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86742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710144597.7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以热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大型太空装置、结构或部件在力学性能和耐环境性能差,承受载荷小的缺陷。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包括形状记忆热固性树脂和纤维材料。制备方法:一、制热固性树脂;二、涂覆纤维材料;三、固化成型。本发明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环境性能,承受载荷达50~60g,100℃以上条件下形状回复率高于94.5%。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408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09885.2
申请日:2005-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32B1/08
Abstract: 用于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热固性复合薄膜及制作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薄膜及该薄膜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刚化层(2)设置在内部气体阻隔层(1)的外侧,加热层(3)设置在刚化层(2)的外侧,外部隔热层(4)设置在加热层(3)的外侧。将两向或三向编织的纤维布浸入热固性树脂,制成预浸布,将金属箔或金属细丝放在内侧涂有热固性粘胶剂的两层聚酰亚胺薄膜中间,再放在热压机上加热加压成型。将单面或双面镀铝打孔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和涤纶网粘合在一起,制成与内部气体阻隔层相同的形状。本发明的热固性复合薄膜具有质量轻、占用发射体积小、降低发射成本、可靠性高的优点;本发明热固性复合薄膜的制作方法具有适合太空环境、成型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008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103666.X
申请日:2005-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热固性复合薄膜的刚化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薄膜的刚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填补目前可以减轻发射重量和发射体积的大型空间结构产品的空白。本发明将热固性复合薄膜送入太空后,首先接通电源将加热层(3)加热到20℃,使其柔性增加,再向热固性复合薄膜内部充气,使其充分展开,然后提高温度使刚化层(2)固化,固化温度为100~140℃,固化时间为0.5~2小时,加热功率为300~520W/m2。本发明的热固性复合薄膜不仅重量轻而且在发射之前是柔性的,可以折叠包装,发射到轨道上后,则通过向结构内部充入气体而使结构充气展开,生成预先设计的形状,并实现其功能要求。本发明的热固性复合薄膜的刚化方法具有适合太空环境、成型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751965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10487.2
申请日:2005-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2
Abstract: 可充气展开太空结构用紫外光刚化复合薄膜,它涉及一种可充气展开的太空结构用的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构建太空充气展开结构用的复合薄膜的热固化层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刚化,因而存在耗能高、储存能力差问题及由于增加了绝热层,因而存在制造成本高、工艺难度大问题。本发明的复合薄膜由里向外依次包括气体阻隔层1、可刚化层2和外部约束层3;气体阻隔层1、可刚化层2和外部约束层3三者之间相互粘接在一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折叠方便、刚化性能好、耗能低、结构设计灵活、室温储藏稳定、储藏寿命长的优点,是构建大型空间天线、太阳帆板以及大型空间飞行器的可充气展开的太空结构较理想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18253.4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63/02 , C09D7/65 , C09D7/62 , C09D5/08 , C09D5/30 , C09D5/32 , C08G59/50 , C07C391/00 , B01J13/16 , B01J13/20
Abstract: 一种具有本征型自修复的形状记忆防腐吸波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吸波材料CIP作为乳化剂,以聚氨酯和密胺树脂为有机壳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三明治结构的微胶囊,经过高温烧结后,有机壳体转化为碳材料对CIP进行包覆和掺杂,碳基和金属基材料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同时其具有优异的超疏水特性,可以有效阻挡腐蚀介质对粒子的接触。通过创新性的开发含有双硒键的胺类固化剂,可以有效将自修复和形状记忆性能引入到涂层基底中,形状记忆效应有利于裂缝等的物理修复、自修复机制可以实现外界破坏的化学修复,二者协同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整个涂层优异的防腐、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45918.3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理松散缠结制备高填充低模量可拉伸热界面材料的方法,属于热界面导热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为: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2000和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烘干去除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溶剂,称取10g聚氨酯丙烯酸酯,1.21‑3.63g丙烯酸羟乙酯,2.136‑5.20g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加入13.35‑18.83g聚丙二醇400与聚丙二醇3000的混合物,之后加入106.8‑150.64g球形氧化铝导热粒子,混合均匀后加入0.03g催化剂倒入模具室温静置固化。本发明通过在热界面材料中引入不同分子量的内分散介质,调节热界面材料的物理交联缠结情况,制备出兼顾高导热粒子填充量与低模量柔顺的可拉伸热界面材料,在80%的氧化铝的高负载下,实现694%的高断裂伸长率与72.6kPa的低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4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952119.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解决空间展开结构中柔性‑刚性转化材料真空出气的方法,属于空间展开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一阶段使用丙烯酸酯树脂,光自由基引发剂(或热自由基引发剂)与丙烯酸酯质量比为1‑5:100,二阶段使用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含有双键的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7‑20:100,环氧树脂占树脂总量50%~90%,原料混合后,抽真空,除气泡,倒入模具后通过紫外光照射10‑20min(或60℃‑70℃2‑4h)后制备出一阶段柔性材料,将柔性材料于100℃‑150℃后固化2‑6h,得到刚性材料。由于第一阶段选用丙烯酸酯树脂,第一阶段光引发后,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会接入丙烯酸酯树脂网络中,解决一阶段柔性材料在空间环境中,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得材料中第二阶段固化剂被抽离到空间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1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730439.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87/0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超分子可逆粘附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离子溶解在短链的低粘度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中;步骤二、将步骤一溶解后的溶液与长链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共混、搅拌,得到低聚物;步骤三、将步骤二混合后的低聚物与固化剂共混、搅拌;步骤四、使用注射器将含有配体的丙烯酸酯类单体缓慢加入步骤三中,在加入配体过程中进行缓慢搅拌;步骤五、加入碱性催化剂,放入真空烘箱中抽除气泡,在室温下进行固化,得到粘附弹性体。该方法制备的粘附弹性体可自适应各种不同基材,并且可在不同温度下可逆粘附。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1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950016.8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加热功能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惰性气氛下,将液态金属与分子量小于200的醇混合并超声处理得到醇‑液态金属悬浊液;步骤二、将醇‑液态金属悬浊液均匀滴加或涂布在碳布上,醇类挥发得到碳布‑液态金属;步骤三、在碳布‑液态金属上引出电极,并在碳布‑液态金属上涂覆形状记忆树脂基体材料,固化处理得到具有自加热功能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本发明将液态金属附在增强体碳纤维上,液态金属在常温下以及在形状记忆聚合物加热回复时,呈现出可流动的液体状态,所以对形状记忆的回复效果几乎不产生阻力或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6091.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面积自支撑可刚化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在空间充气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属于空间充气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氧杂环类树脂、氧杂环类稀释剂、光阳离子引发剂、自由基热引发剂、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混合后超声处理,然后转入真空干燥箱除去气泡得到树脂混合物;步骤二:向配制好的树脂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在碳纤维上,并完全浸润,在20‑130℃下预固化0.5‑10h,得到大面积自支撑可刚化复合薄膜;所述大面积自支撑可刚化复合薄膜包裹在充气内胆外部,通过光触发或热触发完成局部固化并通过自维持固化可以实现大面积、自支撑、低能量固化,大大降低了额外触发装置重量和能源消耗,适用于复杂、大型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