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编码模式选择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278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210159768.4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编码模式选择方法及其系统。其中在预编码模式选择方法中,将每个小区内多个SINR最差的用户终端放置在第一集合中,将小区内的全部用户终端放置在第二集合中,计算第一集合中的每个用户终端与第二集合中的各用户终端之间的匹配路径增益,根据第一集合中各用户终端与第二集合中各用户终端之间的匹配路径增益,利用二部图进行匹配处理,以获得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各用户终端采用的预编码模式。由于在小区内联合使用BD预编码和SLNR预编码,从而可以在消除系统下行干扰的同时,不会对小区自由度以及系统的整体吞吐量造成影响。

    RFID标签及识别方法和装置
    20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9973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110274309.6

    申请日:201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标签识别方法,包括:标签阅读器将在有效识别范围内的待识别标签分为至少一组,并记录每个分组的长度及分组标识;将待识别的标签数量和每个分组的长度及分组标识发送给各个待识别标签;每个待识别标签随机生成在有效识别范围内待识别的标签数量及标签数量之内的正整数标识,并根据正整数标识确定自身生成的正整数标识所对应的分组;标签阅读器发送分组标识,接收在分组标识对应的分组中的待识别标签的响应;基于时分多址随机算法或改进算法对响应的标签进行标签识别。本发明将待识别标签进行分组,在每次查询时只有相应组号的待识别标签进行响应,而不是所有待识别标签响应,这样就能够降低标签碰撞的概率,提高识别率。

    收发机联合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2711135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110074802.3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发机联合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测量并向所属基站反馈用户自身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基站根据估计的用户信道状态信息和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计算用户的预编码矩阵、信号恢复矩阵和用户在数据流上的功率分配矩阵,并将信号恢复矩阵发送至用户终端;利用待发射的用户数据、估计的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用户的预编码矩阵和用户在数据流上的功率分配矩阵计算待发射的下行信号,并向用户终端发射下行信号;用户终端根据信号恢复矩阵和用户自身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对下行信号进行恢复以提取用户数据。本发明既可以对相邻小区干扰起到抑制作用,又可放宽对发射接收天线数的限制。

    频谱空洞处理方法和装置
    20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477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010604380.1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频谱空洞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为从用户预留预定数量的频谱空洞;当从用户进行频谱切换时从预留的频谱空洞为从用户选择用于切换的信道;新从用户不使用预留的频谱空洞接入从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通过预留频谱空洞的方法为从用户的频谱切换提供保障,将多个主系统共存的环境和不同用户需求频谱资源量的差异考虑到预留方法的设计当中,通过不同的频谱空洞预留方式可调节整个频段内正在通信的主用户和从用户的数量,降低从用户因主用户到达收回频谱空洞导致的从用户频谱切换失败概率,提高从用户频谱切换成功率,进而保证从用户业务质量。

    基于网格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覆盖增强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81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73109.2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格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覆盖增强算法,在基于传统的PSO算法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网格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PSO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引入非线性惯性因子。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PSO算法具有更好地收敛能力以及全局搜索能力,极大的减少了节点的计算量并与此同时给出了更优的节点部署策略,提升了覆盖率。可广泛应用于运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各个领域,如军事,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

    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580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9998.4

    申请日:201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本发明从现有防碰撞算法中所存在的性能滑坡和饥饿问题出发,根据现有硬件间集成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标签通信时隙,并将其加入传统DFSA识别算法的标签识别过程之前,通过标签间通信,将有用信息集中到更少的标签上,从而减少参与识别过程的标签数。对于大数目标签快速识别情况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碰撞率。

    LTE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6842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6476.5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部分信道频域响应;S2:对所述部分信道频域响应进行对称扩展,并进行IDFT,以获得所述扩展后的信道频域响应对应的信道时域响应;S3:对所述信道时域响应进行噪声过滤,所述噪声过滤中的过滤阈值为错误概率最低时所对应的阈值;S4:将步骤S3获得的结果进行DFT,以获得信道频域响应;S5:对所述步骤S4获得的信道频域响应去除扩展,以获得信道的真实信道频域响应。本发明通过对部分信道频域响应进行对称扩展处理,并利用信道的稀疏特性选择使错判概率最小的阈值作为过滤阈值,在降低信道能量泄漏的同时,提高了噪声的估计精度。

    多天线场景下D2D通信与蜂窝通信共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4426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33611.6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天线场景下D2D通信与蜂窝通信共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为改善现有通信质量差/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而设计。所述方法进行蜂窝通信包括:步骤A1:基站和D2D发送端均向蜂窝用户和D2D接收端发送训练序列;步骤A2:蜂窝用户以及D2D接收端均利用训练序列进行信道状态估计,将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至基站;步骤A3:基站接收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将空间维度分为用以蜂窝通信的第一空间维度以及用以D2D通信且与所述第一空间维度互不交叠的第二空间维度;步骤A4:基站采用第一预编码矩阵将蜂窝信号限制在第一空间维度上并发送蜂窝信号;步骤A5:蜂窝用户从第一空间维度上接收蜂窝信号,具有频带利用率高,通信容量大等优点。

    在认知无线电中获取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7285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08894.4

    申请日:201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认知无线电中获取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从用户在每个频谱空洞上进行频谱检测,判断每个频谱空洞上是否存在从用户形式信号;一频谱空洞上存在时发射方与接收方进行时钟同步,在一频谱空洞上不存在时发射方根据自身的时钟建立信道建立帧以使接收方与发射方进行时钟同步;发射方判断其所在的频谱空洞上是否存在空闲的常规帧发射子帧;如果存在,则发射方和接收方通过空闲的常规帧子帧进行信息交互;发射方利用自身和接收方可用的频谱空洞号码确定控制信道将使用的频谱空洞号码,并确定将使用的常规帧子帧序号;发射方频谱空洞号码以及常规帧子帧序号传输给接收方,以使收发双方能传输控制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