放入时效炉中进行时效处理,制得稀土镁合金薄腹支叉成品。本发明用于镁合金薄腹支叉的制备。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双曲率板材弯曲成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39257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737686.8

    申请日:2013-12-29

    Abstract: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双曲率板材弯曲成形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板材弯曲成形装置,以解决现有双曲率零件的成形技术难以保证成形件的曲率精度要求的问题。凹模设置在凹模通槽中,凹模的上端面设有双曲率圆弧凹槽,双曲率圆弧凹槽沿横向设有横向圆弧凹槽,双曲率圆弧凹槽沿纵向设有纵向圆弧凹槽,纵向圆弧凹槽对应的凹模侧面上对称设有斜孔,凸模的下端面设有双曲率圆弧面,双曲率圆弧面沿横向设有与横向圆弧凹槽弧度相同的横向圆弧面,双曲率圆弧面沿纵向设有与纵向圆弧凹槽弧度相同的纵向圆弧面,上螺母与上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下螺母与下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凸模的双曲率圆弧面设置在双曲率圆弧凹槽中。本发明用于金属板材双曲率弯曲成形。

    高频振动辅助箔板微冲裁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233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499203.0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高频振动辅助箔板微冲裁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微冲裁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具体涉及高频振动辅助箔板微冲裁成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高精度的箔板冲裁成形中,凸凹模间隙小,尺寸效应显著增加冲财力,模具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凹模固定板、下垫板、下模板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模板、凸模固定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凹模固定板的上方,凹模嵌装在凹模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振动组件、冲头由上至下依次插装在凸模固定板内,且冲头的中线与凹模的中线重合,振动组件与高频电源连接,导套插装在凹模固定板上表面上,导柱的上端插装在凸模固定板内,导柱的下端插装在导套内。本发明用于箔板冲裁成形。

    一种塑性微体积成形摩擦尺度效应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01701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420728.0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一种塑性微体积成形摩擦尺度效应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属于精密成形微摩擦领域,解决了不同润滑条件下塑性微成形摩擦系数的测量问题。所述实验是基于微型冲头、圆柱型试样以及V型沟槽凹模来实现的;采用冲头载荷-冲头位移曲线的斜率表征微成形过程摩擦系数;定义参数K为T型微镦粗实验过程圆柱型试样向V型沟槽填充时冲头载荷-冲头位移曲线的斜率,作为评价微体积成形过程摩擦尺度效应的评价参数;所述装置包括上层、中层、下层;微型冲头下部的工作端位于加热圈内,V型沟槽凹模安装在凹模固定板上,且V型沟槽凹模位于微型冲头的正下方;力传感器固定在上垫板内位于且位于微型冲头上。本发明特别适合塑性微体积成形摩擦尺度效应的评价。

    一种AZ80A镁合金机匣等温模锻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341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35511.1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一种AZ80A镁合金机匣等温模锻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镁合金锻件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以解决常规锻造制备AZ80A镁合金锻件,存在成形困难、镁合金的组织性能不均匀以及性能偏低的问题,它包括上模、下模、顶出杆和多个电加热圈,第一圆柱的上端与本体连接,第一圆柱的下端与第一圆台的大直径端连接,第一圆台和第一圆柱的中部加工有同轴的第一锥形凹槽,第一锥形凹槽的截面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下模的上端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上模盖合在下模上,四个定位凸台置于相应的定位槽内;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安装有电加热圈;顶出杆的第二圆柱插装在顶出孔内,小圆台置于第一锥形凹槽内。本发明用于AZ80A镁合金机匣的制备。

    一种微冲压模具原位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980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429417.6

    申请日:2011-12-20

    Abstract: 一种微冲压模具原位制造装置,属于精密机械制造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利用微细电火花方法实现了微型冲头和凹模的原位制造,省去了微冲压模具中微型冲头与凹模的二次装配,保证了冲头与凹模上的工作孔之间的间隙均匀性。所述微冲压模具采用分体式三层结构,四套导向机构均布设置在模具连接板和下模座之间,每个精密导柱的下端固装在凹模固定板上,每个精密导柱穿过第二层,每个精密导柱的上端可与第一层相配合,每个精密导柱与其上两个导套过盈配合;四套压边装置均布设置在上模座和压料板之间;四个顶出弹簧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本发明可实现微冲孔、微拉深以及微胀形等多种微成形工艺,特别适合微孔类零件和微杯件的低成本批量制造。

    高频振动辅助金属箔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622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84528.9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高频振动辅助金属箔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它涉及金属箔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高频振动辅助金属箔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金属箔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时,存在着式样对中、夹持、应变测量、样式固定等几个方面的难点的问题。本发明的上挡板、固定块、下挡板、下垫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万能实验机的固定平台上,下垫板通过多个螺钉与固定块连接,多个导柱设置在设置在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压电陶瓷块与高频电源连接,下挡板的下表面与下垫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弹簧,夹具安装在万能实验机的升降平台上,夹头安装在上挡板的上表面上。本发明用于金属箔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高频振动辅助箔板微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2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4527.4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高频振动辅助箔板微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箔板微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高频振动辅助箔板微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较低材料强度的箔板很难拉深成形出直径较小的圆筒件的问题。本发明的上模座、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下模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组件的上端与上模座的下表面连接,下模组件的下端与下模座的上表面连接,磁制伸缩微驱动器、凸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上模组件内,磁制伸缩微驱动器与高频电源连接,磁制伸缩微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凸模的上端连接,背压弹簧和背压顶杆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凸模的空腔内,拉深冲头插装在下模组件的上表面上,蝶形弹簧套装在凸模上端的外侧壁上。本发明用于箔板微拉深成形。

    一种微型涡轮叶片剪切性能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081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20600.1

    申请日:2012-12-06

    Abstract: 一种微型涡轮叶片剪切性能实验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涡轮叶片剪切性能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解决传统基础实验方法无法实现对微型涡轮力学性能的测试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剪切组件、样品固定台、移动平台、底座和多个第一螺钉,移动平台安装在底座上,且移动平台可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沿水平面直线移动,样品固定台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安装在移动平台的上表面上,剪切组件设置在样品固定台的上方。本发明用于进行微型涡轮叶片剪切性能实验。

    一种用于γ-TiAl合金棒材挤压的玻璃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893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71616.7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一种用于γ-TiAl合金棒材挤压的玻璃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了一种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润滑剂存在润湿性差、对挤压棒材的初始挤压温度控制要求过于严格,导致挤压得到的棒材粗细不均、挤压棒材表面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挤压力大以致浪费能源的问题。玻璃润滑剂由L玻璃、石墨和粘土制成。制备方法:一、称取原材料;二、制备玻璃渣;三、将玻璃渣磨成微粉后与石墨混合,球磨,即得。本发明产品具有润湿性良好、制备的棒材粗细均一、表面光滑无裂痕,制备成本低、节约能源且方法简单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