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2870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692443.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底面网点分布设计方法,包括:设定导光板参数,LED参数;计算点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其次由点及线,用积分计算出线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根据全反射的条件,拟合出线状光棒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然后由线到面,再次使用积分方法,计算出单个面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接着推广到N个面光源,根据N个面光源对导光板底面的照度,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得到任意坐标位置的网点半径大小。本发明能够根据所给的LED参数,导光板的参数,准确和高效地计算导光板底部具体某点的照度值,并实现均匀照明光出射的网点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4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57414.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量子点彩膜出光纯度的基板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隔水隔氧透明薄膜、量子点彩膜结构和透明基板,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多个与红/绿/蓝色子像素相匹配的子黑矩阵拼接组成的黑矩阵结构,与红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填充有含红色量子点的浆料,与绿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填充有含绿色量子点的浆料,与蓝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无填充,所述透明基板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基底和棱镜微结构,所述棱镜微结构的设置位置跟与红/绿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的设置位置保持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量子点彩膜光效利用率和出光纯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55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657133.4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楔形基板的量子点彩膜结构,可以高效地利用背光模组的蓝光,所述彩模结构的红色子像素部位、绿色子像素部位处设有透明基板,透明基板以透明的楔形微结构与量子点接触;背光模组的蓝光经过下偏振片、液晶和上偏振片然后进入楔形微结构时,在楔形微结构内产生全反射,并在楔形微结构与量子点的接触部位对量子点进行激发;本发明能有效提升出光纯度、光利用率,并节省量子点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664832.1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5 , G02F1/1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阵列多组件集成的高密度像素显示及背光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彩膜滤光层、聚合物阵列组件层以及点阵LED光源阵列。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合物阵列多组件集成的高密度像素显示及背光模块,实现了光能的分光复用,与彩膜滤光层子像素对准使用大大提升了光能利用率,实现了薄型化的高密度显示和照明,可进一步推广于其他直下式光源的显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5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64832.1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5 , G02F1/1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阵列多组件集成的高密度像素显示及背光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彩膜滤光层、聚合物阵列组件层以及点阵LED光源阵列。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合物阵列多组件集成的高密度像素显示及背光模块,实现了光能的分光复用,与彩膜滤光层子像素对准使用大大提升了光能利用率,实现了薄型化的高密度显示和照明,可进一步推广于其他直下式光源的显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44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657414.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量子点彩膜出光纯度的基板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隔水隔氧透明薄膜、量子点彩膜结构和透明基板,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多个与红/绿/蓝色子像素相匹配的子黑矩阵拼接组成的黑矩阵结构,与红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填充有含红色量子点的浆料,与绿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填充有含绿色量子点的浆料,与蓝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无填充,所述透明基板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基底和棱镜微结构,所述棱镜微结构的设置位置跟与红/绿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的设置位置保持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量子点彩膜光效利用率和出光纯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3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0104744.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抛物反射微准直透镜的偏振复用导光结构及其实现方法,该导光结构包括复用光源模组、导光结构主体、微透镜阵列组,导光主体为侧入光式,复用光源模组用于获取沿单一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进入导光结构主体,导光结构主体中的凹形调光网点位于抛物反射微准直透镜的等效焦点处,光线经微透镜阵列组的准直在出光面形成偏振度较高的均匀面光源。该导光结构集成了复用光源模组提升了偏振光利用率,同时,构建了微透镜阵列组限制了出射光束扩散角、控制了出光均匀性,其优势在于集成度高,结构功能完整,加工工艺易于实现,由于出射光兼具偏振性和准直性,特别适合于需要高光效的偏振准直面光源的应用,并有利于整体系统的薄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51101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103109.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偏振准直面光源的导光结构,该导光结构由导光结构主体、入射偏振光源及微透镜阵列组构成。入射偏振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在出光面处设置的凹形调光网点的作用,反向入射至四分之一波片经过两次调制及抛物面反射型微透镜的准直后,最终在出光面形成偏振状态垂直于原偏振状态的高偏振度准直面光源。该导光结构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偏振准直面光源,且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加工工艺易于实现,特别适合于需要面光源的应用,并有利于系统结构的薄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8734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57412.0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彩膜背光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下水氧阻隔扩散膜、量子点彩膜、上水氧阻隔透镜膜、下偏振片、液晶膜和上偏振片,量子点彩膜包括多个与红/绿/蓝色子像素相匹配的子黑矩阵拼接组成的黑矩阵结构,与红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填充有含红色量子点的浆料,与绿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填充有含绿色量子点的浆料,与蓝色子像素匹配的子黑矩阵内无填充,上水氧阻隔透镜膜的上表面呈与子像素相匹配的透镜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进量子点膜的位置再配以特殊的材料和微结构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解决量子点封装问题以及可以替代在背光当中的扩散膜和棱镜膜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70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92443.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4 , G02B6/0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底面网点分布设计方法,包括:设定导光板参数,LED参数;计算点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其次由点及线,用积分计算出线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根据全反射的条件,拟合出线状光棒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然后由线到面,再次使用积分方法,计算出单个面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接着推广到N个面光源,根据N个面光源对导光板底面的照度,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得到任意坐标位置的网点半径大小。本发明能够根据所给的LED参数,导光板的参数,准确和高效地计算导光板底部具体某点的照度值,并实现均匀照明光出射的网点布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