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534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314607.7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其具有底填材料容易浸入的结构。电子部件(1)包括:形成在基片(2)上的、将导体层(M1~M4)和绝缘层(6~8)交替层叠而成的功能层(10);和设置在绝缘层(8)上的端子电极(41~44)。位于最上层的绝缘层(8),其平面形状为大致矩形,且具有在俯视时从各边(E1~E4)起在平面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81~84)。由此,当在上下反转装载于母板后,供给底填材料时,底填材料因以突出部(81~84)为起点的表面张力而浸入到母板与电子部件的间隙。因此,即使在母板和电子部件的间隙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底填材料容易浸入。

    电子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30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80087843.3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电容器的电子零件中,通过缓和电介质膜的应力,防止下部电极与电介质膜的界面的剥离。电子零件(1)包括:设置在基板(2)的主面上、构成下部电极的导体图案(15);覆盖导体图案(15)的上表面(15t)和侧面(15s)的电介质膜(4);和隔着电介质膜(4)层叠于导体图案(15)的上表面(15t)、构成上部电极的导体图案(18)。电介质膜(4)除去与基板(2)的主面平行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这样,电介质膜中与基板的主面平行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除去,因此应力因被除去的部分而缓和。由此防止下部电极与电介质膜的界面的剥离。

    电子部件
    15.
    发明公开
    电子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254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5930.3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集成了电容器和电感器的3层以上的导体层的电子部件中,防止因绝缘层的应力而引起的界面剥离。本发明的电子部件(1)具备:导体层(M1),其包括构成电感器的导体图案(25);导体图案(31),其隔着电介质膜(4)与导体图案(25)的一部分重叠;绝缘层(11),其覆盖导体层(M1)和导体图案(31);导体层(M2),其设置于绝缘层(11)上,并且包括构成电感器的导体图案(55);以及绝缘层(12),其覆盖导体层(M2)。导体层(M2)还包括:虚设图案(56),其从导体图案(55)分支或独立地设置,并且与导体图案(31)重叠。由此,由于绝缘层(12)的应力未直接施加于导体图案(31),因此,防止在导体层(M1)和电介质膜(4)的界面的剥离。

    薄膜电容器及具备其的电子电路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15997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80102537.2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相对于电路基板的紧贴性高的薄膜电容器。薄膜电容器(1)具备:金属箔(10),其上表面(11)被粗糙化;电介质膜(D),其覆盖金属箔(10)的上表面(11),具有使金属箔(10)局部露出的开口部;第一电极层,其经由开口部与金属箔(10)相接;以及第二电极层,其不与金属箔(10)相接而与电介质膜(D)相接。金属箔(10)的另一个主面(12)和侧面(13)构成的角度θa超过20°且小于80°。这样,侧面(13)的角度为超过20°且小于80°的锥形状,因此,抑制翘曲,并且在埋入多层基板时,提高与多层基板的紧贴性。

    薄膜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薄膜电容器的电子电路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15997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80102520.7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同一面配置一对端子电极的薄膜电容器。薄膜电容器(1)具备:金属箔(10),其上表面(11)被粗糙化;电介质膜(D),其覆盖金属箔(10)的上表面(11),且具有使金属箔(10)局部露出的开口部;第一电极层,其经由开口部与金属箔(10)相接;以及第二电极层,其不与金属箔(10)相接而与电介质膜(D)相接。由此,能够在金属箔(10)的上表面(11)配置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双方。而且,金属箔(10)被粗糙化,因此,能够得到更大的电容。

    薄膜电容器及具备其的电子电路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15943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80102567.3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易产生翘曲的薄膜电容器。薄膜电容器(1)具备:金属箔(10),其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被粗面化;电介质膜(D),其覆盖金属箔(10)的上表面(11),具有使金属箔(10)局部露出的开口部;电介质膜(E),其覆盖金属箔的下表面(12),由热膨胀系数比金属箔(10)小的电介质材料构成;第一电极层,其经由开口部与金属箔相接;第二电极层,其不与金属箔相接而与第一电介质膜相接。这样,金属箔(10)的下表面(12)被热膨胀系数小的电介质膜(E)覆盖,因此,能够抑制翘曲的产生。

    电子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0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7843.3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电容器的电子零件中,通过缓和电介质膜的应力,防止下部电极与电介质膜的界面的剥离。电子零件(1)包括:设置在基板(2)的主面上、构成下部电极的导体图案(15);覆盖导体图案(15)的上表面(15t)和侧面(15s)的电介质膜(4);和隔着电介质膜(4)层叠于导体图案(15)的上表面(15t)、构成上部电极的导体图案(18)。电介质膜(4)除去与基板(2)的主面平行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这样,电介质膜中与基板的主面平行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除去,因此应力因被除去的部分而缓和。由此防止下部电极与电介质膜的界面的剥离。

    薄膜电容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24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880004510.2

    申请日:2018-02-13

    Abstract: 在薄膜电容器(1)中,电极端子层(30)和电容部(10)的电极层(11)通过沿绝缘层(40)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导体(即,第一配线部(43A)和第二配线部(43B))分别连接到电极端子(20A~20C),由通孔导体(43A、43B)实现沿厚度方向的短电路配线。在薄膜电容器(1)中,旨在实现多个电极端子(20A~20C)的多端子化并实现电路配线的缩短,从而可以获得具有低ESL的薄膜电容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