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相基底的自动化HPLC-SERS联用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651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599735.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姚建林 马陆政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在线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相基底的自动化HPLC‑SERS联用系统及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样品流出管道经三通阀后通过硅胶管与微芯片连接,所述的微芯片为储存Fe3O4@Au与待测物混合溶液的微流控管,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微芯片的正下方连接自动升降台,升降台上连接磁铁,检测过程中通过自动升降台控制磁铁的升降,一方面可实现对待测物的磁富集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另一方面随磁性消退亦可消除检测过程中的“记忆效应”。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7752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47652.9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基底材料为三层复合结构,下层为Au@Ag纳米粒子单层膜,中层为Au@Ag膜上修饰的丙硫醇分子层,上层为厚度200~400nm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复合结构基底材料,其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通过物理作用富集流动气体中的单环芳烃气态分子,丙硫醇将分子吸附到Au@Ag膜表面进行增强检测,因此,能有效地富集、固定、检测具有毒性的大气污染物,尤其是对流动气相中的甲苯、苯以及二甲苯,其检测信号强度提高50倍以上,为工业废气、大气环境中的相关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了更为灵敏的新方法。

    一种金电极对的制备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2403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10156257.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电极对的制备方法,包括金丝的绝缘固定、构建电解电路、电解、洗涤等步骤,通过对金丝下端电压的取样,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对腐蚀反应的自动控制,从而获得所需的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本发明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常规环境下制备了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试验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得到最小间距为5nm的金电极对,为构建分子尺寸器件基本单元并进一步构建分子电子器件奠定了基础,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可直接在实验室进行。

    高活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核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1263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24187.9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活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核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核壳纳米粒子是以币族金属为内核,过渡金属为外壳构成外壳完全包裹内核的核壳纳米粒子结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币族金属纳米溶胶作为种子,后采用种子生长法进行核壳组装。本发明的过渡金属核壳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简单,且产物的粒径和结构可控,具备外层过渡金属的性质并且有高SERS活性,能作为一种较好的SERS基底用于过渡金属表面物种的性质研究,进一步将SERS技术拓宽到具有高催化性能的过渡金属表面。

    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2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19115.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溶质为甘油、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S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氯金酸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纳米粒子;其中,反应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甘油5v%~80v%、抗坏血酸1wt%~10wt%、柠檬酸钠0.05wt%~0.5wt%、聚乙烯吡咯烷酮0.05wt%~0.5wt%、氯金酸0.01wt%~0.1wt%。本发明的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无需复杂的装置,并且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尺寸可控。

    一种测定聚合物膜渗透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66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075878.7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聚合物膜渗透性能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对有机溶液中有机物分子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及装置。测定装置包括储液器、微量进液器和拉曼光谱仪;微量进液器的出口端与储液器连通;待测膜样品为修饰在金膜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置于储液器的顶部,储液器中待测溶液的液面与待测膜接触,利用拉曼光谱仪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量。本发明通过有机分子的SERS光谱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扩散系数,得到渗透系数的方法,测试灵敏度高,拟合方便快速。本发明提供的测定装置简单易行,操作条件温和,能实现快速测量有机分子甲苯、吡啶以及苯硫酚等的渗透系数,具有通用性。

    柠檬酸银/银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491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5595.4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檬酸银/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80~90℃条件下,向浓度为0.15wt%~0.9wt%的硝酸银水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反应,得到所述柠檬酸银/银复合纳米材料;其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后,混合液中柠檬酸钠的浓度为0.049wt%~0.774wt%。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所述方法制备的柠檬酸银/银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硝酸银与柠檬酸钠在常温下生成柠檬酸银,而在高温下生成银纳米粒子的特性,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一锅法”制备复合纳米材料,方法简单,操作便捷。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77526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647652.9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基底材料为三层复合结构,下层为Au@Ag纳米粒子单层膜,中层为Au@Ag膜上修饰的丙硫醇分子层,上层为厚度200~400nm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复合结构基底材料,其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通过物理作用富集流动气体中的单环芳烃气态分子,丙硫醇将分子吸附到Au@Ag膜表面进行增强检测,因此,能有效地富集、固定、检测具有毒性的大气污染物,尤其是对流动气相中的甲苯、苯以及二甲苯,其检测信号强度提高50倍以上,为工业废气、大气环境中的相关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了更为灵敏的新方法。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69021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21804.7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装置。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样品流出端口通过管道与检测管的进口端连接,检测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拉曼光谱仪的样品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检测管为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璃管,应用于液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检测。在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时,本发明采用通过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的检测管作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装置,一方面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对多组分物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另一方面又能克服高效液相色谱无法鉴别分子结构的不足,对所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识别和浓度测定,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新型检测装置。

    一种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8005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9018.3

    申请日:2009-0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袁亚仙 姚建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化学反应体系中,以金属M作为牺牲阳极,铂或石墨作为惰性阴极,以离子液体N为电解液,向电解液中加入有机配体R,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电化学合成金属配合物;由于本发明采用离子液体为电解液,没有使用非水溶剂作为电解液,没有额外加入支持电解质,从而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也方便最终产物的分离提纯;另外,本发明用直接电化学方法制备了N-甲基咪唑与金属铜的配合物,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制备拓宽了研究领域;而且,金属电极表面配合物的生成对金属的缓蚀和电极表面的催化反应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