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火花放电加工的脉冲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34335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48511.8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火花放电加工的脉冲电源,包括一主振回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第二功率放大电路,以及直流电源,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一驱动电路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和第二功率放大电路的开通和关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管开通时间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管开通时间有交集,该交集的时间即为间隙放电的放电脉冲的脉冲宽度,任一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管关断时间为所述放电脉冲的间隙放电的脉冲间隔。该脉冲电源的在两组功率管的开通速度较慢的情况,可以得到间隙很窄的放电脉宽。

    一种电极导向器及电极侧壁绝缘状态在线快速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9460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180423.7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勇 胡瑞钦 佟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导向器及电极侧壁绝缘状态在线快速切换方法,电极导向器包括导向段,导向段与绝缘段固定连接成一体,直线通孔贯通导向段和绝缘段,工具电极穿设在直线通孔内。电极侧壁绝缘状态在线快速切换方法步骤为:选择电极导向器的直线通孔截面尺寸与工具电极截面尺寸相匹配;在线控制电极导向器或工具电极沿电极长度方向运动,使工具电极前端伸出电极导向器对工件电火花加工;在线控制电极导向器或工具电极沿电极长度方向运动,使工具电极前端位于电极导向器绝缘段的出口处;电极导向器绝缘段与工具电极整体作为侧壁绝缘电极,控制电极导向器与工具电极整体作进给运动,对工件进行电解加工。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微细电加工领域中。

    一种苯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200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063338.8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亚磺酸盐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苯砜类化合物。所述苯砜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所述亚磺酸盐的结构通式如式(III)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产物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纯化方便等明显优势,同时将产物萃取后,反应体系在加入定量的碱盐后能循环催化反应的进行,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药物、聚合物、天然产物等领域的合成中。

    一种辅助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的超声椭圆振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38062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240310.7

    申请日:2011-08-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的超声椭圆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刀柄、振动单元和刀具;刀柄的一端呈阶梯状,其上层台阶和下层台阶的竖向面和水平面上均设置一凹槽;振动单元包括由相互垂直的横向振动杆和纵向振动杆组成的振动体,横向振动杆和纵向振动杆的交接处顶面设置有一凹槽;横向振动杆的端部设置有一横向端面,横向端面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横向激振源和横向盖板;纵向振动杆的端部设置有一纵向端面,纵向端面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纵向激振源和纵向盖板;横向端面设置在刀柄上层台阶的竖向面上,横向盖板和横向激振源位于上层台阶的凹槽内;纵向端面设置在刀柄下层台阶的水平面上,纵向盖板和纵向激振源位于下层台阶的凹槽内;刀具设置在横向振动杆与纵向振动杆交接处的凹槽内。

    微细电火花加工用电极丝旋转及进给复合驱动主轴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1362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605.7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佟浩 李勇 张龙

    Abstract: 一种微细电火花加工用电极丝旋转及进给复合驱动主轴机构属于微细特种加工技术领域。该主轴机构采用进给运动带动旋转运动的方式,电极丝旋转周向定位和变速度连续旋转运动采用空心轴步进电机正方向旋转驱动;电极丝蠕动式夹持进给由常闭夹子和常开夹子协调控制并配合轴向进给运动实现。常闭夹子安装在进给驱动的动子滑块上,利用单向轴承切换空心轴步进电机反方向旋转90度驱动打开;常开夹子采用电磁铁拉簧拉紧压块的小巧结构,实现闭合并柔性压紧电极丝。该机构可应用于微细电火花加工设备中,具有微细电极丝旋转周角定位、变速度连续旋转、蠕动式夹持进给的综合功能,可实现特殊形状微细工具电极在线制作、提高加工屑移除效率、补偿电极丝损耗。

    一种辅助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的超声椭圆振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38062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40310.7

    申请日:2011-08-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的超声椭圆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刀柄、振动单元和刀具;刀柄的一端呈阶梯状,其上层台阶和下层台阶的竖向面和水平面上均设置一凹槽;振动单元包括由相互垂直的横向振动杆和纵向振动杆组成的振动体,横向振动杆和纵向振动杆的交接处顶面设置有一凹槽;横向振动杆的端部设置有一横向端面,横向端面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横向激振源和横向盖板;纵向振动杆的端部设置有一纵向端面,纵向端面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纵向激振源和纵向盖板;横向端面设置在刀柄上层台阶的竖向面上,横向盖板和横向激振源位于上层台阶的凹槽内;纵向端面设置在刀柄下层台阶的水平面上,纵向盖板和纵向激振源位于下层台阶的凹槽内;刀具设置在横向振动杆与纵向振动杆交接处的凹槽内。

    三网融合系统
    2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2507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91236.4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网融合系统,涉及三网融合领域。该系统包括:由支持虚拟化的硬件路由器组成的物理设备层;在所述物理设备层的基础上通过虚拟化技术形成虚拟网络层;所述虚拟网络层包括:虚拟互联网、虚拟电信网和虚拟广播电视网。本发明的三网融合系统,通过虚拟路由器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具有不同业务质量需求的多网并行问题。通过软件实现虚拟路由器和硬件实现虚拟路由器两种方案共存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发明的三网融合系统,在实现低成本灵活部署的同时也满足了核心路由器高速率大吞吐量的性能要求。

    一种苯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200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063338.8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亚磺酸盐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苯砜类化合物。所述苯砜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所述亚磺酸盐的结构通式如式(III)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产物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纯化方便等明显优势,同时将产物萃取后,反应体系在加入定量的碱盐后能循环催化反应的进行,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药物、聚合物、天然产物等领域的合成中。

    金属机械零件内孔相贯线处毛刺的精密可控电解去除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234832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83735.9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勇 孔全存 王琨

    Abstract: 一种金属机械零件内孔相贯线处毛刺的精密可控电解去除工艺,通过本发明的电解工艺中的分步去除法或运动去除法,在去除内孔相贯线处毛刺的前提下,不扩大孔径,不产生倒角,不破环内孔端面的表面质量,同时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达到了精密可控的去除效果,另外还有加工效率高,能在数秒内去除深孔、小孔、盲孔、交叉孔或者内孔凹处的毛刺,工具电极只沿直线运动,易于自动控制,以及工具电极无损耗,无残余应力和切削热产生,加工质量好,不影响非毛刺区域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的优点。

    基于虚拟网络资源需求动态变化的再映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328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73662.5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网络资源需求动态变化的再映射方法,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物理网络模型、虚拟网络模型和物理网络可用资源模型,并根据所述物理网络模型和虚拟网络模型建立原有虚拟网络映射模型;根据所述物理网络模型和所述原有虚拟网络映射模型确定可用的物理网络资源;针对虚拟网络资源需求动态变化,明确需要再映射的虚拟节点和虚拟链路,确定所述需要再映射的虚拟节点参加再映射过程的顺序;按照顺序,对所述需要再映射的虚拟节点完成节点映射和相应的链路映射,更新所述可用的物理网络资源。本发方法以最小化资源消耗为优化目标,使得每个虚拟网络在再映明过程中资源代价最小化,符合实际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