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电子机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44089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87972.2

    申请日:2007-01-23

    Abstract: 发光装置,具备:与选择信号对应地成为导通状态或截止状态的选择晶体管,与选择晶体管重叠,且形成开口部的绝缘层;第1电极与覆盖绝缘层的第2电极,至少在开口部的内侧隔着发光层相对的发光元件;通过成为导通状态的选择晶体管,按照由数据线供给的数据信号,控制供给发光元件的电流量的驱动晶体管;以及用电阻率比第2电极低的材料在绝缘层的面上形成,与第2电极导通的辅助布线,选择晶体管,与辅助布线重叠。能够降低发光装置的各部寄生电容。

    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928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73490.X

    申请日:2004-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H01L51/56 Y10T428/24917 Y10T428/3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光学装置,包含:多个第1电极,设置在基板上;隔壁,具有第1隔壁和第2隔壁,所述第1隔壁设置在所述多个第1电极的周缘部上,由侧面部和上面部构成并具有亲液性,所述第2隔壁在所述第1隔壁的上面部上形成并具有疏液性;功能层,设置在由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所包围的区域的所述第1电极上,至少包含有机发光层;第2电极,设置在所述功能层上;所述第1隔壁的第1开口部形成为比所述第2隔壁的下端部的第2开口部要宽。这样,可以让由隔壁包围的液滴喷出区域内装满的液滴干燥后形成的薄膜的薄厚均匀。

    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器械

    公开(公告)号:CN100454607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051668.X

    申请日:2005-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不需要将制造装置大型化情况下,在平面地排列配置多块小型基板的大型基板上可高效地形成自发光元件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器械。在制造将多块小型基板(2)粘合的有机EL显示装置(1)时,在小型基板(2)和大型基板(3)的粘合工序之前,进行TFT(123、124)的形成、像素电极(111)的形成等的、需要使用激光退火或光刻技术的工序,在粘合工序之后,使用喷墨法形成有机EL元件。另外,直至形成有机EL元件之间,用保护膜(6)覆盖小型基板(2)。

    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器械

    公开(公告)号:CN1658719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200510051668.X

    申请日:2005-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不需要将制造装置大型化情况下,在平面地排列配置多块小型基板的大型基板上可高效地形成自发光元件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器械。在制造将多块小型基板(2)粘合的有机EL显示装置(1)时,在小型基板(2)和大型基板(3)的粘合工序之前,进行TFT(123、124)的形成、像素电极(111)的形成等的、需要使用激光退火或光刻技术的工序,在粘合工序之后,使用喷墨法形成有机EL元件。另外,直至形成有机EL元件之间,用保护膜(6)覆盖小型基板(2)。

    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106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811338483.0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在基体上形成有:第1发光元件以及第2发光元件,其具有使来自发光功能层的射出光在夹着上述发光功能层的反射层与半透光反射层之间共振的共振结构;以及像素定义层,其在上述反射层与上述半透光反射层之间用绝缘材料形成,且形成有与上述第1发光元件以及上述第2发光元件的各个对应的开口部。上述第1发光元件中的上述反射层以及上述半透光反射层的第1间隔与上述第2发光元件中的上述反射层以及上述半透光反射层的第2间隔不同。上述像素定义层的膜厚小于上述第1间隔与上述第2间隔的差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