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183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5117.X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云斑天牛幼虫防治方法,选用一种烟碱杀虫剂为20%呋虫胺的可溶粒剂3000‑5000倍液,利用核桃云斑天牛的生物学习性,于核桃云斑天牛低龄幼虫期,在核桃树干基部打孔滴灌持续给药防治核桃云斑天牛幼虫。本发明,防治效果好,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355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01185.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3/00 , A01G29/00 , G06F18/24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灌根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区域网格分析的山桐子土壤灌根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灌根指令确认山桐子灌根环境,将初始山桐子种植区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种植区域,获取更新监测数据,利用更新监测数据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种植区域得到一个或多个更新种植区域,利用更新监测数据确认所提取的更新种植区域为灌根区域后,利用灌根单元、排水单元及灌根区域获取初始灌根区域,确认接收来自灌根溶剂确认单元获取目标灌根溶剂,利用灌根单元及目标灌根溶剂对所述初始灌根区域执行灌根操作,得到目标灌根区域,确认所述目标灌根区域为目标生长区域后,实现对山桐子的灌根作业。本发明可提高对山桐子执行灌根操作的及时性及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651249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371504.3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再华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松叶蜂的寄生天敌拟平庸螯寄蝇的分离装置,结构包括:箱体、箱盖、活动抽箱、箱盖丝网、箱体丝网、寄生蝇出口、限位卡合块、提手柄。箱体、箱盖、活动抽箱相应设为矩形或正方形,箱体及箱盖上面设有箱体丝网和箱盖丝网,在箱体及箱盖的盖合处设有限位卡合块,在箱体的一侧设有可推拉的活动抽箱,箱体的另两侧,设有条形口或一排圆形孔作为寄生蝇出口,在箱盖或箱体上设有提手。本装置能将已寄生的拟平庸螯寄蝇的松叶蜂蛹与寄生蝇自然分离,使寄生蝇重返自然界,增加松叶蜂天敌的虫口密度,从而达到以寄生蝇来防治松叶蜂对松树的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16455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97401.5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贵州师范学院
IPC: A01K67/033 , H04N5/232 , B02C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胡蜂控王交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左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安装有人工出入门,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操作腔,所述大棚本体四周设有多个控王养殖室,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上均安装有第一出口挡板,每个所述大棚本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出口挡板,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均通过多个控王通道与大棚本体相连,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上均设有第二开口。该装置通过设置大棚本体、控王养殖室和控王通道等结构,便于胡蜂交配的进行,也便于后期的收集操作,自动喂食机构和自动喂水机构无需人工进行定位投喂操作,通过摄像头还可实时监测大棚本体内部情况,大大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206686953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71505.8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金环胡蜂适应性转移蜂桶用的活动巢门网笼,它的构成主要包括:网笼罩、投料管、活动管盖、活动插板,固定插板卡槽,网笼罩设为圆锥状形,圆锥的顶端蜂进出口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插板,活动插板的两侧设有固定插板卡槽,两个固定插板卡槽固定在胡蜂蜂桶巢穴出口的两侧,在网笼罩体上设有投料管及活动管盖。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能防止胡蜂的逃逸,又能作为饲喂网笼,同时方便安装卸下,特别适用于金环胡蜂适应性转移蜂桶用,可节省大量的空间提高了运输转移的效率,降低了转移运输成本,得到专家的肯定。
-
公开(公告)号:CN221371160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2655814.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贵州大学 ,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接种器,涉及微生物接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手柄、两个接种棒、接种针和接种环,所述手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接种棒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接种棒远离手柄的端部分别与接种针和接种环固定连接。该接种器操作简单,能够起到不更换接种仪器便能对不同微生物进行接种的作用,提高了对微生物接种的效率,避免了接种过程中不同微生物之间互相接触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127623U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21783228.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4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蜂箱架,包括上侧不锈钢杆和中间不锈钢杆,所述上侧不锈钢杆安装固定在中间不锈钢杆的内侧中间位置上,所述中间不锈钢杆的周侧设置有倒扣盖,所述中间不锈钢杆的下端设置有下侧不锈钢杆,所述倒扣盖的下方位于下侧不锈钢杆上设置有趋避液盛放杯,所述下侧不锈钢杆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新型蜂箱架通过上侧不锈钢杆和中间不锈钢杆的套接,从而便于安装和调节高度,而且调节竖杆和调节横杆均为可调节杆,便于支架根据蜂箱大小进行调节,有效满足不同蜂箱尺寸和类型放置。倒扣盖和趋避液盛放杯能有效阻隔虫蚁的攀爬,能有效防止地表昆虫进入蜂箱危害蜂群和偷食蜂蜜。综上,该装置能适合不同环境,有效提高了养蜂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651248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371475.0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人工饲养墨胸胡蜂方便取放物品防逃逸的饲喂笼,它的主要构成包括:网笼体、连接口、网笼底、物料进出管口、管口旋盖,网笼体设制成圆椎形,椎尖设有墨胸胡蜂进出的连接口,笼体的底部设笼底并两者连为一整体,在圆椎体壁下方设有物料进出管口,管口外端设有管口旋盖,旋开管口旋盖就能方便食物的进出。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大大的方便了食物的投放饲喂,节约了操作时间,可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制作成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