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3239.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机器人实时组网自动平差计算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智能测站点、建立基准点、建立监测点;步骤二:布设气象采集点及气象数据获取;步骤三:实时角度和距离采集;步骤四:进行实时气象改正;步骤五:监测点近似坐标计算、确定观测角和距离的权、建立角度和距离误差方程式;步骤六:法方程的组成和解算;步骤七:监测点点位中误差计算;步骤八:重复步骤二气象数据获取~步骤七监测点点位中误差计算,获取第二周期的监测点坐标。本发明具有提高变形监稳定性、精度高以及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748721.X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原长距离大型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大的“干渠控制网”,将工程的测量框架进行统一。然后,分别建立多个“建筑物控制网”,满足相应建筑物建设的精度要求。最后,将“干渠控制网”与“建筑物控制网”有效地衔接,形成整体的施工测量控制。该方法针对高原长距离大型工程建设,提供高精度的测绘保障,实现工程的整体设计和统一部署,建立精确的工程测量控制系统;使工程沿线的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和监理维护都在统一了精度、标准的框架下开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98971.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5B19/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集成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对枢纽工程进行检测的方法。它包括分别对外观子系统内的数据、内观子系统内的数据和环境量监测系统内的数据进行集成,将本底数据库中的外观子系统参数信息间隔一至两天通过网络发送到工程检测平台,将本底数据库中的内观子系统参数信息间隔一至两小时通过网络发送到工程检测平台,将本底数据库中的环境量监测系统参数信息间隔一个星期通过网络发送到工程检测平台;当遭遇停电或者服务器维修时,工程检测平台上显示的数据会出现不连续性,工作人员直接将本底数据库中储存的数据重新发送到工程检测平台。本发明操作简单,速度快,通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19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48721.X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原长距离大型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大的“干渠控制网”,将工程的测量框架进行统一。然后,分别建立多个“建筑物控制网”,满足相应建筑物建设的精度要求。最后,将“干渠控制网”与“建筑物控制网”有效地衔接,形成整体的施工测量控制。该方法针对高原长距离大型工程建设,提供高精度的测绘保障,实现工程的整体设计和统一部署,建立精确的工程测量控制系统;使工程沿线的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和监理维护都在统一了精度、标准的框架下开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0464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299560.4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路径变化的长线工程里程桩一体化测设方法,涉及里程桩测设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里程点中心线的坐标计算:推算时需要区分整里程点在直线段与曲线段两种情况;步骤2,中心线的垂线或法线方位角计算:计算里程桩埋设点的坐标时首先需要引入垂线或法线的方位角;步骤3,埋设点与中心线的距离确定:确定每一个计划埋设点沿垂线或法线方向至中心线的距离;步骤4,里程桩埋设点坐标计算:利用里程点中心线的坐标、中心线的垂线或法线方位角、埋设点与中心线的距离,最终完成里程桩埋设点的坐标的计算。本发明针对长线工程路径多样化的特点,总体归纳路径类别,形成了直线段与曲线段里程桩号计算的通用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7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44406.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水利工程的无人机贴近摄影方法,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得到水利工程目标范围内的低分辨率无人机影像;步骤2:利用步骤1得到水利工程目标初始的地形信息;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得到无人机的拍摄姿态和旋翼无人机的三维航迹;步骤4:将步骤3得到得到高分辨率的水利工程目标影像;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精细高精度的水利工程地理信息产品。本发明能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并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且本方法自动化运行,操作简便,整体效率非常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193296.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填挖方分析的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参考DEM选择,选取与待评价DEM精度相同或精度更高的参考DEM;参考DEM裁剪,使参考DEM与待评价DEM地理范围一致;计算重采样分辨率,根据参考DEM和待评价DEM的分辨率计算最佳重采样分辨率;DEM重采样,采用重采样分辨率对参考DEM和待评价DEM进行最临近法重采样;计算填挖方体积差异,计算待评价DEM与参考DEM每个重采样后栅格单元的体积差异之和;计算填挖方误差,用填挖方体积差异除以DEM地理范围的面积。具有提高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193296.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填挖方分析的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参考DEM选择,选取与待评价DEM精度相同或精度更高的参考DEM;参考DEM裁剪,使参考DEM与待评价DEM地理范围一致;计算重采样分辨率,根据参考DEM和待评价DEM的分辨率计算最佳重采样分辨率;DEM重采样,采用重采样分辨率对参考DEM和待评价DEM进行最临近法重采样;计算填挖方体积差异,计算待评价DEM与参考DEM每个重采样后栅格单元的体积差异之和;计算填挖方误差,用填挖方体积差异除以DEM地理范围的面积。具有提高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5945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85521.5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式双向变形监测系统,有大套管、小套管配套相连接为一组套筒组;若干套筒组依次首尾相连接;大套管上设置有大套管滑槽;小套管的一端通过大套管滑槽定位与同一组套筒组的大套管滑动连接,并设置有B分线盘,B分线盘设置有若干B分线盘分线孔;小套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环与下一组套筒组的大套管固定连接,并设置有A分线盘,A分线盘设置有若干A分线盘分线孔;每一根线体末端对应地固定连接在一个B分线盘分线孔上,其余线体穿过该B分线盘的其余B分线盘分线孔。线体首端与关策柜中的恒力拉线传感器的测量线绳结连接,以进行测量观测。本发明能同时监测土体内部的水平、垂直方向变形情况;满足大变形监测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