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700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80056815.0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G02B5/1814 , G02B5/1852 , G02B5/1866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51/5275
Abstract: 一种有机EL元件,具备:透明支撑基板;配置于前述透明支撑基板上,且由在表面形成有第一凹凸的凹凸层所构成的衍射光栅;以及以形成于前述衍射光栅的表面的第一凹凸的形状得以维持的方式,依次层叠于前述衍射光栅上的透明电极、至少具备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金属电极,其满足下述条件(A)~(C):[条件(A)]在对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来分析前述第一凹凸的形状而得到的凹凸解析图像实施二维快速傅利叶变换处理而得到傅利叶变换图像的情况下,前述傅利叶变换图像显示以波数的绝对值为0μm-1的原点作为大致中心的圆状或圆环状的模样,且前述圆状或圆环状的模样存在于波数的绝对值为10μm-1以下的范围内的区域内,[条件(B)]前述第一凹凸以及在前述金属电极的与有机层相对的面的表面所形成的第二凹凸均是根据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来分析凹凸的形状而得到的凹凸解析图像所求得的凹凸的深度分布的标准偏差为15~100nm,[条件(C)]前述第二凹凸的深度分布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前述第一凹凸的深度分布的标准偏差的变化率为+15%~-15%。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93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80004228.7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1J1/0407 , G02B5/0252 , G02B6/124 , H01L31/0543 , H01L31/0547 , Y02E10/52
Abstract: 本公开的取光板,具备如下: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面的多个透光板;在多个透光板的各自的内部的、且从第一和第二主面分别隔开了第一和第二距离以上的内部所配置的多个光耦合构造。多个光耦合构造各自包含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及其间所夹设的第三透光层。第一和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比透光板的折射率小,第三透光层的折射率比第一和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大。第三透光层具有与所述透光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面平行的衍射光栅。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93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80041644.X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胁青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F21V5/02 , G02B6/0028 , G02B6/0036 , G02B6/0058 , H01L31/0543 , Y02E1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取光板,具备如下: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面的透光板(2);在透光板内,在从第一和第二主面分别隔开第一和第二距离以上的内部所配置的多个光耦合构造(3),多个光耦合构造(3)各自包含: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它们所夹的第三透光层,第一和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比透光板(2)的折射率小,第三透光层的折射率比第一和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大,第三透光层具有与所述透光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面平行的衍射光栅。
-
公开(公告)号:CN10532470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80035610.3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尤米科尔公司
Inventor: 诺贝特·舒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14 , G02B5/1814 , G02B13/02 , G02B27/0025 , G02B27/003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红外线消色差且消热差的窄场布置,其无需通过任何机械补偿机制而仅通过单一会聚前透镜和单一发散校正透镜而实现。长后焦距顾及到冷却和未冷却检测器,不同的检测器尺寸、波段和外壳材料。通过低于f/2.0的快速光圈数实现高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78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09049.6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捷
IPC: G02B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5/1828
Abstract: 一种分光计用可手动微调的双光栅,它涉及一种分光计用双光栅,具体涉及一种分光计用可手动微调的双光栅。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分光计使用光栅均是单光栅形式,且光栅上的缝隙无法进行微调,给分光计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底座、连杆和两个光栅单元,底座水平设置,两个所述光栅单元并排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光栅单元包括转动光栅、固定光栅、轴套、转轴、齿轮、齿条、滑道、立柱和拨杆,轴套通过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转轴插装在轴套内。本发明属于光学仪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040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080025165.4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13/146 , G02B27/0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用光学系统统具备透镜,该透镜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且仅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一方设置有衍射光栅,其中,当向所述透镜入射的最大视角的光线所形成的设置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上的有效区域的直径为D,所述摄像用光学系统统的最大视角的F值为Fno,所述透镜的基于d线的阿贝数为νd,轴上光束的F值为F时,所述有效区域的平均衍射波带间距Λ满足下述式(6)。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18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80019616.7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IPC: H01L51/52 , G02B5/18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5 , B32B37/025 , B32B37/24 , B32B38/10 , B32B2037/243 , B32B2551/08 , G02B1/118 , G02B1/16 , G02B5/0294 , G02B5/18 , G02B5/1809 , G02B5/1814 , G02B5/1847 , G02F1/133502 , H01L33/58 , H01L2251/5369 , H01L2251/55 , H01L2251/558 , H01L2933/0058 , H01L2933/0091 , Y10T156/10
Abstract: 半导体发光元件用光提取体(1)包括:凹凸构造层(11),其在表面设置有凹凸构造(11a),且具有第一折射率(n1);及第一光提取层(12a),其设置于凹凸构造(11a)的凸部上;对于第一光提取层(12a),凸部顶部平均位置Sh与第一光提取层(12a)的凸部上界面平均位置Scv之间的距离Lcv满足式(1)10nm≦Lcv≦5000nm,凹凸构造(11a)在平均高度H满足式(2)10nm≦H≦5000nm,并且平均间距P满足式(3)50nm≦P≦5000nm,且距离Lcv、及凸部平均高度H满足式(4)50nm≦Lcv+H≦6000nm。本发明可改善来自使用有光提取体(1)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取出效率,而且可提高半导体发光元件的长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273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80004998.7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13/06 , G02B27/0018 , G02B27/4211 , G02B27/4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光学系统,是包括具有由q根衍射轮带构成的衍射光栅的至少1个衍射光栅透镜、和光阑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至少1个衍射光栅透镜中设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是最靠近所述光阑的透镜面,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侧起计数的第一个、第二个、第m-1个、第m个的所述衍射轮带的宽度分别为P1、P2、Pm-1、Pm时,满足3<m≤q的至少1个m会满足下述(算式3)。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68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040533.3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岩田研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76 , C23C14/042 , C23C14/20 , C23C14/225 , C23C14/24 , C23C14/5853 , G02B3/08 , G02B5/18 , G02B5/1814 , G02B5/1842 , G02B5/1895 , G02B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形成Al膜,以使得膜形成粒子对于具有多个光栅部分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壁表面垂直入射,并对于光学有效表面倾斜入射。此后,从将对于光学有效表面垂直入射的方向执行氧化处理,以使得光学有效表面上的Al层变为Al2O3层。因此,在具有多个光栅部分的衍射光栅中,Al2O3层形成在用于透射光的光学有效表面上,Al层形成在作为遮光层的光栅壁表面上。因此,可抑制衍射光学元件的耀斑。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83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41407.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G02B2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H1/2286 , G02B5/045 , G02B5/1814 , G02B27/2214 , G02F1/133504 , G03H1/02 , G03H1/2294 , G03H2001/0224 , G03H2223/18 , G03H2223/19 , G03H2223/23 , G03H2225/33 , G03H2225/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空间光调制器和包括该复合空间光调制器的三维(3D)图像显示设备。该复合空间光调制器包括:空间光调制器,调制光的相位;棱镜阵列,包括多个棱镜单元,多个棱镜单元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其中来自空间光调制器的光入射在棱镜阵列上;以及偏振无关的衍射元件,衍射已经经过棱镜阵列的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