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82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68913.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装备可变形充电线圈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该可变形充电线圈结构包括柔性壳体组件及位于其内的初级充电线圈组件和柔性肌肉变形结构,柔性壳体组件底部与水下充电基站相连,顶部用于与待充电水下装备次级线圈结构对接;柔性肌肉变形结构包括柔性隔层和柔性肌肉块;柔性肌肉块由若干阵列排布的柔性肌肉单胞连接组成;柔性肌肉块侧壁上端设有联通孔,柔性壳体侧壁设有与联通孔连通的海水进出孔,在水下充电基站的状态切换控制组件控制下向柔性肌肉变形结构内注入海水或排出海水,使柔性肌肉变形结构变形为曲面或平面,实现同一无线充电基能够满足平面式和回转式的充电需求,节约了水下充电基站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7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7174.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下装备无线充电耦合器、充电系统及最大效率控制方法,本发明在不额外增加次级侧磁耦合模块复杂度和重量的前提下,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在横滚和轴向蹿动方向上因对接精度不足使耦合器无法对中从而造成无线充电系统失效的情况,具有宽工作区域的优势。同时,结合所提出的基于二分法的最大效率控制方法,可以快速确定与次级侧线圈耦合效果最好的初级侧线圈,从而仅接通对应位置的初级侧线圈,避免其余线圈在海水中产生额外的涡流损耗,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实现航行器在对心不准确下的高效能源补给。
-
公开(公告)号:CN118849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51444.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对接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在综合考虑框架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对接和充电过程,对对接结构和对接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半开口的对接充电装置结构、左右对称倒圆渐收结构的设计以及辅助定位组件的介入,在保证对接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框架式自主水下航行器端在对接工作中的工作量,避免了在框架式自主水下航行器上安装额外的对接装置对框架式自主水下航行器运载能力和流体特性的影响。同时,设计了包含可变形介质储囊和绝缘介质充放组件的发射端耦合器结构,在框架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对接完成后,储囊充油/充气排开耦合器间隙内的海水,避免涡流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70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41249.X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自适应冷却方案在水下装备高航速工况的某些航速点下,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无法满足推进电机的冷却散热需求而导致水下装备可靠性降低,以及仅定性考虑自适应冷却不利于实现水下装备的远航程、长航时目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冷却功能的水下装备,包括自适应冷却系统,该自适应冷却系统的流道入口设在水下装备壳体上鳍板/凸起的迎流面上,能利用流体动压将海水引入进行冷却。航速越高,引入海水越多,冷却效果越好。并且,自适应冷却系统的结构参数采用仿真优化确定,能实现引入最少海水达到最大冷却散热能力,并避免出现部分航速下冷却效果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有利于提升水下装备的可靠性、远航程和长航时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0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04132.4
申请日:2024-04-0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下装备矢量推进装置及矢量推进控制方法。端盖将推进段壳体与装备舱体连接。矢量驱动组件的两个输出轴平行于航向上下对称布置。第一锥齿轮轴组件和第二锥齿轮轴组件各自包括驱动锥齿轮轴和传动双锥齿轮轴。偏航盒的上板和下板分别将两个传动双锥齿轮轴以可旋转的方式竖向同轴支撑,左板和右板分别将输出锥齿轮轴和连接光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水平同轴支撑。俯仰架的两个支腿分别固连至输出锥齿轮轴和连接光轴,支腿接合部连接至尾部推进器。本发明采用上下平行的驱动锥齿轮、同轴的双锥齿轮轴以及一个输出锥齿轮这样的机械齿轮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小;直接通过俯仰和偏航两个步骤调整姿态,响应快,调节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85038.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变速组合水下对转推进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水下装备,属于水下装备电机设计技术领域,目的有三个:一是在具备大功率输出能力的同时能够提高低功率的效率,实现大功率跨度;二是实现同轴切换输出;三是考虑水下装备内的安装空间,在稳固水下装备姿态的前提下,实现高效航行,确保水下装备的长航程、低能耗。本发明通过两个超越离合器将大功率对转电机和小功率对转电机进行合理嵌套组合,可根据不同工况,通过控制策略将两个超越离合器同时接合或同时断开,实现两个对转电机同轴切换输出,使得水下装备在低速区间使用小功率对转电机输出,高速区间使用大功率对转电机输出,全程保持高航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81523.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主要通过闭式循环甩油冷却的方式对水下对转电机进行冷却的方案需配备油泵、冷却油以及用于对油泵进行控制的电气系统,导致整体结构复杂、能耗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冷却功能的水下对转电机和水下装备。本发明在现有水下对转电机的基础上,在其内转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上设置特殊的冷却流道,同时将内转子组件设计为具有两个转子轴,其中第一转子轴为内输出轴,第二转子轴为非驱动内轴且其上安装了泵叶,当非驱动内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泵叶抽取外部海水进入冷却流道内实现自适应被动冷却。本发明无需额外配置泵、换热器、冷却油等,且无需电气控制,整体结构更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09973.7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K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跨度的组合变速水下推进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到轴承支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四轴承安装到驱动端端盖上,大功率电机转轴的连接第二轴承的一端通过平键和超越离合器Ⅰ同轴安装,超越离合器Ⅰ和联轴器通过螺钉进行同轴安装,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将大功率电机和小功率电机串联,实现大功率电机和小功率电机共用输出轴,实现将大功率电机和小功率电机同轴连接。本发明大功率电机可独立驱动水下航行器以高速航行,且小功率电机可独立驱动水下航行器以低速巡航,实现了大功率转子和小功率转子的机械隔离,避免小功率转子超过额定转速旋转而产生超高的反电动势击穿小功率电机绝缘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3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8298.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R树的动态发布订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一个只有根节点的R树;S2、时刻监听订阅条件,将监听到的订阅条件加入订阅条件列表,订阅条件列表存储于步骤S1的R树中;S3、当接收到事件请求时,根据订阅关系在R树中进行查找,当订阅条件匹配时,即向订阅者发布对应事件。基于多R树的动态发布订阅方法,能够提高发布订阅效率,实现事件订阅与发布的快速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21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97349.8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一种Sistan风机叶轮,两个带轮分别套装在支撑架和偏心杆上,并通过同步带将两带轮连接。导向环套装并固定在支撑架的四个支杆上。四个叶片的底端放置在导向环上的导向槽内。偏心杆、连杆和叶片之间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在风作用下,通过支撑架的旋转将捕获的风能传递到连接的发电机上,同时使导向环与叶片同步旋转。叶片会沿着导向环上的导向槽滑动,形成在逆风时收缩叶片,并在导流罩的作用下,减小流体阻力。在迎风时,又能展开叶片,增大迎风面积,提高风能捕获效率。本发明能够增大叶片的伸缩半径,提高其转动力矩,从而提高其能量捕获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