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7755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12261.3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苏州圣菲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法纺丝制备的超高柔性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纤维使用氧化石墨烯溶液,通过干法纺丝的方式制备氧化石墨烯纤维,然后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即得所述石墨烯纤维。本发明突破组成纤维的材料必须是长链状大分子高聚物的思路约束,首次把纳米二维片层的氧化石墨烯,利用干法纺丝,成功实现了连续制备具有优异柔韧性能的氧化石墨烯纤维,且通过还原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柔韧性能的石墨烯纤维。与湿纺纺丝比制备的工艺过程更为简便,纤维柔韧性能更为突出,更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石墨烯纤维的主要应用在柔性电极,超级电容器,智能可穿戴设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7774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221129.5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以碳纳米管为骨架或借助钙离子交联作用增强其形态稳定性,经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磁性气凝胶,通过化学还原可进一步获得石墨烯磁性气凝胶。所得气凝胶材料在保持四氧化三铁磁效应的基础上,更具备了密度低、强度大、耐高温、比表面积大的优点,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超强吸附能力、吸波性能及导电性能,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靶向给药、吸波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磁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61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221131.2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的方法。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利用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和油酸间的亲疏水性差异可形成纳微级胶束/囊泡,通过其自组装形成的棒状“微反应器”限制/引导四氧化三铁晶体的生长,制备了直径为30~100nm、长度为200~500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由于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和油酸形成的纳微级胶束/囊泡表面呈现随机亲和性,因此,所得到的棒状四氧化三铁表面分布众多活性基团,为它的二次功能化提供了可能的位点,应用范围得到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47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83370.0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L51/02 , C08L5/08 , C08K9/00 , C08K9/02 , C08K3/04 , C08F251/02 , C08F220/58 , C08B31/12 , B01J20/26 , B01J20/24 , B01D17/02 , B01D53/02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性纤维素的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以季铵—磺酸化纤维素为载体,通过共混的方式负载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利用三者间自主结合力,经冷冻干燥制得季铵—磺酸化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多孔材料,其中,以重量份计,季铵—磺酸化纤维素为5-8份,氧化石墨烯为0.5-3份,壳聚糖为0.5-3份。该复合材料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好,具备较规整三维多孔结构、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高效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水除油和重金属离子废水、有机废水的处理,并有望作为空气净化材料、医用吸附材料等各类过滤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34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83369.8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性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纤维素为原料得到两性的季铵-磺酸化纤维素,再以此作为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的载体,三组分在共价键、静电引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下可自主产生强有力的结合,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季铵-磺酸化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备可再生性、可降解性、绿色环保性和高效吸附性,制备过程条件温和容易实现,是对纤维素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34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515270.7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22F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植物提取液制备纳米银水溶胶的方法。将可溶性直链淀粉溶解或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糊化,加入银氨溶液混合后得到淀粉-银氨复合溶液;将复合溶液冷冻成冰块,粉碎成胶状颗粒冰粉,加入到碱性植物叶片提取液中充分混合,得到粒径为1~100nm的钠米银水溶胶。本发明采用对银离子和保护剂的复合液作冷冻、粉碎处理,再对所得载有银离子的冰粉进行活化、还原,制备得到纳米银,方法简便、可控性强。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水溶胶稳定性好,具有纳米银粒径小、分布均匀,抗菌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电子、纺织、催化、医用材料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65934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522120.9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5/15 , D06M11/83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抗菌纤维素纤维或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后整理技术领域。将可溶性淀粉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均匀,加入蚕丝蛋白水溶液,得到蚕丝蛋白钠米银溶胶,再加入蛋白质水溶液后,将经选择性氧化处理的纤维素纤维或制品进行浸轧处理,得到抗菌纤维素纤维或制品。该技术方案将纳米银在纤维素纤维表面及内部持久稳定附着,同时赋予纤维素纤维及制品蛋白质属性,具有抗菌功能长效、耐洗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35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515386.0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稳定的纳米银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将植物叶片粉碎、过滤、分离、提纯、稀释后得到植物叶片提取物水溶液;将其与端氨基超支化合物水溶液混合,得到植物叶片提取物复合溶液,经反复冷冻-解冻,得到植物叶片提取物分散液,再加入银氨溶液混合后,得到稳定均匀的、纳米银粒径为1~100nm的钠米银水溶液。本发明采用植物叶片提取物作为银离子的捕捉剂和还原剂,原料广泛,反应温和,安全环保;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水溶液稳定性好,纳米银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抗菌效率高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电子、纺织、催化、医用材料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61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1131.2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的方法。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利用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和油酸间的亲疏水性差异可形成纳微级胶束/囊泡,通过其自组装形成的棒状“微反应器”限制/引导四氧化三铁晶体的生长,制备了直径为30~100nm、长度为200~500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棒。由于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和油酸形成的纳微级胶束/囊泡表面呈现随机亲和性,因此,所得到的棒状四氧化三铁表面分布众多活性基团,为它的二次功能化提供了可能的位点,应用范围得到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97774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1129.5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以碳纳米管为骨架或借助钙离子交联作用增强其形态稳定性,经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磁性气凝胶,通过化学还原可进一步获得石墨烯磁性气凝胶。所得气凝胶材料在保持四氧化三铁磁效应的基础上,更具备了密度低、强度大、耐高温、比表面积大的优点,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超强吸附能力、吸波性能及导电性能,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靶向给药、吸波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磁性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