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板合并机构、制冷机组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61367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8908.8

    申请日:2015-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板合并机构、制冷机组和空调器。该管板合并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蒸发器(1)和冷凝器(2),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整体式定位管板(3),整体式定位管板(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定位孔(4)和第二安装定位孔(5),蒸发器(1)定位安装在第一安装定位孔(4)上,冷凝器(2)定位安装在第二安装定位孔(5)上。根据本发明的管板合并机构,能够保证蒸发器和冷凝器安装时的相对位置,保证整机装配的一致性。

    离心式冷水机组待机重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7498.7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F25B2500/06 F25B25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冷水机组待机重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待机前的运行参数,并与预设参数对比,确定待机原因;步骤S2:当待机原因为水温待机时,按照增量学习算法设置重启目标参数;步骤S3:根据重启目标参数控制机组重启。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待机重启控制方法,当待机原因为水温待机时,按照增量学习算法设置重启目标参数,并根据重启目标参数控制机组重启,从而使机组的运行负荷与工况匹配,使机组能够稳定运行在小负荷工况下,降低机组频繁起停的隐患,使机组更节能。另外,能够降低机组的高低压差,使机组在远离喘振区域,降低机组的喘振隐患。

    多级制冷压缩机及其中间补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62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6821.0

    申请日:2011-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制冷压缩机的中间补气结构,包括:补气机构,补气机构包括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混合腔;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混合腔的第一端连通;第一进气通道与多级制冷压缩机的经济器连接;第二进气通道与多级制冷压缩机的一个叶轮的出口连接,混合腔的第二端与该一个叶轮的下一级叶轮的进口连接。本发明将经济器中闪发得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汽与来自某一级叶轮的高温制冷剂蒸汽充分混合均匀,从而降低了进入该某一级叶轮的下一级叶轮的进气温度,并提高压缩机效率。

    空调机组及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865271U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21652038.2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及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其中,该空调机组包括:储液罐,储液罐包括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储液罐的冷媒入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出口连接,储液罐的第一冷媒出口与节流装置的冷媒入口连接,储液罐的第二冷媒出口与位于蒸发器和压缩机组之间管路上的第一连接点连接;氟泵支路,与节流装置并联设置,氟泵支路上设置有氟泵,氟泵支路与储液罐和蒸发器组成备用冷媒循环流路,用于在空调机组的主冷媒循环流路故障时,通过备用冷媒循环流路为蒸发器换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主机故障时数据中心无冷量供应的问题,保护数据中心稳定运行,同时提高了空调机组的应急处理能力。

    制冷系统及空调机组
    20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24487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668767.7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冷系统及空调机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该冷凝器的进口连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蓄冷蒸发模块,该蓄冷蒸发模块包含蒸发器、以及连接于蒸发器的进口和冷凝器的出口之间的储液器,蒸发器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的吸气口;所有蓄冷蒸发模块的储液器通过平衡管连通,以使得每个储液器的液位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给每个蒸发器配置有储液器,储液器之间通过平衡管连通,以平衡储液器的液位高度,保障各个蒸发器流量均匀,进而实现稳定供冷。

    自动拆卸装置
    20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56069U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21888765.X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自动拆卸装置。该自动拆卸装置包括:工业机器人,扭力钻头,产品输送带和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设于产品输送带上,用于定位待拆卸产品;扭力钻头设于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扭力钻头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不规则环状握持台阶。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将待拆卸产品上的零部件进行拆卸,具体为机器人控制扭力钻头将待拆卸产品上的连接件,例如螺钉、螺丝、空调直阀等,通过扭力将连接件拆卸下来,完成产品零部件的拆卸。本申请的扭力钻头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不规则环状握持台阶,不规则环状握持台阶能够满足不同形状尺寸的连接件的拆卸需求,环状握持台阶,握持过程中对连接件的应力均匀,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导致产品的破损。

    管路结构、空调水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8565702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846799.9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结构、空调水系统及空调,包括:多根主管道,设置在每根所述主管道上的过滤器,连接所有的所述主管道并与每根主管道上的过滤器并联的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且所述主管道上位于所述过滤器的两侧设有检修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过滤器的旁通管道和阀门进行集成,将多个主管路中的旁通阀集成为一个,不仅减少了管路管件的材料利用,提升集成冷站内部检修空间,便于在线维护、清洗过滤器。并且可以自动检测过滤器脏污情况并实现管路自动切换,不影响水系统的运行。

    气阀拆卸装置及空调器
    20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40539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262370.2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阀拆卸装置及空调器,其中气阀拆卸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可安装于工业机器人;安装于机架上的拆卸装置,用于与气阀对接并驱动气阀从机组上旋转拆卸;安装于机架上的夹持装置,用于在将气阀拆卸时夹持气阀;安装于机架上的缓冲装置,用于驱动拆卸装置在拆卸气阀时沿气阀的轴向运动以实现缓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阀拆卸装置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套筒将直角充气阀拆卸,使用气动夹具代替人工夹取直角充气阀,且通过缓冲装置避免拆卸过程中的应力,同时直角充气阀不会抖动歪斜及意外脱落,通过精准电气控制直角充气阀与截止阀即将脱离时收缩气动夹具,减少充气阀运动范围直到完全脱落时夹紧,实现直角充气阀拆卸装车一步到位。

    一种模块式集成冷站结构
    20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44635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507347.3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集成冷站结构,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成冷站结构的集装箱体积过于庞大,无法应用于地下机房工程或受建筑布局限制的机房工程的问题。该模块式集成冷站结构包括主机模块、冷却水泵模块、冷冻水泵模块、水处理模块、分集水器模块和冷却塔,主机模块包括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冷却塔、水处理模块、冷却水泵模块和冷凝器依次连接并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蒸发器、分集水器模块、水处理模块、冷冻水泵模块和蒸发器依次连接并形成冷冻水循环回路。该模块式集成冷站结构采用工厂预制、模块运输、现场拼装的形式进行施工,可应用于地下机房工程或其它受建筑布局等限制的机房工程。

    一种一体式冷水机组
    2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765879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2235798.6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冷水机组,其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一侧的冷机,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另一侧的水泵及冷却塔。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道横向的且不发生上、下高度变化的与所述冷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水泵横向设置,而水泵的出水管道横向延伸且不发生上下高度变化的与所述冷机连接。这样减少了出水管道的局部阻力损失,有益于节能环保,也使得排水安装更加灵活。将冷却塔与水泵上下布置集成一体后与冷机并接,大幅提升了设备的集成度,有效缩短了1/3的机组长度,并确保机组重量分布更均匀,也便于全套设备吊装运输和放置于室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