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定量检测菊酯类农药的试纸

    公开(公告)号:CN10425190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28176.4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定量检测菊酯类农药的试纸。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定量,并且最低检测限较低的检测菊酯类农药的试纸。通过用镧族元素铕Eu标记抗体后,均匀喷在样品组合垫上,在硝酸纤维膜的质控线位置划上二抗,在硝酸纤维膜的检测线位置划上包被抗原,组装成快速检测试纸。本发明的试纸产品携带方便,可常温下流通,保存时间长,成本低廉,可以结合相关便携仪器,实现对菊酯类农药的快速定量分析,产品可以应用于农产品检测机构及一些基层监测单位,实现对农产品的用菊酯类药物的安全有效监查。

    大米草泥下剪除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7750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12363.3

    申请日:2009-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米草泥下剪除机,主体分为机体、剪切机构、动力及传输部分、驱动机构、操纵机构五大部分组成:动力机动力经皮带轮传输到变速箱后,经离合器、变速齿轮组变速,分别传给驱动铁轮和立轴,驱动铁轮将剪除机向前推动,实现自走,立轴、悬臂和曲柄将圆周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驱动剪切机构上刀架刀具与下刀台刃面之间形成剪切运动,将进到进杆槽的米草根茎切断,剪切下的大米草进一步由搂草装置收集打卷或待涨潮后由潮水冲走。该机轻便、单人操作,适应力强,效率高,更换为胶轮后更可在陆地上移动,可广泛应用于南北各地滩涂,为大面积治理大米草工程提供经济高效的剪除机械。

    防除米草的甲嘧磺隆复方农药及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6198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071846.9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除米草的甲嘧磺隆复方农药,其由甲嘧磺隆、粘合剂、分散剂、促植物生长物质和填充剂配制而成,剂型包括粉剂和颗粒剂两种,并采用配制毒土直接施用;采用本发明的甲嘧磺隆复方农药用量按甲嘧磺隆折百计算,6000克/公顷即可达到米草防除的效果,并且从施药到米草全部呈现死亡症状仅持续40-45天;比应用甲嘧磺隆直接加粘土、硅藻土或高岭土等制成毒土施用,可缩短见效时间15天以上、减少甲嘧磺隆用药量1/2,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并降低防治成本。

    一种农用驱虫粉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07970C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2102923.7

    申请日:2002-01-30

    Inventor: 侯有明 尤民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3

    Abstract: 一种农用驱虫粉,由烟草、荷花玉兰、羊蹄甲、繁缕和葎草等5种植物中的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粉碎后的粉末混合而成。驱虫粉主要以驱避害虫为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忌避作用,尤其是对黄曲条跳甲,具有显著忌避、拒食作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而且具有对人畜无害、无药物残留、无公害、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易行,控制机理独得,控制效果显著,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一种从小菜蛾体内分离收集菜蛾盘绒茧蜂卵、幼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31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083677.0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小菜蛾体内分离收集菜蛾盘绒茧蜂卵、幼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个PP杯上部剪去作为半饲养杯,放入一片定性滤纸,放入十字花科叶片以及2‑3龄小菜蛾幼虫;(2)取另一个PP杯倒置作为寄生杯,半饲养杯放入寄生杯中,在内顶部放置蘸有水和蜂蜜的棉花,并引入单只已交配的菜蛾盘绒茧雌蜂;(3)8h后将半饲养杯取出,将半饲养杯放入完整饲养杯中,放入十字花科叶片后盖上杯盖继续饲养;(4)根据需求取出并解剖对应发育阶段的小菜蛾,用1ml的一次性胶头滴管或1ml移液枪吸取菜蛾盘绒茧蜂卵或幼虫。本发明利用半饲养杯整体移动小菜蛾,减少人为机械损伤与干扰,可获得90%以上寄生率的寄主;解剖效率高,虫态完整度高。

    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7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929631.4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尺蠖幼虫饲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饲养尺蠖幼虫的饲养机构,所述饲养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左右横杆中部架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框架前后横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多根第二横杆,且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形成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四周均开设有第一导轨槽,所述框体左右板块内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两两之间均插设有第一分隔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的提高尺蠖幼虫的饲养效率。

    一种白茶茶树培育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06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44761.5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白茶茶树培育系统,茶树培育系统包括彼此相连接的轨道组合模块,所述轨道组合模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支座,彼此依次相连的所述轨道组合模块组成活动轨道,所述活动轨道内开设有开口向左的滑轨,所述滑轨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载块,所述载块通过滑动驱动系统在所述滑轨内前后移动,所述载块内开口向外的设置有摆转槽,所述摆转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圆柱转块,所述圆柱转块的左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向左延伸并延伸出所述滑轨左侧开口外的摆臂,所述摆转缺口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柱,本例旨在设计一种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来降低喷洒灌溉、施肥劳动强度以及控制光照的白茶茶树培育系统来辅助育苗管理。

    一种林下白茶老树培育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568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6028.1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林下白茶老树培育工艺,所述白茶老树培育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上下贯穿且开口向左的设置有主干卡槽,所述主干卡槽的周侧弧形内壁内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储水箱,所述水箱的下侧设置有套块,所述套块内上下贯穿且开口向左的设置有与所述主干卡槽位置相对的主干卡槽A,所述主干卡槽A的右侧端面与所述水箱的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体,本例旨在提出一种对于白茶老树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工艺流程,并提出了一种在老茶培育过程中,可协助种植管理人员解决对于茶树培育过程中在林下无法使用大型搬运设备的前提下需要时常浇水施肥的困难。

    一种从小菜蛾体内分离收集菜蛾盘绒茧蜂卵、幼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3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3677.0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小菜蛾体内分离收集菜蛾盘绒茧蜂卵、幼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个PP杯上部剪去作为半饲养杯,放入一片定性滤纸,放入十字花科叶片以及2‑3龄小菜蛾幼虫;(2)取另一个PP杯倒置作为寄生杯,半饲养杯放入寄生杯中,在内顶部放置蘸有水和蜂蜜的棉花,并引入单只已交配的菜蛾盘绒茧雌蜂;(3)8h后将半饲养杯取出,将半饲养杯放入完整饲养杯中,放入十字花科叶片后盖上杯盖继续饲养;(4)根据需求取出并解剖对应发育阶段的小菜蛾,用1ml的一次性胶头滴管或1ml移液枪吸取菜蛾盘绒茧蜂卵或幼虫。本发明利用半饲养杯整体移动小菜蛾,减少人为机械损伤与干扰,可获得90%以上寄生率的寄主;解剖效率高,虫态完整度高。

    一种球孢白僵菌内共生萝卜植株的方法及其共生植株对小菜蛾的防御

    公开(公告)号:CN112205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147123.X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内共生萝卜植株的方法及其共生植株对小菜蛾的防御。该方法包括:将萝卜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完毕后用无菌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然后将种子倒入事先配好的装有Beauveria bassiana孢子悬浮液的锥形瓶中浸种;所述球孢白僵菌菌株是从中国林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获得,分离于光肩星天牛幼虫,后保存于北纳菌种保存中心,菌种保藏号为BNCC117565;本发明提供的定殖方法简便有效,B.bassiana内共生萝卜后能抑制小菜蛾的取食和生长发育,提高幼虫死亡率,在生物防治小菜蛾方面存在积极的意义,同时推动球孢白僵菌作为内生真菌进行生物防治的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