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泡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39280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37310.9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起泡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中空杆(7),其将内容液向喷嘴头(14)供给;空气活塞(10),其对大径筒体(4b)内的空气进行加压、压送;以及筒状引导件(10a),其与空气活塞(10)连结为一体,在与中空杆(7)彼此之间形成向喷嘴头(14)供给空气的通气路(A1),并且将中空杆(7)保持为能够滑动,并且伴随着中空杆(7)的滑动而背离凸缘(7b),从而开放通气路(A1),凸缘(7b)具有:外侧环状壁(7f),其从该凸缘(7b)的外缘向上方突出;以及引导肋(r),其位于筒状引导件(10a)的径向外侧,用于在中空杆(7)进行滑动时使该中空杆(7)被筒状引导件(10a)引导。

    分发容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6451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80042128.3

    申请日:2012-08-21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挤压发泡喷射容器的设计问题,其中,在喷射之后的通过挤压返回的容器本体的恢复以无阻碍的方式实现,并且其中,所述配置充分地提高了喷嘴内部的吸回功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泡液体的喷射容器,其提供了良好的喷射操作性,并且还很卫生而没有滴落等。一种用于以泡沫形式排出所包含的液体的喷射容器,其中,喷射容器包括,包括:容器本体,用于包含液体;以及基盖,安装至容器本体的开口部,所述容器本体是柔性的从而通过挤压可操作,用于形成与顶部开口连通的管状流路的喷嘴设置在基盖的顶部,液体发泡机构设置在喷嘴的上游侧端部,通孔在喷嘴的圆周壁上作为发泡机构的下游的预定位置处开口,止回阀设置在通孔中,以及通孔形成顶部开口和容器本体内部之间的连通。

    泵式注出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4389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680030617.5

    申请日:2016-0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泵式注出器具备:被保持在容器的口部,吸引并压送容器内的内容液的泵(2)、具有使被压送的内容液通过的内部通路(T)并且通过反复进行下压和恢复来驱动泵(2)的喷嘴头(14)。内部通路(T)具备纵向通路(T1)、横向通路(T2)和在纵向通路(T1)与横向通路(T2)之间的连结部(T3)向内侧突出的突起(14e),配置在横向通路(T2)的注出部件(16)具有与突起卡合而阻止从横向通路(T2)脱离的凹部(17e)。

    合成树脂制瓶体及继续使用容器与再充填容器的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02341309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080009943.0

    申请日:2010-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1/0292 B65D21/086 B65D79/005 B65D8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涉及合成树脂制瓶体及继续使用容器与再充填容器的组合,该合成树脂制瓶体能够一边保持稳定的姿势,一边使随着内部的减压化的周壁的减容变形顺利地进行,该继续使用容器具有立起的倒出筒片,该继续使用容器与再充填容器的组合能够得到使内容液稳定的再充填动作,并且得到再充填容器的优选的废弃状态。为了解决该技术课题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在瓶体中,瓶身部的周壁形成为能够随着瓶体内部的减压化进行减容变形的薄壁,此外,该周壁具有呈山折线状且在纵向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3条棱线,将相邻的棱线通过3个板壁连结,在各板壁上形成将一方的棱线的上端部和另一方的棱线的下端部以对角线状地连结的谷折线状的折痕线,3条折痕线在周向呈并列状地倾斜。

    合成树脂制瓶体及继续使用容器与再充填容器的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02341309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09943.0

    申请日:2010-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1/0292 B65D21/086 B65D79/005 B65D8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涉及合成树脂制瓶体及继续使用容器与再充填容器的组合,该合成树脂制瓶体能够一边保持稳定的姿势,一边使随着内部的减压化的周壁的减容变形顺利地进行,该继续使用容器具有立起的倒出筒片,该继续使用容器与再充填容器的组合能够得到使内容液稳定的再充填动作,并且得到再充填容器的优选的废弃状态。为了解决该技术课题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在瓶体中,瓶身部的周壁形成为能够随着瓶体内部的减压化进行减容变形的薄壁,此外,该周壁具有呈山折线状且在纵向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3条棱线,将相邻的棱线通过3个板壁连结,在各板壁上形成将一方的棱线的上端部和另一方的棱线的下端部以对角线状地连结的谷折线状的折痕线,3条折痕线在周向呈并列状地倾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