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64127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123556.5
申请日:2006-11-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冰蓄冷空调机组蓄冷模式开启与关闭的控制方法。一种冰蓄冷机组蓄冷模式控制方法,在蓄冰装置上有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第一位置点为最低加水水位,第二位置点为结冰结束位置,在两位置点均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低于第一位置点或高于第二位置点时,水位传感器将水位信号传到控制器,蓄冷模式结束;在蓄冰装置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获得的温度信号传到控制器,若超过低于预先设定温度,控制器控制蓄冷模式结束。本发明通过监控蓄冰装置的水位和水温,组合控制蓄冷模式的开启与闭合对水位的控制可有效防止能量的浪费,对水温控制可预防蓄冰装置中过冷度太低,损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825011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34853.2
申请日:2006-04-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17 ,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冰蓄冷机组。一种过冷式冰蓄冷机组,其包括蓄冰装置、一封闭循环管路和三个外接点,该封闭循环管路通过该蓄冰装置,封闭循环管路上有一电子膨胀阀和三个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和其中一个电磁阀并联,另外两个电磁阀并联;其中第一外接点位于电子膨胀阀一侧,第二外接点位于电磁阀与蓄冰装置之间,电磁阀与上述第二外接点之间接有一电磁阀,电磁阀的另一端为第三外接点。本发明设计的过冷式冰蓄冷机组能够实现蓄冰、融冰制冷、常规制冷、热泵、蓄热与释热六种运行模式的切换,最大程度地利用蓄冰设备能力,合理控制,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1636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31504.6
申请日:2011-0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72
Abstract: 本发明船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船底换热介质环路系统和空调水系统,该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该船底换热介质环路系统包括相连接的海水侧盘管换热器、第二水泵,该海水侧盘管换热器通过海水侧连接管连接至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冷凝器的一侧接有第一电动水阀和第三电动水阀,连接蒸发器的一侧接有第二电动水阀和第四电动水阀;该空调水系统接空调末端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空调末端、第一水泵、膨胀罐,该空调末端通过空调供回水管连接至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冷凝器的一侧接有第六电动水阀和第八电动水阀,连接蒸发器的一侧接有第五电动水阀和第七电动水阀。本发明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成本低、能效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49812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0246.4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及两个换热器连接而形成的换热工质循环回路,两个换热器中至少一个为水侧换热器,该水侧换热器的水侧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在进水管、出水管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水泵;该空调系统还包括有室内风机盘管及地板换热盘管,室内风机盘管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风机盘管连接水管分别与出水管、进水管连接而形成风机盘管空调水循环回路,地板换热盘管的进水口、出水口通过地板盘管连接水管分别与出水管、进水管连接而形成地板空调水循环回路,在风机盘管连接水管及地板盘管连接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本发明在一个设备上可实现风机盘管制冷、制热或地板采暖等多种功能,舒适性高、节能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650062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10030150.1
申请日:2008-08-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联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外机、内机和地址分配器,该地址分配器连接在外机和内机之间,负责内机地址分配以及外机和内机之间的数据转发。本发明多联机控制系统通用程度高、联机组合方案多样化、设计开发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该多联机系统控制方法控制灵活准确、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446463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187388.0
申请日:2007-11-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热泵装置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电子膨胀阀启动并初始化,控制器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在初始值;S120,在启动预定时间后,控制器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实际过热度;S130,控制器将实际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对比,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最优开度值域;以及S140,控制器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整至所述最优开度值域。由此,可保证热泵装置的制冷剂流量及节流程度应工况自动调控,保护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并且可快速获取电子膨胀阀最优开度,大大降低了滞后时间,实时地根据运行状态调整系统节流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226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710090097.X
申请日:2007-03-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电子膨胀阀设置在设备的冷媒循环回路中,循环回路中还设置有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启动电子膨胀阀并进行初始化,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在预定的初始值;S20:在启动预定的时间后,根据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的差值,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实际过热度/过冷度;S30:将实际过热度/过冷度与目标过热度/过冷度对比,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最优开度值域;S40: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整至所述最优开度值域。本发明实现对设备制冷剂流量和节流程度的自动控制,并且能够适应工况而自动调控,从而保护系统运行在最适应的状态,确保可靠和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05090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106158.7
申请日:2007-05-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冷媒流向转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多联机,所述冷媒流向转换装置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包括:位于四通阀第一侧的连接高压侧管路的第一端口,位于四通阀的第二侧的第二、三和四端口,第三端口连接低压侧管路,第二、四端口选择性地与第一端口连通,第三端口选择性地与第二、四端口连通;以及降压节流管,外接于四通阀的连接低压侧管路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二或第四端口。所述热水多联机,包括压缩机和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流向转换装置,其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中的一个端口与降压节流管一端连接,并且另一个端口与热水器的进气口连接。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高压侧管路与低压侧管路之间的降压节流连通,并且成本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952507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23556.5
申请日:2006-11-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冰蓄冷空调机组蓄冷模式开启与关闭的控制方法。一种冰蓄冷机组蓄冷模式控制方法,在蓄冰装置上有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第一位置点为最低加水水位,第二位置点为结冰结束位置,在两位置点均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低于第一位置点或高于第二位置点时,水位传感器将水位信号传到控制器,蓄冷模式结束;在蓄冰装置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获得的温度信号传到控制器,若超过低于预先设定温度,控制器控制蓄冷模式结束。本发明通过监控蓄冰装置的水位和水温,组合控制蓄冷模式的开启与闭合对水位的控制可有效防止能量的浪费,对水温控制可预防蓄冰装置中过冷度太低,损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01758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110282567.9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复合式换热系统。本发明的复合式换热器包括壳体(3);入口(1)和出口(16),第一介质通过入口(1)进入壳体(3),通过出口(16)流出;套管换热器(6),设置于壳体(3)内部,其包括由内管(61)和外管(62)组成的套管(60),内管(61)与外管(62)之间形成环形通道(63),在环形通道(63)内流通第二介质,在内管(61)内流通第三介质;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5),分别与环形通道(63)的两端连通;第三出入口(13)和第四出入口(14),分别与内管(61)的两端连通。根据本发明的复合式换热器,能实现三种介质在同一个换热器内同步换热的功能。
-
-
-
-
-
-
-
-
-