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化柔性防爆处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4145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360799.X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化柔性防爆处置系统,属于防爆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设备固定架、竖直导轨、托臂、防爆桶、第一电推缸及第一托架;设备固定架安装在车体的前端;两个竖直导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设备固定架的两侧;第一托架安装在两个竖直导轨之间,并与竖直导轨滑动配合;每个竖直导轨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托臂,托臂的一端与竖直导轨滑动配合并可绕竖直导轨轴线转动,且托臂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托架上;防爆桶的外表面设有两个把手,防爆桶通过所述把手支撑在两个托臂上;第一电推缸安装在设备固定架上,用于驱动第一托架上下运动;本发明在处置爆炸物或疑似爆炸物的过程中将不会有处置人员直接面对爆炸物,保证爆炸物处置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一种用于柔性防爆的内外撑弹性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405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1352260.X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防爆的内外撑弹性复合结构,属于公共安全防务装备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内撑和外撑;所述内撑和外撑均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内撑的底端设有向外弯折的水平折沿,外撑的顶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水平折沿;所述外撑同轴套装在内撑的外部,且内撑的水平折沿与外撑的底端连接,外撑的水平折沿与内撑的顶端连接;由此内撑的外圆周、外撑的外圆周、内撑端部的水平折沿和外撑端部的水平折沿围成密闭的环形空腔;所述的内撑和外撑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内撑和外撑的内、外圆周面均喷涂有弹性材料的涂层。本发明具有壁厚小、体积小、体量轻、便于人工轻便移动的特点,易于迅速罩盖爆炸物或疑似爆炸物。

    基于酶预保护封装技术制备酶@COF复合催化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9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01782.6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酶预保护封装技术制备酶@COF复合催化材料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剂技术领域。先通过TAPB、DMTA、CAN以及HAc之间的反应生成无定型聚合物aCOF;然后通过搅拌将酶负载在aCOF上形成酶@aCOF;再将酶@aCOF与ACN以及HAc混合反应,得到负载酶的晶态COF材料,即酶@COF复合催化材料;或者,先将酶@aCOF与ACN以及HAc混合反应形成一级产物,然后通过搅拌在一级产物上负载另一种酶,再将其与ACN以及HAc混合反应,得到负载两种酶的晶态COF材料,即酶1&酶2@COF复合催化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实现了在COF中封装酶,而且封装在COF中的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以及操作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表面电荷酶的封装,具有普适性。

    一种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2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63522.2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操作人员准备晶态柔性多孔本征MIL‑53材料,然后准备乙酸溶液,并且将待使用的乙酸溶液放置于室温环境下进行保存。本发明通过设计“缺陷调控”策略构筑了一系列富含路易斯酸催化位点的MIL‑53(Fe)光催化剂,并将这一缺陷材料首次用于光催化/光芬顿降解去除水体新兴污染物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光芬顿体系中D‑2C‑0.5在1 min内就可完全降解磺胺二甲氧嘧啶,缩写为SM2,且反应40 min后的有机碳的矿化率高达68%,这一结果与目前已有报道相比,性能最优,本项发明的结果为今后MOF光催化剂的功能化改性提供新思路,并为MOFs材料在水净化方面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一种Zr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38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20083.7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Zr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原料,四氯化锆、对苯二甲酸和多维调节剂,其摩尔比例配比为1/x/3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四氯化锆,对苯二甲酸(BDC),以及氮氮二甲基甲酰胺与不同量的多维调节剂加入100 mL蜀牛瓶中均匀混合,超声直至固体全部溶解;S2,在120℃的烘箱中反应48 h,离心收集沉淀;S3,用氮氮二甲基甲酰胺清洗三次,甲醇置换三次,溶解未反应原料,并置换低沸点溶剂;S4,250℃真空下加热活化12 h。本发明利用暴露的金属活性位点和扩展至介孔区的孔径,能够有效对水体中的负电低浓度高危险新兴污染物实现高效特异性吸附,且循环性好,易再生,稳定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