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5829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355532.0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0 , C12Q1/6806 , G01N1/34 , G01N5/04 ,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提取植物RNA和多糖的方法,将水溶性RNA提取液加入经研磨或裂解处理后的植物样品中,充分混合,经离心,取上清液作为RNA样品进行进一步RNA分离和纯化;其剩余的液体和植物样品残留物作为糖提取样品,进一步进行糖的提取和纯化。由于所提取的植物多糖和RNA来源于同一个完全对应的相同的植物材料,因此本发明为原位实时的糖动态和基因表达的研究提供了严格对应的、简便并高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798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918799.1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悬浮培养的高光能利用率摇床培养箱,包括箱体、培养架组件、灭菌单元、控温系统单元、光环境控制单元和控制模块,培养架组件包括机架、培养瓶固定板、灯板、灯板升降模块和摇动模块,培养瓶固定板上设有用于置瓶槽;灯板水平设于培养瓶固定板上方的机架处且灯板上设有瓶孔,瓶孔设有LED光源;控温系统单元的散热风扇出风方向指向培养架组件,排风扇的出风方向指向箱体外;当培养架组件进行培养作业时,摇动模块驱动机架摇动,灯板升降模块驱动灯板移动使灯板瓶孔套于锥形培养瓶处,LED光源对培养瓶提供光照,灯板瓶孔与培养瓶外壁间留有形成散热风路的间隙;本发明能以LED光源提供可定制的光照环境,而且不易因光源热量影响箱温。
-
公开(公告)号:CN107810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07537.8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龙眼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短期室温贮藏龙眼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短期室温贮藏的龙眼种子在印度梨形孢发酵液中浸泡处理后,取出龙眼种子用于播种,相对于未经印度梨形孢发酵液中浸泡处理的龙眼种子,萌发率有了显著提高,实生苗长势更佳。本发明所用印度梨形孢发酵液制备容易,可行性强,处理种子时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3246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007591.4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儿茶素的金花茶愈伤组织的获取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其包括金花茶体细胞胚培养、金花茶愈伤组织诱导、金花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3个步骤。本发明以金花茶幼嫩茎段为材料、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进行金花茶愈伤组织的培养,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条件可控且不依赖于外界环境等特点,具有规模化效应,且获得的愈伤组织中儿茶素种类丰富且含量高,可应用于离体生产金花茶儿茶素。
-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9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71144.6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香蕉组培苗生根和壮根的方法,其中包括印度梨形孢的培养、香蕉生根培养基的配制、印度梨形孢与香蕉组培苗共培养的接种等步骤。通过利用印度梨形孢的定殖促进香蕉组培苗生根,该方法操作简单,缩短了组培苗生根周期,可以显著促进香蕉组培苗生根并有一定的壮根效果。本发明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9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59720.4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 C07K14/415 , C12N15/8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龙眼快速转基因方法,属于转基因植物制备领域。它包括龙眼实生幼苗的准备,转化载体根癌农杆菌侵染菌液的准备,实生幼苗去顶芽或去顶(切除带叶的上部)材料的制备、侵染和共培养,抗性芽的筛选与培养,再生抗性芽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转基因植株的移植。完全不依赖植物组织培养,以直播的实生幼苗的去顶芽和去顶材料进行侵染,获得转基因植株;不需培育无菌试管苗、胚状体和悬浮细胞,转基因抗性芽不需继代转接,成活率高,在温室中进行不受气候与环境影响,周年可进行转化。本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成本降低、时间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15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39383.3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龙眼铁氧还蛋白基因转化兰科植物提高抗病力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利用转基因技术将龙眼铁氧还蛋白基因Dlfd3(登录号:JF733784)导入兰科植物文心兰,所获转化植株表现更高的移栽成活率和对抗病害的能力。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抵抗软腐病能力提高,由高感软腐病(Di=100)提升为中抗软腐病(Di=27.5),移栽成活率由79.3%提高至95.7%,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644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1536514.X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外源多胺提高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量和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并对不同处理时间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量与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计算类黄酮相对生产速率,并以此确定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产类黄酮的最适培养时间、多胺种类与浓度,以生产更多的植物类黄酮,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