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5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8350.3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i4Br4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和拓扑材料领域。所述薄膜为α相Bi4Br4。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在基底上生长Bi薄膜;所述基底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单晶(001)解理面或HOPG(0001)解理面;将BiBr3采用高温裂解的方式在Bi薄膜的表面上沉积Bi和Br,当沉积在Bi薄膜表面上的薄膜的厚度是Bi薄膜厚度的4~5倍时,沉积结束;当基底为HOPG(0001)解理面时,基底上的薄膜为Bi4Br4薄膜;当基底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单晶(001)解理面时,基底上的薄膜为BiBr薄膜,对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Bi4Br4薄膜。所述Bi4Br4薄膜品质良好,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90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80607.2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DTD的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属于气体检测领域;本发明首先对红外成像系统的MDTD参数进行测试,根据MDTD,计算黑体目标和黑体背景条件下的辐射出射度之差;然后对于确定气体,查询红外光谱数据库得到气体的吸收系数,由朗伯-比尔定律计算气体的透射率,根据透射率,计算气体目标和黑体背景条件下的辐射出射度之差。最终利用两种条件下辐射出射度之差相等,得到最小可探测气体浓度,该方法充分考虑到气体的吸收和气体云团的大小等因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3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8394.1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734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知识库的构建方法、管路布局的评价方法及装置。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管路布局工程标准中的工程约束;将工程约束以一阶谓词逻辑法表示成计算机语言的知识数据;基于知识数据构建应用于管路布局的知识库。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价管路的数据;从知识库中挑选出评价所用的知识数据;将挑选出的知识数据以及待评价管路的数据导入推理机,使推理机能够以挑选出的知识数据为规则对待评价管路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得到待评价管路的评价结果;本发明对管路布局工程标准中的工程约束进行了知识建模,并实现了管路布局的自动评价,使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管路布局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849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606018.8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8L23/16 , C08L83/04 , C08L77/10 , C08L61/14 , C08K13/02 , C08K3/22 , C08K3/32 , C08K3/36 , C08K5/47 , C08K5/31 , C08K3/06 , C08K5/14 , C08K5/548 , C08K5/544 , B29C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高规整梯形聚苯基硅倍半氧烷的三元乙丙橡胶耐烧蚀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热耐烧蚀技术领域。以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基体,还包括塑化助剂、耐烧蚀纤维、活化剂、阻燃剂、耐烧蚀填料、促进剂、硫化剂和硅烷偶联剂,在双辊开炼机上将三元乙丙橡胶依次与上述物质塑炼混合均匀,然后按模具形状预制成坯材,室温下放置16~24小时后进行硫化得到含有高规整梯形聚苯基硅倍半氧烷的三元乙丙橡胶耐烧蚀复合物;硫化温度为160~170℃,时间为45~60分钟,压力为10~15MPa。本发明通过加入聚磷酸胺和梯形聚苯基硅倍半氧烷以及两者含量的优化,使得到的材料达到低烧蚀的效果且其力学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963810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516175.X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分批流水生产压件数量分析方法,属于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及自动化领域。对于流水生产中的待处理零件,获取该零件的最相邻的下两道工序及其加工设备集合,根据加工设备集合中各设备当前的生产状态,取得其中前一道工序的最晚的计划开始时间以及后一道工序的最早的计划开始时间,为保证不出现生产间断,前道工序的压件数量应满足后一道工序的需要,得到流水工序pss,r需要压件的数量。本发明可用于指导流水生产过程中工序间的缓冲程度,从而保证流水工序不会出现生产间断或积压的现象,保证流水节拍机制,实现合理的流水调度问题,从而可进一步满足车间其他作业模式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851575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81500.8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面向生产现场的半沉浸式装配工艺规划方法,属于先进制造领域中虚拟制造技术的范畴。本发明为解决复杂机电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难、装配质量难以预测和装配现场管理落后等问题,充分融合沉浸式虚拟环境和传统工程环境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半沉浸式的装配工艺规划方法,该方法由模型数据获取、面向生产现场的装配车间建模、初始装配工艺生成和装配工艺后处理四部分组成。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复杂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1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14431.4
申请日:2024-01-25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偕胺肟基冷冻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冷冻聚合工艺制得全互穿结构的PAM/CMC三维连续超大孔水凝胶;然后通过接枝法引入二腈二胺得到DCD‑PAM/CMC水凝胶,再进行偕胺肟化来获得超大联通孔电荷平衡水凝胶AO‑PAM/CMC。所述冷冻聚合工艺形成的超大联通孔能够提高吸附剂中海水通量,结合羧甲基纤维素优异的亲水性能,显著增强了铀酰离子的可及性;将偕胺肟化腈基胍引入水凝胶中,在赋予吸附材料抗菌功能的同时,能够与去质子化的偕胺肟基团实现电荷平衡,构建模拟电场,从而加速U(VI)的吸附;此外,所述冷冻凝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提升了所述凝胶在海水提铀领域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83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9652.4
申请日:2024-04-07
IPC: C01B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空气吹出法回收酸性废液中碘的方法,属于碘提取技术领域。方法为:将含碘酸溶液,加入氧化剂进行化学反应,使离子态碘氧化为游离态的分子碘;接着流入还原反应塔,加入还原剂,将过度氧化的碘酸盐还原,进行除碘反应;分别从氧化反应塔和还原反应塔底部通入循环空气,将酸液中游离出的碘单质吹出;氧化反应塔和还原反应塔顶部尾气负压抽出,进入有机吸收塔;有机吸收塔塔底碘析出结晶,经过滤和分离,得到成品碘。本发明利用碘单质的升华特性,以空气作为载体,有效的避免提碘萃取方法产生乳化相和萃取相流失,以及电化学氧化方法其他离子干扰等弊端,避免过度氧化,有效提升碘的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10962.6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涉及2‑巯基苯并咪唑功能化Bi/Mg氧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NaOH将铋盐和镁盐于水中进行沉淀,而后立即加入乙二醇,体系预热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Bi/Mg氧化物;再将Bi/Mg氧化物分散于水中,并与2‑巯基苯并咪唑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2‑巯基苯并咪唑功能化Bi/Mg氧化物。所述2‑巯基苯并咪唑官能化Bi/Mg氧化物的结构,提高了在高温下进行吸附的结构稳定性,实现了快速的碘捕获和高碘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1113.6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测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扫描探测的激光雷达回波探测系统。用于扫描探测的激光雷达回波探测系统包括回波探测光路和探测采集模块;回波探测光路包括光纤耦合器和光纤模场适配器,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后向散射光,输出端与光纤模场适配器的大模场光纤端通过光纤连接;光纤模场适配器的单模光纤端和光源分别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探测采集模块的两个输入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扫描探测的激光雷达回波探测系统,通过应用光纤模场适配器作为回波探测的核心器件,在激光雷达扫描引入视场偏移时,可保证较高的回波耦合效率,增强探测信号信噪比,可有效提高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扫描速度,提升激光雷达的工作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