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波束域信道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9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01253.7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波束域信道估计方法,包括:1)使用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SaMP算法初步剔除一部分无效信道元素,得到低维测量矩阵;2)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利用波束域信道块稀疏特性,将相邻位置的信道元素组合为一组统一处理,使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实现信道参数的迭代更新;3)在每次迭代约束信道块超参数,防止过拟合产生;4)根据信道期望是否趋于稳定判断估计结果是否收敛;5)使用最终的信道期望近似信道估计结果。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波束域信道潜在的结构化稀疏特性,在大幅提高估计性能的同时,保持了合理的计算复杂度与导频开销,解决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波束域信道估计问题。

    面向室内光无线通信的通用几何随机信道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10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97441.3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室内光无线通信的通用几何随机信道建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信道建模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场景布局与频段相关参数;生成物体反射簇生灭过程矩阵及控制阻挡效应及传播分量分类的随机数;初始化散射簇及簇内散射体;更新计算随空间与时间变化的模型参数;计算光源辐射强度、物体反射及粒子散射功率分布、等效反射系数;计算子信道的冲激响应,判断传播分量是否存在,生成最终的信道冲激响应。本发明的通用室内光无线通信几何随机信道建模方法,能够刻画光无线频段的共有特性与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频段的特有特性,通过设置相应参数,所建立的模型可支持不同频段,可灵活用于6G室内光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与性能评估。

    一种空间非平稳大规模MIMO的波束域信道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864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91924.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非平稳大规模MIMO的波束域信道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用可视区域构建空间非平稳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模型;接着基于波束域信道稀疏性和功率泄露影响将波束域信道估计问题转化为稀疏信道重建问题;然后基于波束域信道的交叉块稀疏结构和功率比阈值提出一种基于波束域结构的稀疏性自适应匹配追踪方案;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导频开销低,准确性和有效性高。该发明提供的空间非平稳大规模MIMO的波束域信道估计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具有非平稳特性的信道估计中,在估计精度和复杂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RKE系统的射频指纹认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32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42766.3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KE系统的射频指纹认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采集的RKE系统的射频信号进行预处理,确定所述射频信号的前导信号;基于所述前导信号的目标特征,确定射频指纹;所述目标特征包括:载波频偏,包络功率谱,以及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基于目标分类算法,对所述射频指纹进行认证。本发明提供的RKE系统的射频指纹认证方法,通过对射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前导信号,并提取前导信号的载波频偏,包络功率谱,以及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得到射频指纹,根据射频指纹进行认证,可以有效地区分恶意解锁请求和合理解锁请求,防止汽车盗窃的发生,提高了RKE系统的安全性。

    基于区块链的密钥分发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269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0016516.0

    申请日:2020-01-08

    Inventor: 黄杰 王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密钥分发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应用层、智能合约层和存储层,应用层提供了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存储层为区块链;智能合约层包括多个智能合约如哈希身份认证合约、公钥存储合约、投票验证合约和公钥修改合约。本发明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等特点,不需要依赖传统的PKI/CA认证体系,实现了用户公钥和用户身份的唯一绑定关系。基于智能合约的交易不可篡改性以及交易发起者的用户唯一身份标识符的不可伪造性,设计了投票验证合约以及哈希身份验证合约。

    基于信道特征的模仿攻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4326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75994.6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信道特征的模仿攻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采集无线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内的信道特征真实值并构建检测向量序列,将检测向量序列输入预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得到对应时刻的信道特征预测值,根据信道特征真实值与信道特征预测值的偏差构建信道特征偏差序列;对信道特征偏差序列进行处理得到平滑后的偏差序列;根据平滑后的偏差序列计算动态阈值,根据动态阈值检测受到模仿攻击的时刻。本发明预测值中包括信道特征时间序列的时间相关性,减小了设备因移动引起的噪声干扰;根据动态阈值无监督地检测受到攻击的时刻,对无线网络系统中的模仿攻击进行高效地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增加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随机转发网络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143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6813.6

    申请日:2021-12-03

    Inventor: 黄杰 汪潇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转发网络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判断当前部署的随机转发网络是否为无碰撞随机转发网络;无碰撞随机转发网络中,不同转发路径对应的测量时延不同;若随机转发网络为无碰撞随机转发网络,则基于转发策略优化模型,确定随机转发网络对应的优化的随机转发策略;随机转发策略包括随机转发网络中第一节点向中间节点转发的概率以及中间节点间转发的概率;转发策略优化模型是以测量时延信息熵最大化为目标,优化随机转发策略的模型。本发明提供的随机转发网络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减少测量时延的碰撞现象,并获得最佳的随机转发策略,从而提高了基于网络端到端时延生成密钥的随机性。

    基于网络时延的密钥交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98828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772187.2

    申请日:2020-08-04

    Inventor: 黄杰 王威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时延的密钥交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网络测量以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目前互联网通信过程中,会话密钥的协商必须依赖第三方密钥分发可信机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将随机数写入数据包,并通过中间节点向第二用户终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从所述数据包中读取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直接发送所述数据包的中间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将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向传输;利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传输所述数据包的单向时延,获取会话密钥。本发明适用于会话密钥生成。

    基于网络时延的密钥交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988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72187.2

    申请日:2020-08-04

    Inventor: 黄杰 王威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时延的密钥交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网络测量以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目前互联网通信过程中,会话密钥的协商必须依赖第三方密钥分发可信机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将随机数写入数据包,并通过中间节点向第二用户终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从所述数据包中读取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直接发送所述数据包的中间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将所述数据包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向传输;利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传输所述数据包的单向时延,获取会话密钥。本发明适用于会话密钥生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