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65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24582.2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墨天牛低龄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木屑45~60份、韧皮部粉末85~110份、蔗糖35~45份、干酵母20~30份、麸皮45~70份、琼脂25~35份、苯甲酸钠3.5~4.0份、山梨酸1.5~2.0份、虾壳粉8~15份、250~350份蒸馏水。所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很好的控制饲料的理化性质,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条件下的制备和幼虫的生长所需。采用本配方饲养Ⅰ、Ⅱ龄的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相比,生长快,活性强,个体大,利于幼虫的后续生长和传代饲养。可实现在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调控松墨天牛的生长,做到同时保有不同龄期、虫态松墨天牛,为实验提供长期稳定的天牛种群。
-
公开(公告)号:CN107156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86715.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纳米二氧化硅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种子液、制备Bt发酵液、制备胞晶混合物、制备含纳米二氧化硅Bt可湿性粉剂。本发明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并且能够有效的保护Bt有效成分,在强紫外照射6小时后仍能维持很高的生物活性,比不含纳米二氧化硅Bt可湿性粉剂的致死率高3.7倍;本发明还加入各种助剂,弥补了当前Bt粉剂的缺陷。本发明的Bt可湿性粉剂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与仅含胞晶混合物的粉剂相比,其LC50提高了12倍;并且本发明的胞晶混合物的用量少,仅含3%~15%,具有防治效率高且社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26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197718.3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致病疫霉具抗菌活性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香菇采摘后的培养基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废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干燥、粉碎,加入水高温处理后得到菌糠水提取液。菌糠水提取液直接用于添加到培养马铃薯致病疫霉的黑麦培养基中,生产步骤简单,既拓宽了菌糠的应用范围,也为马铃薯晚疫病原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结果显示,菌糠提取液能显著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生长,当提取液浓度为6.25%时,抑菌率接近100%,且培养前期的抑制效果更强。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其对菌丝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作用。本发明所得到的提取液对紫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较强地抑制了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病原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7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102535.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具紫外保护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菌糠干燥、菌糠粉碎、菌糠水浸提液提取和抗紫外效果的评估。本发明以灵芝采摘后的培养基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废物利用,通过粉碎,加入水高温处理后得到菌糠水浸提液。菌糠水浸提液直接用于添加到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中,生产步骤简单,既提高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抗紫外效果,也拓宽了菌糠的应用范围。结果显示,菌糠浸提液能够显著提高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的紫外稳定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芽孢、晶体蛋白和生物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本发明所得到的抗紫外添加剂抗紫外效果较好,增加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的紫外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3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102087.6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制备Bt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选择蔬菜废弃物、灭菌、配制发酵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本发明以四季豆汁液和白菜汁液的重量比为2∶1混合后,作为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原料,通过添加氮源和碳源、单因素试验筛选合适的碳源、氮源添加物和最佳的金属离子,并且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添加物的最佳浓度组合,确定可溶性淀粉(6 g/L)、黄豆饼粉(6 g/L)、Al3+(0.4 g/L)、Fe2+(0.4 g/L)作为最适外源添加物。优化发酵条件为:pH(7.0)、温度(35℃)、通气量(80 mL/250 mL装量),同时,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制备的Bt菌株的杀虫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1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462167.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茶叶真菌病害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与应用。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六水合氯化镁溶液、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制备纳米氢氧化镁。本发明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镜对所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粒径和形貌的表征,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为10~20 nm,Zeta电位为+15.2 mV,分散在水中,浓度为5‑50 mg/mL。本发明开创了纳米氢氧化镁在茶叶抗真菌上的应用。实验表明,本发明的纳米氢氧化镁,对茶叶真菌病害有很好的抗菌的效果,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本发明的纳米氢氧化镁,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并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防治效率高的特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41811.0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茶叶浸取液为原料制备纳米银的方法,以体积比为1.5:1的茶叶浸取液和0.08mol/L的AgNO3作为合成纳米银原料,通过植物还原法,将茶叶浸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的反应液置于40℃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反应2h;离心收集所得到的纳米银,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所得到的纳米银进行粒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以茶叶浸取液为原料制备的纳米银为小颗粒状形貌,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它的平均尺寸为15.41nm,电位为‑13.91±0.89mV,在水中的平均粒径为773.49nm。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02087.6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制备Bt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选择蔬菜废弃物、灭菌、配制发酵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本发明以四季豆汁液和白菜汁液的重量比为2∶1混合后,作为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原料,通过添加氮源和碳源、单因素试验筛选合适的碳源、氮源添加物和最佳的金属离子,并且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添加物的最佳浓度组合,确定可溶性淀粉(6 g/L)、黄豆饼粉(6 g/L)、Al3+(0.4 g/L)、Fe2+(0.4 g/L)作为最适外源添加物。优化发酵条件为:pH(7.0)、温度(35℃)、通气量(80 mL/250 mL装量),同时,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制备的Bt菌株的杀虫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5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8399.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杀蚊苏云金芽胞杆具有紫外保护作用的微胶囊体系及制备方法,包括W/O/W双乳液制备、微胶囊的合成、抗紫外线性能评估。本发明以杀蚊苏云金芽胞杆作为有效活性成分,采用高速均质法制备W/O/W双乳液封装杀蚊苏云金芽胞杆菌,利用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的静电吸附作用在乳液的基础上合成微胶囊。双乳液的体系使杀蚊微胶囊具备悬浮能力;木质素磺酸钠的加入为苏云金芽胞杆菌提供了抗紫外线能力,有效保护相关杀蚊活性成。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双乳液微胶囊体系能够高效封装杀蚊苏云金芽胞杆菌,显著提高了杀蚊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紫外稳定性,有效保护了菌体、芽胞和晶体蛋白相关活性物质,延长了野外环境中紫外胁迫下杀蚊的持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8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706891.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候响应型纳米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气候响应型纳米除草剂主要是由ZIF‑8负载双草醚形成的,该纳米除草剂能够响应太阳的紫外光和不同的pH条件刺激而释放出被包裹的双草醚,并且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能提高在叶片的黏附能力,发挥更大的药性。制备的气候响应型除草剂为新型绿色除草剂,对非靶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没有毒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该气候响应型纳米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一锅法”在ZIF‑8合成的过程中直接加入双草醚(BIS),并搅拌,合成工艺简单。气候响应型纳米除草剂的应用,将纳米除草剂的水溶液喷洒于植物表面,经太阳光照射或者雨水冲刷后,除草效果比双草醚药剂更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