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隔振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3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803818.7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隔振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圆台板与上部结构相连,荷载转换耗能组件与基础相连;受到水平荷载时,圆台板与异型减振支座摩擦耗能,同时异型减振支座中低屈服点钢和橡胶变形耗能;受到竖直荷载时,除上述耗能外,高强螺栓摩擦耗能;受向下的荷载时,弧形板通过机械转动将力传导SMA弹簧,SMA弹簧受拉耗能;受向上的荷载时,圆台板通过钢索将荷载传给承载板,弧形板通过机械转动将力传导至减振垫。本发明充分利用SMA良好的受拉性能、自复位能力和低屈服点钢耗能稳定,延性好等优点,结合机械原理实现隔振,同时具备可恢复性、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

    一种配置自复位连杆的阻尼套筒及耗能减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205733.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自复位连杆的阻尼套筒及耗能减震方法。所述阻尼套筒包括外筒、限位单元、以及自外而内依次连接并设置在外筒内的摩擦单元、自复位连杆单元和内筒;其中,限位单元包括M个第一限位板和N个第二限位板;摩擦单元包括M个与第一限位板一一对应的第一摩擦组件和N个与第二限位板一一对应的第二摩擦组件;自复位连杆单元包括M个与第一摩擦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屈曲约束棒和N个与第二摩擦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二屈曲约束棒,第一、第二屈曲约束棒还与内筒铰接。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上述的阻尼套筒来进行耗能减震工作。本发明的阻尼套筒采用多阶段耗能,克服了单一耗能的缺陷,耗能减震效果好;本发明阻尼套筒可在现场直接组装,使用便捷。

    多阶自复位支撑构件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4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47044.8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阶段自复位支撑构件及其组装方法,其中,多阶段自复位支撑构件包括盖板、导力杆、第一预应力筋组、第二预应力筋组以及依次设置于盖板上的第一端板、第一耗能组件、碟簧组件、第二耗能组件和第二端板;第一预应力筋组连接于第一端板与第一耗能组件之间,第二预应力筋组连接于第二端板与第二耗能组件之间;导力杆的一端与第二耗能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于外部。本申请通过将支撑构件的耗能阶段分为小变形阶段和第二阶段大变形阶段,且由预应力筋组和受压耗能碟簧为大变形阶段提供恢复力,第二阶段通过预应力筋及受压耗能碟簧提供恢复力,由此提高其形变恢复能力,避免显著变形,防止主结构受损。

    自复位模块、配置自复位模块的框架结构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03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3010.7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复位模块、配置自复位模块的框架结构及组装方法,自复位模块包括首尾相接的多个自复位支撑组件,以及连接相邻两个自复位支撑组件的连接块;自复位支撑组件包括自复位件、基体和分别连接于基体两侧的连接端和拉伸杆,连接端和拉伸杆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块连接,拉伸杆的另一端与自复位件连接,以使得受到冲击荷载时,自复位件在拉伸杆的驱动下发生形变而吸收能量;当冲击荷载消失时,自复位件能够自动复原。该自复位模块从结构设计上实现了自复位功能,具有能够吸收震动能量并自动复原且残余变形小的优点。

    一种配置形状记忆线与板组的套筒式自复位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56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62198.2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置形状记忆线与板组的套筒式自复位阻尼器,包括第一锚固板,安装于第一锚固板上的法兰钢套筒,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法兰钢套筒的衬筒,第一锚固板和衬筒之间连接有形状记忆线,在阻尼器受到拉伸时,形状记忆线拉伸;外力去除后,形状记忆线能够自动复原;第一锚固板另一侧设置有外套筒、内套筒、安装于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的形状记忆材料件,以及连接内套筒、外套筒和形状记忆材料件的连接件,在阻尼器受到挤压时,形状记忆材料件发生形变;外力去除后,形状记忆材料件能够自动复原。该阻尼器具有变形后能够自动恢复,不会因变形而导致阻尼器结构错位的优点。

    一种具有几何非线性的超低频振动控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63653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824914.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几何非线性的超低频振动控制平台,包括平行四边形结构,弹性元件以及阻尼器,主要由上层、下层平板、杆、轴承、轴、弹性件和水平阻尼器组成。其中,由转动杆、轴承、轴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该结构的水平运动,转动和垂直运动有一种非线性的几何关系,从而可以提供一种有放大能量损耗功能的非线性阻尼以及高静刚度低动刚度(高静低动)的非线性刚度;上层、下层平板可以有效的连接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整个装置能保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并实现垂直方向的隔振效果;水平安装的阻尼器可进一步提供系统耗能,增强垂直方向的减振性能。

    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2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036220.4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包括第一构件和与所述第一构件连接的第二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套筒组件、双锥形组件以及连接件,所述套筒组件呈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状,所述双锥形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组件内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及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工字钢、第四圆形板、第五圆形板以及相互串接的大耗能阻尼器和小耗能阻尼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隔振抗震风电机组塔架支撑的组装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刚度大、强度高、装配化程度高、更换方便,避免了震后修复工作复杂及成本高等缺点。

    一种分阶段屈服自复位连梁柱及其应用、分阶段耗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87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83825.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阶段屈服自复位连梁柱及其应用、分阶段耗能方法。所述连梁柱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剪力墙模块、协同模块、耗能自复位模块和第二柱体;其中,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并排设置;剪力墙模块包括至少一块与第一柱体固定连接的剪力墙;协同模块与所述至少一块剪力墙之间弹性连接;耗能自复位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耗能自复位单元,耗能自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耗能自复位组件。所述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梁柱来抗震耗能。所述应用包括在风致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连梁可适当控制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结构加速度响应;本发明利用多阶段屈服特性及自复位构件,可减小震后残余变形,减轻震后的修复工作及成本。

    菱形消能模块及摇摆支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45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45113.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菱形消能模块及摇摆支架,菱形消能模块包括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分别形成第一菱形框和第二菱形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一菱形框和第二菱形框的连接点为两根第一连接杆的铰接点;还包括惯容器、阻尼组件和丝杆组件,惯容器连接第一菱形框相对的两端,阻尼组件连接第二菱形框相对的两端,丝杆组件连接第一菱形框和第二菱形框。该菱形消能模块在受到地震或其他载荷冲击时,能够通过惯容器、阻尼组件和丝杆组件吸收和消耗能量,具有抗震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456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34958.4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及组装方法,包括箱型地基、圆锥异型钢管短柱、工字钢柱、半圆弧角钢、预应力索、异型软钢环簧;箱型地基与半圆弧角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圆锥异型钢管设置竖向长圆形螺栓孔,通过配置异型软钢环簧的高强螺栓与半圆弧角钢连接,外侧圆锥形曲面管壁与半圆弧角钢的内侧圆锥形曲面紧密结合形成楔形摩擦副,异型软钢环簧与各接触面紧密结合,圆锥异型钢管短柱和工字钢柱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箱型地基与工字钢柱通过预应力索连接实现自复位功能。本发明装配化程度高,震后可通过更换少量损坏元件快速恢复柱脚的使用功能,同时具备自复位功能,是可更换结构体系和自复位体系的结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