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9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121085.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包括上层处理区和下层处理区;上层处理区和下层处理区之间设置有防水层;上层处理区包括相互连通的水性植物净化区域和浮游微生物净化区域;水性植物净化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水性植物种植箱;浮游微生物净化区域内设置有多孔附着层;下层处理区包括物理过滤净化区,上层处理区主要依靠水性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实现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物质,而下层处理区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实现过滤污水中的不溶物杂质;种植袋将水性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土层包裹,避免营养土层随水流造成堵塞,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4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58909.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用快速分筛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通过一级处理单元叠加二级处理单元的方式,大幅减少了废水处理系统多个废水处理池的空间占用率,在保证了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极大程度减少了建筑投资成本,并减少建筑用地。同时,利用对应一级处理单元和二级处理单元设置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检测,使其在处理后达到排放的标准后,方能进行排放。其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保证了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建筑用地,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52143.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污降碳增效的湿地植物物种筛选方法,包括S1、基于人工湿地尾水排入的受纳水体水环境容量,对受纳水体进行分类;S2、根据受纳水体分类等级,分别对人工湿地植物物种的固碳能力、减污能力和景观功能赋权;S3、基于赋权结果,计算植物功能目标值,并根据植物功能目标值筛选人工湿地植物物种。本发明基于人工湿地尾水排入的受纳水体水环境容量,对受纳水体进行分类,并对人工湿地固碳能力、减污能力、景观功能分别赋权,同时,通过对单一物种多种功能、或多种植物多种目标综合功能进行计算后,提出推荐物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21085.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包括上层处理区和下层处理区;上层处理区和下层处理区之间设置有防水层;上层处理区包括相互连通的水性植物净化区域和浮游微生物净化区域;水性植物净化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水性植物种植箱;浮游微生物净化区域内设置有多孔附着层;下层处理区包括物理过滤净化区,上层处理区主要依靠水性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实现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物质,而下层处理区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实现过滤污水中的不溶物杂质;种植袋将水性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土层包裹,避免营养土层随水流造成堵塞,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4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158909.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用快速分筛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通过一级处理单元叠加二级处理单元的方式,大幅减少了废水处理系统多个废水处理池的空间占用率,在保证了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极大程度减少了建筑投资成本,并减少建筑用地。同时,利用对应一级处理单元和二级处理单元设置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检测,使其在处理后达到排放的标准后,方能进行排放。其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保证了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建筑用地,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98949.9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泥采样器,其包括采泥板,采泥板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采泥板的内侧设置有柱形的取泥盒,取泥盒为透明材质,取泥盒的下端开口、上端封口;采泥板的上端连接有空心的采泥杆,采泥杆的端部设置有手持部;采泥板的背面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第二卷筒上缠绕有用于采泥完成后封堵取泥盒下端的PP编织料,支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牵引绳,两端牵引绳绕过取泥盒远离采泥板一侧和牵引绳上端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底泥采样器使用简单、方便,在水下工作人员无需复杂的操作就能获取质量高的样品,工作人员在水下也无需接触泥底,有效降低了操作的安全性。采泥板和采泥杆可进行拆卸,组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252143.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污降碳增效的湿地植物物种筛选方法,包括S1、基于人工湿地尾水排入的受纳水体水环境容量,对受纳水体进行分类;S2、根据受纳水体分类等级,分别对人工湿地植物物种的固碳能力、减污能力和景观功能赋权;S3、基于赋权结果,计算植物功能目标值,并根据植物功能目标值筛选人工湿地植物物种。本发明基于人工湿地尾水排入的受纳水体水环境容量,对受纳水体进行分类,并对人工湿地固碳能力、减污能力、景观功能分别赋权,同时,通过对单一物种多种功能、或多种植物多种目标综合功能进行计算后,提出推荐物种。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4917.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9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滤液产量与垃圾快速稳定化的填埋方法,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以进场垃圾初始状态所携带的氧气作为后续好氧降解的初始需氧量;在垃圾填埋库区间隔布置联通底部渗滤液导排管的竖直风管阵列,竖直风管阵列的顶部间隔安装无动力引风装置,垃圾填埋堆体内部的通风方式由无动力引风装置强化引风;以垃圾填埋堆体中竖直风管的氧气影响范围作为该竖直风管的填埋单元,各个竖直风管位于各自填埋单元的中心,竖直风管的直径比上其氧气影响范围直径为(1:150)~(1:50);垃圾填埋堆体表面采用膜进行覆盖,以隔绝外部液体渗入,从而减少渗滤液。本方法将整个填埋周期中垃圾渗滤液总产量降低至0.1m3/吨填埋垃圾。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36465.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因素耦合的河流水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方法,首先构建基于环境、管理维护子、社会经济的多因素耦合系统,每个子系统保护若干评价指标,收集评价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权重进行计算;利用线性加权法对上述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权重计算,得到各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对不同评价地区不同时间段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后根据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多因素耦合系统合评价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3个子系统耦合发展的协调程度。本发明充分考虑环境‑管理维护‑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更加符合水生态系统的真实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415576.9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管道用干冰微爆清淤装置及方法,它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工程车,工程车上搭载有干冰存储箱和控制台;所述干冰存储箱通过橡胶软管与干冰清洗机相连;所述干冰清洗机上同时通过另一根橡胶软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所述干冰清洗机搭载在管道爬行机器人的顶部;所述管道爬行机器人设置在待清淤管道内部。该装置能够进入管道内部,通过管道爬行机器人带动干冰清洗机到达待清淤部位,对排水管道内的淤积物,尤其是堆积在管涵底部的致密的胶结状淤积物进行高效清淤,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无需人工下井、清淤效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