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DNAPLs的循环系统及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393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06092.1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循环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修复DNAPLs的循环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循环井和多个导流件,循环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筛段、下筛段以及基底,上筛段及下筛段的侧壁均开设有透水孔,上筛段及下筛段间隔设置,下筛段紧邻基底设置,下筛段的至少部分位于DNAPLs的位置,多个导流件环绕于上筛段的外围,导流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流件的第一端与地面连接,导流件的第二端向地下延伸,经上筛段的透水孔流出的地下水经导流件改变为垂直方向向下流动,后经下筛段的透水孔流入,本公开提供一种修复DNAPLs的循环系统及方法,能够提升DNAPLs的修复效果。

    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6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646040.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及应用,属于地下水污染识别与修复技术领域。该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5‑31份亲水基质、44‑55份亲油基质、0.1‑0.3份双硫腙、3.4‑6份含锌盐、4.2‑8份纳米二氧化钛、0.1‑1份白炭黑、1.5‑2.3份膨润土、1.5‑3份麝香草酚蓝、7‑10份氧化物。该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在使用时,发生变色反应时仅有膏体变色,不会使液相染色而造成样品污染。该膏体与水位计结合使用时,可以快捷的测量出地下水的埋深以及LNAPL相的厚度。

    一种X形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508233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34423.4

    申请日:2015-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7/0029 B28B7/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形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模具,包括正V形定形模板、倒V形定形模板、底板和端头板,倒V形定形模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正V形定形模板之上,形成X形空腔,底板焊接于正V形定形模板底部,以便于模具吊装和堆放,端头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倒V形定形模板和正V形定形模板所组成的组合体两端进行封口,倒V形定形模板两侧面板交汇处设置进料口。本发明X形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成型效果好、装拆模效率高。

    一种蜡状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5792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4378.3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4033,保藏编号CGMCC No.6074。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蜡状芽孢杆菌在降解石油污染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蜡状芽孢杆菌源于土壤,因此该菌株进入土壤后很快成为优势菌群,占据一定生态位,有效促进石油烃类的降解,优化土壤微生物体系,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该蜡状芽孢杆菌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筛选出来的优势菌株,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改变原油的性质,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起到乳化、润湿和分散原油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57920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4208.5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4070,保藏编号CGMCC No.6073。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短小芽孢杆菌在降解石油污染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短小芽孢杆菌源于土壤,因此该菌株进入土壤后很快成为优势菌群,占据一定生态位,有效促进石油烃类的降解,优化土壤微生物体系,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该短小芽孢杆菌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筛选出来的优势菌株,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改变原油的性质,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起到乳化、润湿和分散原油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

    一种藤黄微球菌及其应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4702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4209.X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4006,保藏编号CGMCC No.6072。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藤黄微球菌在降解石油污染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藤黄微球菌源于土壤,因此该菌株进入土壤后很快成为优势菌群,占据一定生态位,有效促进石油烃类的降解,优化土壤微生物体系,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该藤黄微球菌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筛选出来的优势菌株,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改变原油的性质,使原油的组分发生变化,起到乳化、润湿和分散原油的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

    温差条件下的蒸发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9025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4519.0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差条件下的蒸发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筒、设置在试验筒上方的蒸发模拟器、以及布设在试验筒上的多个负压传感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试验筒的中央设置有含水率测量管,试验筒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管、排水管和测压管,试验筒筒壁上开有多个分别连接有水汽压测量装置的水汽压测量孔,每个水汽压测量孔上均设置有阀门;蒸发模拟器包括中空设置的圆盘、均匀布设在圆盘上的多个红外灯泡和设置在圆盘内且用于调节红外灯泡工作电压的调压器,红外灯泡与调压器相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使用操作便捷,智能化程度高,能够为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计算提供一定的依据,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

    包气带负压传感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897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4374.4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气带负压传感器,包括用于形成负压并传输负压的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端部密封连接有用于透过水并阻隔空气的陶瓷头,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去除不锈钢管中空气的抽气阀,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端部密封连接有用于对不锈钢管中的负压变化进行测量的负压值采集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操作便捷,测量误差小,能够高效、精确地测量土壤中的负压值,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三维电极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533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83945.0

    申请日:2011-04-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极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由氧化铝粒子电极和负载于氧化铝粒子电极上的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组成。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对氧化铝粒子电极进行预处理;制备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然后将经预处理的氧化铝粒子电极和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混合后,用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搅拌均匀,静置陈化后离心分离,烘干,焙烧,即得到三维电极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制备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性质稳定,电催化效率高,不易分层。

    负载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的电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8966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84116.4

    申请日:2011-04-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的电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解电极由钛基板和负载于钛基板上的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组成,每平方厘米钛基板负载0.1μg~4μg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和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0.1~2.5∶1000。其制备方法为:对钛基板进行预处理;制备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将经预处理的钛基板垂直浸入石墨烯-四氯化锡溶胶中浸渍后晾干,烘干,焙烧;重复浸渍焙烧三到五次后随炉冷却得到负载石墨烯修饰的二氧化锡的电解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应用,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石墨烯的优良特性,使电解电极的催化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制备的电解电极电催化效率高,性质稳定,可重复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