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9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48095.0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54 , C07C221/00 , C07C22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Cr油管用超高温酸化缓蚀剂,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曼尼希碱化合物30~50%,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5~30%,缓蚀增效剂1~10%,高温增效剂5~10%,其余为有机溶剂;缓蚀增效剂为小分子表面活性剂、钼酸盐或钨酸盐,高温增效剂为金属卤化物。该酸化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醛、酮、胺加入到装有冷凝管、搅拌子、温度计的三颈烧瓶,置于90~120℃油浴锅中,开启搅拌器,注入冷凝水;(2)添加无水乙醇,缓慢滴加酸液,保温反应6~9小时,制得曼尼希碱化合物;(3)将曼尼希碱化合物、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缓蚀增效剂、高温增效剂、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本发明成本低廉,缓蚀效率高,腐蚀速率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4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171008.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7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材料支撑裂缝前缘的复合酸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注入前置压裂液,将储层压开形成水力裂缝,同时,还使储层温度降低至逆向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T以下;注入液态逆向相变材料与压裂液的混合液体,填充部分水力裂缝空间;注入酸液,对水力裂缝进行刻蚀,酸液还继续流动进入储层更深处;注入顶替液,使酸液全部进入水力裂缝;持续关井直到储层温度恢复到相变温度T以上,逆向相变材料变为固态,对水力裂缝的前缘进行支撑;开井,泄压,让注入的前置压裂液、压裂液、酸液、顶替液返排。本方法注入的各液体不含固相颗粒,减少设备磨损;逆向相变材料注入时为液体,在升温固化之后对裂缝前缘进行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97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57838.5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蚓孔扩展的酸压裂缝动态滤失计算方法,其用于前置液酸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酸液注入人工裂缝的施工时间T划分为间隔相等的m个时间节点,则时间步长tn=nΔt,其中n=0,1,2,3,…,m,t0为初始时刻;S2、计算t0时刻裂缝滤失速度vl(0);S3、计算tn时刻裂缝内流动压力分布P(n);S4、计算tn时刻酸压酸蚀裂缝宽度wa(n);S5、计算tn时刻酸蚀蚓孔扩展和滤失速度vl(n);S6、将滤失速度vl(n)代入步骤S3,依次循环步骤S3~S6,直至注酸结束。本发明考虑了注酸过程中酸蚀蚓孔动态扩展和刻蚀缝宽不断变化对酸液滤失速度的影响,更为准确地计算注酸过程中酸液的滤失,对合理设计酸液用量,预测酸压增产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71008.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7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材料支撑裂缝前缘的复合酸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注入前置压裂液,将储层压开形成水力裂缝,同时,还使储层温度降低至逆向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T以下;注入液态逆向相变材料与压裂液的混合液体,填充部分水力裂缝空间;注入酸液,对水力裂缝进行刻蚀,酸液还继续流动进入储层更深处;注入顶替液,使酸液全部进入水力裂缝;持续关井直到储层温度恢复到相变温度T以上,逆向相变材料变为固态,对水力裂缝的前缘进行支撑;开井,泄压,让注入的前置压裂液、压裂液、酸液、顶替液返排。本方法注入的各液体不含固相颗粒,减少设备磨损;逆向相变材料注入时为液体,在升温固化之后对裂缝前缘进行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446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10154287.4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多相流腐蚀实验方法及装置,其要点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保持气、液相腐蚀介质的循环流动及其与试样表面的充分接触,可模拟研究流速、管具积水、沉积元素硫等因素的腐蚀作用机理,同时包括气相、液相、固相以及多相流、悬浮液、悬浮颗粒对腐蚀作用的影响规律研究。利用该实验方法和装置可实现对多种腐蚀工况进行模拟:测定金属材料在高温高压气相、液相以及多相流状态下,各种腐蚀工况和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测定携水开采、积水开采等开采状态下的油套管耐腐蚀性能及其腐蚀速率大小。对金属材料在多相流高温高压腐蚀条件下抗腐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测试结果实现特定腐蚀环境下金属材料的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446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54287.4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多相流腐蚀实验方法及装置,其要点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保持气、液相腐蚀介质的循环流动及其与试样表面的充分接触,可模拟研究流速、管具积水、沉积元素硫等因素的腐蚀作用机理,同时包括气相、液相、固相以及多相流、悬浮液、悬浮颗粒对腐蚀作用的影响规律研究。利用该实验方法和装置可实现对多种腐蚀工况进行模拟:测定金属材料在高温高压气相、液相以及多相流状态下,各种腐蚀工况和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测定携水开采、积水开采等开采状态下的油套管耐腐蚀性能及其腐蚀速率大小。对金属材料在多相流高温高压腐蚀条件下抗腐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测试结果实现特定腐蚀环境下金属材料的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10907710.7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的逆序酸压方法,包括:S1:基于目标储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计算在注入一定量的前置液条件下形成的水力裂缝几何尺寸和水力裂缝中的平均温度;S2:计算水力裂缝中形成稳定黏性指进所需的高黏酸液与低黏酸液的黏度比和注酸量;S3:开展室内酸液流变性实验,基于S2确定的高黏酸液与低黏酸液的黏度比,确定满足逆序注酸黏度比的酸液体系;S4:由S3确定的酸液体系和S2确定的注酸量,开展逆序酸压施工,即多级交替注入高黏酸液与低黏酸液。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通过利用酸液体系的黏性指进现象增加酸液在水力裂缝中的非均匀刻蚀,能够有效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和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48102.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碳酸盐岩储层用乳液转向酸体系,由以下各组分按重量份组成:50~80份基础油、5~20份酸液、1~3份有机土、1~5份乳化剂、1~3份润滑剂、4~7份降滤失剂、0.5~1份缓蚀剂、0.1~1份增稠剂、0.1~2份分散剂和0.1~2份热稳定剂。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原油或白油,所述酸液为常用无机酸、有机酸或有机酸盐,所述有机土为纳米膨润土、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其中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石油磺酸钠、环烷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油酸、司盘80、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至少一种。本发明具有高效封堵、转向、非均匀刻蚀、高导流、有效作用距离长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3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986962.4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水道成因类型划分方法,将水道划分为以下类型:a.高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b.低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c.碎屑流充填水道;d.块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e.含砾砂质混合充填水道;f.层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g.夹碎屑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等相混合充填水道;i.含砂砾质混合充填水道。本发明基于水道内部充填体积的岩石相类型,实现对单一水道类型的精确划分,解决了传统方案难以应用于深水水道野外露头和钻井取芯资料的问题,从而为深水水道沉积过程和沉积样式分析以及不同水道成因类型分析等提供重要地质依据和指导,因此,本发明对深水沉积中单一水道尺度构型表征以及水道储层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86962.4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水道成因类型划分方法,将水道划分为以下类型:a.高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b.低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c.碎屑流充填水道;d.块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e.含砾砂质混合充填水道;f.层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g.夹碎屑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等相混合充填水道;i.含砂砾质混合充填水道。本发明基于水道内部充填体积的岩石相类型,实现对单一水道类型的精确划分,解决了传统方案难以应用于深水水道野外露头和钻井取芯资料的问题,从而为深水水道沉积过程和沉积样式分析以及不同水道成因类型分析等提供重要地质依据和指导,因此,本发明对深水沉积中单一水道尺度构型表征以及水道储层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