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58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392327.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24 , G01N1/38 , G01N1/28 , B01F27/85 , B01F27/906 , B01F27/94 , B01J4/00 , B01J19/00 , B01J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活化方法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属于土壤修复实验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以及位于主体下方的底座,主体上方设有开口,底座为中空设置,主体顶面中部设有阴极电极放置板,主体顶面两侧设有阳极电极放置板,阴极电极放置板和阳极电极放置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放置孔,阴极电极放置板上的每两组放置孔之间下方各设有一组加药桶,每个加药桶外壁均设有若干搅拌杆组,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可以完成多种不同的土壤实验,涉及的范围广,尤其是针对化学修复中的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金属离子活化以及催化氧化等实验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能够取得较为准确地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70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085932.7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受污染土壤区域调节含水量,插入正负电极;然后在土壤中加入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向土壤中加入NaS2O8溶液作为氧化剂;然后采用正电极、负电极向土壤通入直流电,进行电动扩散;再将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进行电加热耦合,使土壤温度为40℃~80℃;修复的处理时间为48~60h,期间向土壤表面均匀喷洒FeSO4溶液;本发明能够解决化学氧化剂在土壤中迁移慢,扩散面积小的问题;能够使氧化剂有效活化进而对土壤污染物进行处理,使整个修复效率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9890.0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污染土壤的污染土壤阻隔方法,包括:S1、首先对建筑基坑底部、侧壁和外沿进行平整、压实处理,然后在建筑基坑内开挖连接槽,并在建筑基坑侧壁上布设锚固钉,最后向建筑基坑底部和侧壁喷洒化学阻隔剂;S2、在建筑基坑侧壁和底部上铺设HDPE防渗膜和土工布;S3、在土工布表面浇铸混凝土阻隔层,最后在混凝土阻隔层表面覆盖黏土层;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隔土壤中污染物向建筑内扩散路径,提高建筑安全性,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93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63235.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活过硫酸钠降解硝基苯土壤的方法,以过硫酸钠为药剂添加至硝基苯土壤中在60~70℃条件下进行降解处理;本发明整体设计合理,具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性;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采用传统的原位热脱附技术处理硝基苯土壤工艺成本高、修复周期长的问题,适合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392327.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24 , G01N1/38 , G01N1/28 , B01F27/85 , B01F27/906 , B01F27/94 , B01J4/00 , B01J19/00 , B01J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活化方法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属于土壤修复实验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以及位于主体下方的底座,主体上方设有开口,底座为中空设置,主体顶面中部设有阴极电极放置板,主体顶面两侧设有阳极电极放置板,阴极电极放置板和阳极电极放置板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放置孔,阴极电极放置板上的每两组放置孔之间下方各设有一组加药桶,每个加药桶外壁均设有若干搅拌杆组,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可以完成多种不同的土壤实验,涉及的范围广,尤其是针对化学修复中的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金属离子活化以及催化氧化等实验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能够取得较为准确地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29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8693.2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检测用取样储存设备,包括筒体、取样结构、限位结构、防流失结构、卸料结构和脱水结构;在筒体的内部设置取样结构,能够方便省力的对河滩的淤泥进行取样,通过限位结构的设置,能够对取样结构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在取样完毕之后取出淤泥时取样结构发生滑动,取样结构在进行淤泥取样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卸料结构进行工作,通过卸料结构的工作,能够作用于防流失结构,使取样结构内部的淤泥能够完成卸料工作,取样结构在进行取样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带动脱水结构进行工作,通过脱水结构的工作,能够将存储的淤泥进行挤压脱水工作,从而既能够方便淤泥的存储,还能够方便淤泥的后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583152.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用土壤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装置包括运输车,位于运输车上的预处理箱和泡沫发生箱,以及位于预处理箱一侧的取土筒,取土筒内部设有用于运输土壤的传输绞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泡沫覆盖;S2、取土筒定位;S3、土壤采集;S4、土壤预处理。本发明能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收集、预处理以及转运,同时配合泡沫发生箱能够在土壤采集现场进行配制泡沫并注入到土壤表面,避免土壤中因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强烈刺鼻性气体的溢出,实现泡沫的注入与土壤的采集同步进行,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514156.0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包括埋置桩主体结构、设置在埋置桩主体结构内的药剂缓释机构;埋置桩主体结构包括开口朝上的主体支撑桩筒,主体支撑桩筒顶部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容纳壳;药剂缓释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支撑桩筒内侧壁上的缓释机构容纳壳,缓释机构容纳壳内固定设有药剂弥散壳,药剂弥散壳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主体支撑桩筒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相连通的药剂释放通孔;药剂弥散壳内顶部固定设有粉末喷头;整个埋置桩主体结构埋置在地下,向药剂弥散壳中弥散释放修复药剂,然后向缓释机构容纳壳内通入高压空气,通过高压气流冲击作用,将修复药剂弥散释放到土壤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76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252036.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污染土壤的开挖土壤修复方法,包括S1、首先将污染土壤转移至密闭大棚内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筛分土壤和硬质杂物;然后调节筛分土壤含水率和pH,S2、向预处理土壤中喷洒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液静置处理,得到初级修复土壤;将硬质杂物投入淋洗池进行淋洗处理;S3、S3、首先向预处理土壤中加入油页岩半焦,并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土壤;最后对热处理土壤进行高温热脱附处理,即可得到修复土壤;本发明设计合理,污染土壤修复高效、彻底,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适宜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4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9793.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F16/22 , G06F16/23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染场地同介质多批次海量数据的整合统计方法,属于污染场地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整合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污染场地数据;S2、特征指标识别及更新;S3、数据归纳整合与数据统计分析;S4、输出整合统计后的污染场地数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场地环境数据获取、合并、清洗和挖掘方法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要求的问题,具有大大加快数据处理速度、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