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磁珠技术的DNA生物传感器芯片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4383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37877.4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付凤富 王宗文

    Abstract: 在常规的T型玻璃芯片上,利用永久磁铁在芯片的分离通道中固定修饰了DNA探针的纳米磁珠,利用电驱动进样,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或电化学检测器实现对DNA的快速、灵敏、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分离检测,解决了微流控芯片分离检测DNA时间长、分离效果差、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和稳定性差等缺点,电动进样的方式避免了接口的制作,消除了死体积的影响,较窄且均匀的微管道在减少样品的用量的同时保证较低的检测限。

    新型微流控芯片生物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007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83386.6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王伟 付凤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生物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取一导电玻璃,去除上表面中部的导电层,以形成相互绝缘的左、右导电层和中部绝缘带;2、在PDMS片下表面加工出阳极室凹槽和营养液进、出通孔,阴极室凹槽和电解液进、出通孔,以及盐桥通道和盐桥溶液入口通孔;3、将PDMS片贴附在导电玻璃上面,并使阳极室凹槽和所述阴极室凹槽主体分别与左导电层和右导电层接触,在盐桥溶液入口通孔输入热盐桥溶液,并让盐桥溶液冷却凝固形成盐桥,盐桥不与左、右导电层直接接触。该方法制作的新型微流控芯片生物燃料电池不仅体积小,电池输出效率高,而且可以对电池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无辅助流高灵敏毛细管电泳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接口

    公开(公告)号:CN101042382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08720.2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辅助流高灵敏毛细管电泳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接口,包括T形毛细管,T形毛细管的左侧支管设有用于与毛细管电泳仪连接的不锈钢毛细管,不锈钢毛细管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以输出样品溶液的蠕动泵,不锈钢毛细管上还连接有高压电源;T形毛细管的右侧支管接入石英雾化器;T形毛细管的垂直支管设用清洗溶液蠕动泵。本发明接口的结构简单,不影响毛细管电泳仪的分离效果而且不需导入辅助流,不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灵敏度。

    一种金银杂化空心纳米环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3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55612.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银杂化空心纳米环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柠檬酸三钠作为包裹剂,通过种子合成法合成银纳米颗粒,冷却后再通过离心处理收集,然后在还原条件下通过HAuCl4刻蚀获得空心纳米环结构。所得的Ag‑Au纳米环具有银纳米颗粒的强LSPR以及高SERS活性,并且具有金纳米颗粒的高稳定性以及普适性。通过调节HAuCl4与AgNO3的比例可以制备LSPR为531 nm,628 nm与770 nm三种吸收波长的Ag‑Au纳米环,使其实现强EM效应。本发明能同时克服银纳米基底易氧化和金纳米基底灵敏度低的缺点,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

    一种用于同时识别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91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02987.8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同时识别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筛查获得核酸适配体NNI03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能够同时高特异性识别、以较高亲和力结合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氯噻啉、噻虫嗪和啶虫脒),并以适配体NNI03作为识别探针、采用染料/适配体替换策略,构建了可检测牛奶中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的比色和荧光双模式高通量检测新方法,解决食品和环境中多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的快速筛查和检测难题。

    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尿酸快速比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7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79054.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尿酸快速比色检测方法,是利用二氧化锰纳米片(MnO2NSs)的强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尿酸反应。通过将不同浓度的UA加入到MnO2NSs中制备成标准溶液,然后测定溶液在374 nm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再利用所得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溶液中UA的含量。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线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及应用前景。

    一组磺胺类抗生素广谱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16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0182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磺胺类抗生素广谱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应用,其中核酸适配体基于SELEX技术进行筛选,以磺胺甲氧哒嗪,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吡啶为靶标分子进行正筛选,反靶标分子为四环素、硫酸卡那霉素、头孢噻肟、恩诺沙星、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第1~3轮为正筛选,第4~11轮为反筛选。按照上述方法筛选的核酸适配体具有能够与多种磺胺类抗生素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的优点,可应用于建立同时快速检测海产品中多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比色方法。

    一种鱼类和贝类海产品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120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683382.5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类和贝类海产品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酸性蛋白酶破坏贝类和鱼类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使被蛋白质包裹的各形态砷化合物释放出来,采用稀硝酸作为提取剂使用微波辅助提取对贝类和鱼类等基质复杂的海产品中各形态砷化合物进行提取。本发明的方法提取效率高,且保持各形态砷化合物的形态不发生变化,成本低,提取后的提取液可直接用于砷形态分析。克服了已有提取方法提取不完全,提取过程中砷化合物形态会发生改变的缺点。为贝类和鱼类等基质复杂的海产品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准确测定、更加科学、客观评价贝类和鱼类海产品中砷的健康风险、制定更加合理的贝类和鱼类海产品中砷的限量标准奠定基础。

    一种面粉中偶氮甲酰胺的比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327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1011660.5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粉中偶氮甲酰胺的比色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谷胱甘肽与纳米金粒子表面形成共价键,使金纳米粒子形成自组装网状结构,导致发生团聚,使纳米金溶液呈蓝色,以及偶氮甲酰胺可以和谷胱甘肽产生偶合反应的原理;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得偶氮甲酰胺和固定浓度的谷胱甘肽完全反应,消耗谷胱甘肽的量,使谷胱甘肽无法诱使金纳米溶液产生完全团聚,从而呈现一定的红色;然后通过裸眼观测纳米金溶液颜色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00‑8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纳米金溶液的吸收光谱,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从而实现对偶氮甲酰胺的快速检测。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和低成本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