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闪蒸底渣冷却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29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53356.8

    申请日:2014-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24

    Abstract: 一种水冷闪蒸底渣冷却器,包括底渣冷却器本体,底渣冷却器本体的进渣口位于顶部,通过进渣管连接锅炉排渣管,底渣冷却器本体内位于中上部位置设置有水平的单层或者多层喷水管道,每层喷水管道设置一根或多根喷水管,底渣冷却器本体侧上部有连通至后续水处理系统的蒸汽排放管,底部有连通至后续输渣机的底渣排放出口,本发明采用水冷闪蒸原理,充分利用冷却水的汽化潜热,冷却水与底渣换热强烈,冷却效果好,冷却能力强;冷却水采用单层或多层布置,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水量低,对底渣粒度适应性强,布置紧凑,占地面积更小。

    锅炉炉排和锅炉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0702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6770.9

    申请日:2012-01-18

    Inventor: T·梅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24 F23C10/20 F23H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锅炉炉排和锅炉,提供了锅炉炉排(102),其包括:用于供给一次空气流到锅炉的炉膛(100)的空气通道;至少一个通道(203),其顶部开口,其中所述通道布置成用来收集来自炉膛的灰和物料;和至少一个除灰器件(301,701,751),其位于所述通道中,并且设置为沿通道以机械方式移动灰和物料。另外,提供的锅炉包括所述炉排(102);炉膛(100),其由炉膛的壁(101)和所述炉排(102)限定;和灰槽(103),其设置为向空气通道移动灰和物料。在一个实施例中,炉排包括一组空气喷嘴(201,202),其布置成用以供给一次空气流进入炉膛内;和通道位于在空气喷嘴之间。

    在流化床锅炉中用于床料的导向漏斗、流化床锅炉及在流化床锅炉中使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722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21862.7

    申请日:2009-06-11

    Inventor: J·帕卡林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24 F23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1),包括由壁(2)、炉篦(3)和顶部(4)限定的炉(5)。导向漏斗(7)设置成在炉篦(3)下方且与炉(5)连接,来自所述炉(5)的床料在所述导向漏斗中被向下导引。在所述导向漏斗(7)内、在所述导向漏斗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设置有导板(14,15,19),所述导板从所述导向漏斗(7)的表面上基本分散地布置,用于将床料引导流动到所述导向漏斗(7)内。导板(14,15,19)的目的在于,例如通过防止在导向漏斗的入口连接部(24)和出口连接部(25)之间形成中心流动并同时使床料在导向漏斗(7)的整个横截面区域上流动,平衡物料在导向漏斗(7)内的流动。

    流化床灰冷却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71413A

    公开(公告)日:2000-10-25

    申请号:CN98809408.8

    申请日:1998-08-10

    Inventor: P·J·帕诺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24 F23C10/02 F23C2206/103 F23J2900/01002

    Abstract: 腔室(34)具有底部(40),围着底部的多面壁和室顶。腔室(34)还具有入口(32)和出口(42)。出口(42)位于一个壁上并靠近底部(40),且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腔室(34)内的管道(50),其(50)与进入灰冷却器入口(32)的相应灰呈热交换关系。在本发明的某些实例中,底部(34)是一个平面且与水平呈倾斜状。出口(42)设置在靠近底部(40)最低高度的位置上,而腔室(34)通常是矩形的,并具有第一,第二相对的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第四侧壁,而第一,第二侧壁比第三,第四侧壁长。在某些情况下,第一和第二侧壁的长度与第三及第四侧壁的长度之比为2或3比1。在某些实施例中,底部(40)在所述底部(40)与第一和第二侧壁相交而界定的相交线内从第三侧壁向下朝第四侧壁倾斜,其中的相交线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状。入口(32)靠近第三侧。灰冷却器还包括多个从底部伸出的喷管(44)。每根喷管(44)具有一位于底部上方的且引导流体流向第四侧壁的管口,因此,沉积在腔室内的灰被流过喷管的流体推向第四侧壁。

    一种锅炉冷渣管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789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2337.7

    申请日:2019-01-07

    Inventor: 范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24 F23C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锅炉冷渣管,涉及锅炉领域,包括:锅炉本体;进料口,其位于锅炉本体的一侧靠近上方的位置;渣槽,其与进料口位于锅炉本体的同一侧,所述渣槽的端口与锅炉本体底部布风板相连接;至少一个冷渣口,其设置在渣槽的底部;冷渣管,其通过所述的冷渣口与渣槽相连;开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冷渣管的两侧;密封板,所述开口中靠近冷渣口的位置与所述密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开合机构,用于推动密封板密封或打开冷渣管;驱动机构,为开合机构提供驱动力,该装置使大颗粒物及时排出锅炉本体;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开合机构动作,使密封板打开排渣,避免了人工直接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通过捅渣口,及时的将焦块清除,避免累积,造成排渣不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