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保护地生态风险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57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45237.4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然保护地研究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自然保护地生态风险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以及分析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平台以及驱动件,所述安装平台上转动设有钻杆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钻杆的端部贯穿开设有开孔;所述支架上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取样泵,所述取样泵的进样端设有连管,所述连管的末端与钻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检测器,本申请中在钻杆上开设开孔,并利用连管将开孔与取样泵连通,使钻杆开孔后,通过钻杆上的开孔实现取样泵与地下水的连通,可直接通过钻杆进行取样,而不需要将钻杆移出再将取样管插入到土壤中,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

    一种高山地貌区域野生动物声音采集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59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3090.1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野生动物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山地貌区域野生动物声音采集识别装置及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处理设备、拾音器与通讯设备;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均连通设有安装箱,两个所述安装箱的侧壁上均设有气口,两个所述安装箱内均设有除湿组件,一个所述安装箱上转动设有扇叶以及用于驱使扇叶转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设有随风轮;本申请中通过随风轮随着任意方向的风作用而转动,使转杆带着扇叶转动,将外界空气引入到安装箱内,并经除湿组件除湿后吹向箱体的内部,对箱体内部进行干燥,降低声音采集识别装置内部的湿度,保证其内部的电器元件正常工作,确保声音采集识别装置正常采集野生动物的声音信息。

    一种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生境质量影响的鉴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31926.8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变电工程对生境质量影响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生境质量影响的鉴定装置,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上设有分析装置,所述分析装置上设有空气检测端,所述分析装置通过线缆与水质检测端连接,所述线缆的外壁上套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将安装框固定在地面上的插杆,本申请中通过空气检测端与水质检测端对安装有输变电工程的鸟类生活环境的空气参数和水质参数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递至分析装置上,由分析装置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与无输变电工程时的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给出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生境质量影响的鉴定结果,为输变电工程建设提供参考,降低对鸟类生境质量造成影响的几率。

    一种输变电工程对鸟类影响及受胁风险的评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3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1924.9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变电工程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鸟类影响及受胁风险的评估装置,包括:塔架;所述塔架的侧壁上设有横担,所述横担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鸟粪的托板;工作人员根据横担和托板上鸟粪数量的多少,来判断鸟类是否在横担上停留,并以此评估输变电工程对鸟类影响及受胁风险;本申请中利用评估装置模拟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场景,并通过观察横担与托板上鸟粪的数量,判断鸟类是否在评估装置上停留栖息,从而评估输变电工程对鸟类影响及受胁风险,使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可以选择是否对杆塔进行保护,使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更有针对性。

    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6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2148.0

    申请日:2024-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包括总控模块、显示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景区道路一侧围挡,围挡间隔设置有通道,通道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动物通行的检测模块,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总控模块,检测模包括一级发电组件和二级发电组件,一级发电组件用于通过大型动物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二级发电组件用于通过小型动物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该通过采用二级踩踏式的发电装置记录动物横穿公路的位置信息,该发电装置发电的同时即发送信号,相较于太阳能发电不需要较大的电力存储,相较于线路铺设与AI摄像头的方式节约了工程量,可以根据野生动物的通行密度生成编制规划,以便于加快生态廊道的建设,促进对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物保护。

    一种淡水甲壳类动物信息的无损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20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01467.0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甲壳类动物信息的无损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包括连接杆;设于连接杆两端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上分别设有一号腔和二号腔,所述上盖和下盖沿着连接杆移动可组成完整壳体;设于连接杆上的盖板;设于盖板上的若干诱饵,用于引诱甲壳动物;设于连接杆上用于带动上盖和下盖互相接近的触发机构;本发明在收集一定重量的动物后可自行关闭,并且能够自行浮出水面,不需要对其进行打捞,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风险,也能够直观的得到其内部的动物重量信息,并且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节约了工作时间。

    一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多层级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1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188906.4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多层级监测系统,包括设于自然保护区的基杆、总控模块,还包括设于基杆上的采集模块,包括带有转向结构的AI摄像头,AI摄像头的摄像部前方设置有对焦组件,其用于对生物进行识别拍摄。该通过设置空中定位模块以及地面定位模块,对生物活动的坐标进行定位,并引导AI摄像头进行调向、对焦拍摄,地面定位模块则是围绕采集模块在地面预先设立检测点,由远到近设置多个检测点,根据地面生物不同体型实现分层级监测,通过声波雷达覆盖周围,以检测生物活动迹象,并将坐标信息引导直采集模块,采用对焦组件实现远程对焦拍摄,各定位模块以弥补远距离对焦带来的视野狭小的问题。

    一种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快速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64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2327.9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然保护区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快速识别系统,包括:采样模块、标记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分析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包括:无人机以及安装在无人机上的采集设备;所述标记模块安装在无人机上;所述标记模块包括储箱以及开设在储箱底部的出料口,所述储箱上设有挡块以及用于驱使挡块移动的驱动机构,本申请中通过采样模块对目标区域进行信息采集后,再由分析模块分析采集的信息,识别出自然保护区域范围,控制模块根据识别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控制无人机带着标记模块沿着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边界处移动,并使标记模块标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边界,使人工在后续安装界碑或标记牌的过程中,能够快速识别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一种改进型沙棘古树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08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49268.7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沙棘古树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安装座;设于空腔内的转环,转环可在空腔内转动;设于安装座上的连接杆,可沿连接杆自身轴线转动;设于连接杆与转环之间的传动机构,用于带动转环转动;设于安装座上的若干松土机构;设于连接杆上的动力机构,用于利用风力作为动力带动连接杆转动;本发明利用西北地区的强风作为动力源来对古树进行松土作业,解决了传统松土作业的弊端,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能够对古树进行良好的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