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477124U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21069783.6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原位再生吸附除臭型污水压力管道透气井,包括透气井井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井井室位于污水压力管道上方;所述除臭设施,其特征在于除臭设施位于透气井顶部,与透气井井室固定;所述除臭设施内设置可更换的吸附介质模块,用于对透气井中散溢的臭气进行处理。该透气井应用于污水压力输送管道上,实现污水压力管道排气、补气功能。该透气井通过设置无动力吸附除臭设施,降低透气井散溢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内置喷淋系统,实现吸附介质原位再生,减少透气井运行维护,保证污水压力管线运行安全,消除恶臭及气溶胶等对周边居民健康产生的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20952278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2001865.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5F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沼渣制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混料系统、发酵系统、陈化系统,和制肥系统,制肥系统由转鼓造粒生产线和喷浆造粒生产线串联而成,转鼓造粒生产线末端设两级筛分装置,一部分筛中物用于生产第一颗粒肥,剩余筛中物进入喷浆造粒生产线,制成第二颗粒肥。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沼渣进行混合调理、好氧发酵、陈化、转鼓造粒及喷浆造粒等工序制成三种品质的有机肥,在提高肥料产品质量的同时,达到了处置沼液沼渣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原料变化适应性,较强的沼液沼渣处理和资源化运行管理的调控能力,产品具有较佳的市场灵活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43990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21401354.8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污泥的生物干化装置,包含反应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主体通过多孔板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布气室,上部为污泥反应室,布气室侧壁设有进风管,污泥反应室侧壁设置有引风管所述进风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反应器主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空气压缩机均与通风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消化污泥的生物干化装置,用来处理污泥,具有干化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可实现厌氧消化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4600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270898.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3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径流调节与污染物去除系统,包括雨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调节池内设置有动态过滤分离系统,所述动态过滤分离系统通过移动导轨安装在雨水调节池内,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和前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前池,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和后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后池,所述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可根据过滤前池和过滤后池的水压自动调节其在雨水调节池内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雨水调节池中增设动态过滤分离系统,以重力水压为推动力,利用膜过滤的高效截留作用,在储存雨水调节水量的同时快速、高效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降低雨水径流污染程度,达到水质水量双重控制的效果,同时可利用滤后雨水自动反冲洗,维护简单、处理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28809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016216.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度臭气处理的集成化系统,包含箱体,以及集成设置在该箱体内部的:洗涤除臭设备;生物除臭设备,其进风管分别通过连接风管连接洗涤除臭设备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光解除臭设备,其进风管分别通过连接风管连接洗涤除臭设备的进风管、生物除臭设备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其出风管通过连接风管连接光解除臭设备的进风管;抽风机,其连接光解除臭设备的出风管;排气筒,其连接抽风机,且顶部向上伸出箱体,由抽风机抽出的经除臭处理后的达标气体通过该排气筒高空排放。本实用新型有机整合了洗涤除臭、生物除臭以及光解除臭的技术,且各设备之间接口简单;能适应不同臭气组分和浓度的波动,除臭效率最大可达99.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5252862U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21019749.7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效智能型复合式恶臭气体处理装置,包含:进气单元,包含进气管;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五级气体处理单元;进气单元的进气管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五级气体处理单元的进气口;排放单元,与最后一级气体处理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三通分流阀,其进气口与排放单元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三通分流阀的两个出气口分别连接排气管及回气管,回气管通过管道连接至进气管的入口;电控单元,分别与五级气体处理单元及三通分流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季节天气臭气源强浓度的波动,运行稳定、节能,工艺切换简单、灵活,臭气浓度去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4266362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461097.1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式排水管道疏通车,包括牵引车架,其特征在于牵引车架上设置发动系统,与发动系统连接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通过联动系统与绞盘连接,绞盘上设置钢丝牵引绳与污泥刮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式排水管道疏通车将发动机、液压泵、液压油马达、绞盘等元件整合于单节两轮车厢内,具备结构简单、机身紧凑、操作便捷等优点;且采用发动机和液压传动,摆脱电力条件的限制,传动效果好、安全稳定和疏通效率高,能够及时有效的完成市政排水管道疏通工作,且节省大量施工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204093827U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20494778.8
申请日:2014-08-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气相抽提和地下水注气的一体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系统包括地上注气装置、注气井、地上抽提装置以及抽提井,所述地上注气装置与位于土体中的所述注气井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地上抽提装置与位于土体中的所述抽提井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注气井与所述抽提井结构相同,均由相互连接的竖井和横井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地上注气装置和地上抽提装置整合于一体化移动式厢内,结构紧凑,操作性强,移动便携,并可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土壤修复;注气井和抽提井均采用竖井-横井的组合,其中横井朝向为另一井位置,两座横井水平设置且空间上相互平行,具有较强的空气流通效率,可加速污染场地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744375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379249.4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该池体包括初次沉淀分区、生物反应分区和二次沉淀分区,其特征在于该池体内分别设置连接初次沉淀分区与生物反应分区的渠道,以及连接生物反应分区与二次沉淀分区的渠道。初次沉淀分区与二次沉淀分区分别位于所述池体的两侧,生物反应分区位于初次沉淀分区与二次沉淀分区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污水的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初次沉淀、生物反应、二次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减小了典型污水处理工艺中以上功能区的总占地面积;不用设置管道及弯头,减小水头损失;同时降低了构筑物施工开槽的难度和开槽边坡支护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068813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017279.1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PVC‑U井管,包括PVC‑U井管管体,回收牵引绳索,所述回收牵引绳索放置于PVC‑U井管外管壁及底部的凹槽内,通过外力牵引作用将成井后的井管拔出以回收;牵引绳与管体的固定装置,包括内部的橡胶套和外部的不锈钢卡箍,所述橡胶套用于增加固定摩擦力以及防止不锈钢卡箍对牵引绳索的损坏,所述不锈钢卡箍用以固定牵引绳索;所述底部保护装置,包括内部的橡胶套头和外部的不锈钢卡箍,用以防止下管过程中牵引绳索的损坏。本实用新型既能用于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又能防止PVC‑U井管遗弃对场地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同时也能对PVC‑U井管进行循环使用,实现了场地地下水环境绿色调查以及一定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