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91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47438.0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幼苗雌雄株的鉴别方法。主要针对城市园林绿化中银杏幼苗雌雄株苗期的鉴别。通过配制磷酸缓冲液,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液的显色反应,加之苗期适宜的处理,保障了银杏幼苗雌雄株早期的鉴别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经过银杏幼苗雌雄株的研磨、浸提、离心等步骤,提供一种可在城市园林绿化的生产实践中大面积应用,既可解决银杏幼苗雌雄株鉴别难题,又可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缩短鉴别时间、节约成本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40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8973.4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在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钛酸丁酯在搅拌下缓慢滴入乙醇和冰乙酸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逐滴加入氢氟酸溶液,搅拌形成透明混合溶液A;将氨水与乙醇混合,加入硝酸铈,调节pH至2,配成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得到均匀透明溶胶;在空气中放置陈化,得到固体凝胶;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置于马弗炉中400~500℃,焙烧40min~1.5h,得到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本发明提高了TiO2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其可见光催化活性,采用本发明在可见光作用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26224.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回收磁性镍改性伊利石吸附材料及其微波再生方法和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采用超声辅助溶剂热法,得到镍改性伊利石吸附材料。超声辅助溶剂热处理后可以改善伊利石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显著提高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将达到吸附饱和的超声辅助溶剂热法镍改性伊利石经过微波再生后可有效恢复原有的吸附能力,其可以循环使用5次以上。该吸附材料制备简单、吸附效率高、稳定、环保、对人体安全无毒害,可以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353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231056.7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将镉污染土壤自然风干后放入容器中,将柠檬酸溶液装入喷壶中,均匀喷施到土壤表面,充分搅拌混匀后静置浸泡,浸泡结束后,收集滤液;再进行二次和三次淋洗;处理后的土壤铺开自然干燥后,回填至原来的取样地;滤液送至废液处理厂,将其中的重金属镉提取出来,作为工业原料回收利用,去除镉的废液可以作为淋洗液重复利用。本修复方法在土壤镉含量1.5‑15mg·kg‑1范围内,镉去除率均可达到70%以上,同时柠檬酸可以调节土壤pH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对环境干扰较小,在不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实现了修复,不产生二次污染,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1011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000739.0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城市景观水湖泊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方法如下:将350‑400目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铁混合均匀;然后铺于两块四边形无纺布之间,用缝制机将铺料后的双层无纺布进行缝制后,再沿着絮凝剂带的四条边将其与尼龙纱窗网缝制到一起;再将浮球沿絮凝网带的边缘,按照每隔1m的间距连接1个浮球;将制备好的安装有浮球的絮凝网带铺放到湖泊的水面上;对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爆发蓝藻的湖泊,絮凝带网在水中放置的时间分别为24、48、72小时;收网。本发明既能够通过絮凝有效的治理蓝藻水华,同时又能够通过絮凝剂带网的收网将蓝藻及絮凝剂从水体中彻底分离出去,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湖泊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0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352341.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黑麦草的方法,从而达到植物修复改良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目的。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打造的植物种植坑中,将土壤改良剂A和土壤改良剂B混合,喷洒特制菌种液,在种植坑中栽种黑麦草。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并形成较密的植被,显著降低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pH值并增加其有机质和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阻控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铅‑多环芳烃和其他有害金属‑有机污染移迁扩散效率好并能美化环境等优点。本技术可用于矿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重建和工业污水污染地区绿化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8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46689.4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蛭石固定化耐低温降解多环芳烃混合菌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由冻融土壤中筛选得到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SDR4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e)JDR7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而得的菌悬液和蛭石组成。本发明蛭石固定化耐低温降解多环芳烃混合菌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不会对土壤引入二次污染,不需要回收。固定化颗粒的微环境能有效屏蔽土著菌、噬菌体和毒性物质对微生物的恶性竞争、吞噬和毒害,使其在复杂环境中也可稳定地发挥高效能。本发明对寒冷地区多环芳烃污染的冻融土壤的修复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74615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160186.6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北方城市绿化林下的绿化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树木底下绿化方法:土壤改良、铺砾石、砌围墙、填土、浇水、沉降、补土,栽植玉簪及管理。(二)树木之间绿化方法:蓄水层建造、树木外围造型、土壤改良,树木外围斜坡选用蛇莓委陵菜、树木斜坡之间选用紫羊茅与卧茎景天的混合地被植物建植及管理。本发明方法是在城市规划绿地面积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特殊技术措施,按照复层绿化的模式,实现绿化林下裸露地表绿色植物的覆盖,这样不仅扩大了绿化面积,而且阻止了原来裸露地表扬尘的产生,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0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52341.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黑麦草的方法,从而达到植物修复改良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目的。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打造的植物种植坑中,将土壤改良剂A和土壤改良剂B混合,喷洒特制菌种液,在种植坑中栽种黑麦草。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在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栽培,并形成较密的植被,显著降低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pH值并增加其有机质和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阻控铅‑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铅‑多环芳烃和其他有害金属‑有机污染移迁扩散效率好并能美化环境等优点。本技术可用于矿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重建和工业污水污染地区绿化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9646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52744.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 A01C21/00 , A01G20/00 , A01G22/00 ,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硝普钠提高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0.1‑0.5mM硝普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在黑麦草苗期喷施,通常日期选择在5‑6月之间;选择无雨的天气,喷施时间2‑4天;每天喷施2‑4次,通常在早8点之前和晚17点之后进行喷施;喷施量为叶片湿润而不滴水为标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黑麦草,可显著提高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且具有工序简单易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及成本低的特点,便于大面积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