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用泡沫炭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85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63823.2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用泡沫炭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苯酚80~100份、甲醛120~180份、生物质原料10~50份、活性中心前驱体2~20份、合成催化剂2~10份、泡沫化助剂2~15份、固化剂1~12份。分批次将活性中心前驱体加入苯酚、生物质原料、甲醛体系,经混合、催化、聚合获得催化剂前驱体,进而借助泡沫化‑固化、碳化制得非均相泡沫炭固体碱催化剂,该催化剂比表面积为240~500m2/g,平均微孔孔径约为2.50nm,碱强度为12.3~15.5,借助菜籽油酯交换反应,该催化剂在重复利用7次后,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仍接近甚至超过90%。与传统油脂酯交换反应固体碱催化剂相比,本发明主要借助原位合成技术完成活性中心负载,并实现了以强碱弱酸盐为活性中心、以泡沫炭为载体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制备,该制备工艺简单、含酸碱废水排放量少,所得催化剂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性优良。

    利用蒜头果油制备大环麝香-环十五内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566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963085.2

    申请日:2016-10-26

    Abstract: 本发明为利用蒜头果油制备大环麝香‑环十五内酯的方法:通过蒜头果油与小分子醇的酯化处理,实现了先以重结晶初次纯化,继而以分子蒸馏的方式进行二次纯化的神经酸酯分离提纯工艺,为生产高纯度环十五内酯提供了保障;通过对神经酸酯的臭氧化、还原进而借助皂化处理,获得了壬醇和15‑羟基十五烷酸钠,后者为钠盐,具有一定水溶性,可通过水溶液的溶解、萃取,使15‑羟基十五烷酸钠与壬醇分离,从而获得了纯度较高的15‑羟基十五烷酸钠,该改进有助于解决副反应多、分离提纯困难的问题,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环十五内酯。该过程所用溶剂,均为沸点低、易回收试剂,不含重金属及难去除的污染物,可重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双金属掺杂多孔磁性竹炭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71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9756.0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掺杂多孔磁性竹炭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竹粉加入到碱性甲醇溶液中,在60‑80℃下加热回流3‑6h后,冷却至室温,在反应产物中加入Bi(NO3)3、FeCl3·6H2O,搅拌混匀后,置于反应釜中在密封、100‑140℃下反应20‑25h,冷却固液分离,固体干燥后置于氮气气氛、550‑650℃下煅烧3h,洗涤干燥后即得双金属掺杂多孔磁性竹炭复合光催化材料;该材料为介孔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且其具有的铁磁性使催化剂可以100%回收,同时催化剂结构稳定,能循环重复使用,竹炭基质使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光腐蚀和抗氧化剂腐蚀的能力。

    一种脱木素竹纤维-核桃壳粉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7986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121102.2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木素竹纤维‑核桃壳粉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其由三聚氰胺‑己二胺‑尿素热固性树脂、脱木素竹纤维和核桃壳粉经模具热压成型制得;该复合材料力学强度十分优异,弯曲强度为170‑220MPa,拉伸强度为110‑130MPa,均高于木塑复合材料国家标准;其还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24小时冷水吸水厚度膨胀率仅为2~5%,吸水率2~6%;该复合材料经打磨抛光后呈现镜面光泽,质地坚硬,类似天然硬木,总之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绿色安全、力学强度高、耐水性和阻燃性优异的特点,可用作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制造等,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用泡沫炭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851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663823.2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用泡沫炭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苯酚80~100份、甲醛120~180份、生物质原料10~50份、活性中心前驱体2~20份、合成催化剂2~10份、泡沫化助剂2~15份、固化剂1~12份。分批次将活性中心前驱体加入苯酚、生物质原料、甲醛体系,经混合、催化、聚合获得催化剂前驱体,进而借助泡沫化‑固化、碳化制得非均相泡沫炭固体碱催化剂,该催化剂比表面积为240~500m2/g,平均微孔孔径约为2.50nm,碱强度为12.3~15.5,借助菜籽油酯交换反应,该催化剂在重复利用7次后,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仍接近甚至超过90%。与传统油脂酯交换反应固体碱催化剂相比,本发明主要借助原位合成技术完成活性中心负载,并实现了以强碱弱酸盐为活性中心、以泡沫炭为载体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制备,该制备工艺简单、含酸碱废水排放量少,所得催化剂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性优良。

    一种泡沫炭固持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112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972977.5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炭固持钝化剂,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树脂100份、固化剂1~10份、发泡剂1~10份、表面活性剂1~10份、盐类改性剂1~15份;将上述原料经备料、混合、蒸压发泡、碳化,最终获得泡沫炭固持钝化剂;所得泡沫炭固持钝化剂比表面积为300~500m2/g,微孔孔径为1.9~2.5nm,泡孔孔径为200~500μm;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通过与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核桃壳生物炭及普通泡沫炭对照可以发现,本发明泡沫炭固持钝化剂能将土壤中的铅镉转化为残渣态而有效减少铅镉的析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