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148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74064.6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002 , E01B1/004 , E01B2204/01 , E01B22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板式轨道,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混凝土底座,钢筋混凝土底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隔离层和道床板,道床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桁架钢筋连接的现浇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和预制的框架形式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设置于隔离层的上表面,框架形式轨道板内设置有桁架钢筋,框架形式轨道板上设置有缺口。该框架板式轨道通过预制的带有桁架钢筋的较薄的框架形式轨道板与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实现类似单元双块式轨道的现浇道床板结构。轨道的层间连接增强,整体性好,现浇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受力合理,显著延长轨道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缺口,减小了框架形式轨道板的重量,方便了施工,无需再设置灌浆孔和排气孔。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57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354565.5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挡肩的修复方法及钻孔装置。该修复方法为:对挡肩的修补区域进行清理;在修补区域上垂直钻孔,然后将螺纹钢筋植入孔中,并固定住;用修补材料对修补区域进行修补。用于修复方法的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刻度杆、限位环、制动杆和钻孔机构;钻头设置在钻孔机上;底座固定在挡肩上;刻度杆固定在底座上,与底座垂直设置;刻度杆上设置有若干刻度槽;限位环的一端与钻孔机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卡在刻度槽中,限位环能在相邻的两个刻度槽中移动;制动杆设置在限位环上。由于在修补区域植入钢筋,故修补材料与修补区域结合度高,不易发生脱离现象,且修复方便快捷,工期短,实用性强,修复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82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27746.8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铁路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CA砂浆伤损的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评估方法。在本发明中,综合轨道结构力学、轮轨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等理论,借助ANSYS、ANSYS/LSDYNA等大型有限元软件,经过合理力学简化,较为准确的模拟CA砂浆伤损行为,并根据模拟结果生成相应的CA砂浆伤损养护维修各级标准。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出板式无砟轨道系统钢轨、轨道板、砂浆填充层等各部件的变形与受力,以及车辆和轨道系统各部振动加速度等参量,从而可以有效评估CA砂浆伤损对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及舒适性的影响,对于板式无砟轨道的养护维修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57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4565.5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挡肩的修复方法及钻孔装置。该修复方法为:对挡肩的修补区域进行清理;在修补区域上垂直钻孔,然后将螺纹钢筋植入孔中,并固定住;用修补材料对修补区域进行修补。用于修复方法的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刻度杆、限位环、制动杆和钻孔机构;钻头设置在钻孔机上;底座固定在挡肩上;刻度杆固定在底座上,与底座垂直设置;刻度杆上设置有若干刻度槽;限位环的一端与钻孔机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卡在刻度槽中,限位环能在相邻的两个刻度槽中移动;制动杆设置在限位环上。由于在修补区域植入钢筋,故修补材料与修补区域结合度高,不易发生脱离现象,且修复方便快捷,工期短,实用性强,修复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8479.X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19/0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拉压异性的无砟轨道疲劳损伤半解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复杂应力状态与简单应力状态用等效自由能表达材料损伤状态,用于复杂应力与简单应力状态的统一度量,使在单轴受载条件下与单轴受拉、受压应力值等价;步骤2、在拉压有效应力定义的自由能基础上,结合材料疲劳三阶段损伤特征,用自然常数为底,以损伤变量为指数,构造体现疲劳损伤三阶段变化的函数;步骤3、通过拉压损伤在一个荷载循环时间内积分建立疲劳加载循环次数与损伤的解析表达,得到离散的半解析表达式;步骤4、通过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半解析表达式,并绘制计算结果图。本发明能够较佳地进行无砟轨道疲劳损伤半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6435.8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轨系统动力仿真的目标轮轨不平顺谱选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车辆参数和轨道参数,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按照预设的标准轨道质量指数管理值,从预先获取到的多种长波不平顺谱中,选取目标长波不平顺谱;将目标长波不平顺谱分别与预设的多种短波不平顺谱进行拟合,得到多个拟合结果;基于多个拟合结果和车辆‑轨道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得到每种轮轨不平顺谱分别对应的车轮振动加速度;基于多个车轮振动加速度,确定目标轮轨不平顺谱。该方法中,基于每种轮轨不平顺谱分别对应的车轮振动加速度,确定目标轮轨不平顺谱,可以根据实际线路状态合理选取轮轨不平顺谱,从而准确地预测轮轨接触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08952.X
申请日:2022-01-28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属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耦合了损伤的自密实混凝土疲劳本构关系式;将耦合了损伤的自密实混凝土疲劳本构关系式嵌入荷载‑无砟轨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中,构建损伤‑有限元耦合模型;利用损伤‑有限元耦合模型,分析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本发明运用耦合法揭示了疲劳损伤与结构应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弥补了传统解耦法认为结构应力不随损伤累积而变的局限性,探究了列车荷载变化、板端离缝、自密实混凝土初始劣化对无砟轨道填充层疲劳损伤的影响,以及疲劳损伤累积对弯拉应力的影响规律,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长期服役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83007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09156.5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B1/7103 , H04B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缓存辅助和用户配对的模式选择方法,下行多用户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中基站直接向用户传输信息,或先把信息传输给中继,中继暂时将信息存储在数据缓存中或将信息直接传输给用户;信息传输的每个时隙,先对多个用户根据最好信道条件用户配对最差信道条件用户的方式进行配对,存在直行链路时,在基站-用户、基站-中继、中继-用户三种模式中选择最佳传输模式;不存在直行链路时,在基站-中继、中继-用户两种模式中选择最佳传输模式。本发明采用的用户相配对方法,有效降低了系统译码复杂度;依据瞬时状态下的信干燥比,动态调度各传输模式,为下行协作非正交多址系统提供了更高的系统平均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59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10440.4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调整量板式无砟轨道及其调高方法,涉及铁路轨道沉降调高技术领域,其中无砟轨道包括钢轨、承轨台、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支承层以及用于调高的实现无级调高的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将自密实混凝土层及以上的部件顶起,顶升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为大调量调节方式,能够一次性的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层与支承层之间留出调高所需的混凝土浇筑区域,效率极高;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区域灌满自密实混凝土,能够保证了新混凝土与原自密实混凝土层的紧密连接,最后能够形成全新的加厚的新自密实混凝土层,继而达到调高目的;千斤顶能够重复使用,一旦轨道出现沉降,可再次利用千斤顶调高,调整量可控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17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98540.4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冻结与损伤行为计算方法,包括S1、根据动弹性波试验获取已浇筑混凝土试件的多孔骨架体积压缩模量,并计算得到Biot系数;S2、根据CT扫描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混凝土试件孔结构分布参数和整体孔隙率;S3、根据所述孔结构分布参数,计算得到混凝土试件冻结过程中温度-冻结速率的关系曲线;S4、根据Young-Laplace方程冰-未冻水平衡以及冰-吸附水膜平衡关系,构建平均孔隙压力与温度、孔结构之间的函数关系;S5、基于多孔介质力学、多孔介质内水分迁移达西定律和多孔体系热传导Friour定律,构建多孔介质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的耦合控制方程,得到冻融过程中无砟轨道内结构受力、热量传输和水分迁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